王時熙
外观
王時熙(1579年2月25日—1625年),字仲緝,號止敬,江西南昌府南昌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王時熙以《詩經》中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江西鄉試舉人第三十二名,二十九年(1601年)會試中式第二百五十四名[1],成三甲第一百二十九名進士[2]。刑部觀政,三十年初授灵宝县知县,三十二名調昆山县知县,三十六年行取兵部主事,三十八年考选,四十年擢山西道监察御史,巡视中城,四十一年管节慎库,升浙江按察司佥事。名在《東林朋黨録》。诚意伯劉藎臣从祖刘世学疏诋顾宪成,周起元力斥其谬,其同官王时熙亦交章论列。南京缺提学御史,吏部尚书赵焕调浙江巡按吕图南补之,为周永春所劾,弃官归。汤兆京与御史王时熙为图南申雪[3]。汤宾尹为韩敬夤缘得第一人,御史王时熙亦疏论其事,吏部尚书赵焕乃以年例出时熙于外。其子王猷定《表忠遗墨弁言》云:先君以御史例转分巡浙东,越二年(萬曆四十五年)京察复被黜。天啓二年(1622年)六月降为河南布政司都事[4],为應天府尹鄭璧举荐,本年升兵部武库司主事,三年升尚寶司丞,九月升本司少卿,十月擢太仆寺少卿[5],璫祸起矣,五年乙丑以忧愤呕血卒京师[6]。
家族
[编辑]曾祖王崇禎,贈禮部左侍郎、翰林院侍讀學士。祖父王廷望(1496年-1574年),封禮部左侍郎、翰林院侍讀學士。父親王希佐,母親樊氏,繼母袁氏。伯父王希烈,嘉靖三十二年進士。兄時純、弟時錫、時命。
娶凃氏,子王猷定(1599年-1662年),字于一,號軫石,著有《四照堂文集》十二卷。
参考文献
[编辑]- ^ 《萬曆二十九年辛丑科進士登科錄》:王時熙 貫江西南昌府南昌縣民籍,治《詩經》,字仲緝,行二,年二十三,二月初二日生。曾祖崇禎 贈禮部左侍郎,翰林院侍讀學士,祖廷望 封禮部左侍郎,翰林院侍讀學士,父希佐,母樊氏,繼母袁氏,永感下,兄時望 禮部儒士、時文 潯州府知府、時武 詹事府儒士、時泰、時勳,娶涂氏。江西鄉試第三十二名,會試第二百五十四名。
- ^ 《萬曆二十九年辛丑科進士履歷》:王時熙,止敬,诗三房,己卯二月初二日生。南昌人,庚子三十二名,会二百五十四名,三甲一百二十九名。刑部政,壬寅授灵宝知縣,甲辰調昆山知縣,戊申行取兵部主事,庚戌考选,壬子授山西道御史,巡视中城,癸丑巡视节慎库,升浙江佥事,丁巳京察,壬戌降河南布政司都事,本年升武库司主事,癸亥升尚寶司丞,本年升少卿,甲子升太僕寺少卿,乙丑卒。
- ^ 《明史·汤兆京传》:南京缺提学御史,吏部尚书赵焕调浙江巡按吕图南补之,寻以年例出三御史于外,皆不咨都察院。兆京引故事争。图南之调,为给事中周永春所劾,弃官归。兆京及御史王时熙、汪有功为图南申雪,语侵永春,并及焕,二人连章辨,兆京亦争之强。帝欲安焕,为稍夺兆京俸。兆京以不得其职,拜疏径归。御史李邦华、周起元、孙居相遂助兆京攻焕。帝亦夺其俸,然焕亦引去。
-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三》:天启二年六月,降御史荆養喬陕西布政使司都事,浙江按察司佥事王时熙为河南布政使司都事。
-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九》:天启三年十月丁未,大理寺少卿张延登为太仆寺卿添注,尚宝司丞王时熙为太仆少卿。
- ^ 《南昌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