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 talk:Custthedown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添加话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自由雨日在话题“关于也立安敦与阿儿塔隆”中的最新留言:3个月前
您好,Custthedown!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以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须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并同意在CC-by-sa-3.0和GFDL條款下發布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问题?請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 valentines' day 2017年2月15日 (三) 09:22 (UTC)回复

陸軍軍官學校

[编辑]

去年被Jarodalien突襲砍優之陸軍軍官學校,年來經社群編修多處,再提優良條目,煩請關注。Chinuan12623留言2017年6月9日 (五) 10:17 (UTC)回复

此用戶的封禁已被其他管理员複檢,申诉被拒绝。

請求複檢的理由或相關提問:

注意:

  • 濫用此模板或申訴渠道的用戶,可能被延长封禁或被禁止編輯其用戶討論頁。
  • 如您希望與管理員就本次封禁作出討論,請於本模板外展開。

此封禁決定的複檢已有以下結論:
基於下列理由,本人決定拒绝這位用戶的申诉。其他管理員可再複檢此用戶的封禁,但在沒有更好的理由前,請勿輕易推翻之前的決定。
  并未认识到,参见
  處理人:Tiger留言2024年12月27日 (五) 05:15 (UTC)回复
赖在这里不滚是什么意思?Пусть от победык победе ведёт! 2024年12月26日 (四) 04:14 (UTC)回复

关于杰出文士的译名

[编辑]

@自由雨日:王京涛《辜鸿铭英译经典:论语(中英双语评述本)》(2017年):对于“公叔文子”​,辜鸿铭翻译时补充了 他的身份:​“who after his death was giventhe title of Beauclerc”​,​“他死后被赋予了杰出文士的称号”​。其中,​“Beauclerc”也是对下文中“文”的翻译,即“杰出文士”​。总的来看,这段话指公叔文子具有心胸坦荡、为人正直、不为自己的私利而埋没人才的品格。将Beauclerc翻译为“杰出文士”,并非原创译名,而是出版物上的译名。如果对这个译名不满意,也可以将之修改为儒雅者。--Custthedown留言2024年12月30日 (一) 12:38 (UTC)回复

有无具体的ISBN和页码?--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30日 (一) 12:41 (UTC)回复
ISBN是9787101117745。我用的是epub版本,章节为《宪问第十四》第19条。
这段是《论语》原文:19.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这段是辜鸿铭的英译论语原文:19. A noble of a certain State (who afterhis death was given the title of Beauclerc),when he was called to off ice in thegovernment, chose for his colleague an off icer who had been serving in hisretinue. Confucius, remarking on this, said:“Such a man certainly deserves the title of ‘Beauclerc'.”
这段是王京涛回译的辜鸿铭英语的汉语译文:某国的一位贵族(他死后被赋予了杰出文士的称号)当他被征召去政府任职时,他把他的一位随从官员选为同僚。孔子对此评论说:​“这样一个人的确应授予‘杰出文士’的称号啊。”​
Beauclerc明确被王京涛翻译为杰出文士。--Custthedown留言2024年12月30日 (一) 12:52 (UTC)回复
哦,这不行,这不是他对亨利一世“Henry Beauclerc”一词的译名。--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30日 (一) 13:13 (UTC)回复
决策无方者埃塞尔雷德译名中的决策无方者,就是本人十年前原创,将之写入了中文维基百科。如今,决策无方者已取代原有出版物中的译名无准备者,成为此人绰号的通用译名。如今,王文倩译《维京时代与英格兰》、谭齐晴译《1215:约翰王、贵族战争与《大宪章》》、赵国新译《英格兰史1:帝国基业》、朱贤哲与李双燕译《北极帝国》等书,都使用了本人原创的决策无方者译名。我敢说,我没有创造出决策无方者这个译名以前,没有任何中文出版物将the Unready翻译成决策无方者。又比如,奧蘭治-拿騷王朝中的奥兰治是台湾的音译,在大陆并不适用,大陆翻译时,会翻译成奥朗日。但是本人十多年前出于喜欢台湾的奥兰治的译名,就将这个王朝用简体翻译成奥兰治-拿骚王朝,而不是大陆通用的奥朗日-拿骚王朝(见杜兰特《文明的故事8:路易十四时代》)。如今大陆地区的出版物,也跟随我的后尘,普遍将Orange翻译成奥兰治而非奥朗日。Beauclerc已有出版物翻译成杰出文士,我想是可以使用的。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实体中文书会采纳我的译名,自然就会有来源佐证了--Custthedown留言2024年12月30日 (一) 13:24 (UTC)回复
WP:原创研究:“维基百科不是发表编者个人新发现的地方。 ” ——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30日 (一) 13:38 (UTC)回复
但很多中文欧洲历史书籍,选取译名时,经常使用中文维基百科。一旦在中文维基百科使用,过不了多久这个译名就会出现在实体书上,届时就不会发愁来源问题,或是原创研究了。--Custthedown留言2024年12月30日 (一) 13:40 (UTC)回复
那得等届时再说。--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30日 (一) 13:41 (UTC)回复
正經的學術文獻不會使用維基百科,如果你所說的話屬實,那就更坐實這是原創研究。--黑暗魔君留言2024年12月30日 (一) 14:00 (UTC)回复
至少本人原创的决策无方者埃塞尔雷德,以及台湾用法的奥兰治-拿骚王朝在大陆欧洲历史实体书中广泛使用,就是不争事实。时间久了,自然会有人在实体书中用我的译名。--Custthedown留言2024年12月30日 (一) 14:09 (UTC)回复
如果是實體書誤用你在維基發表的原創譯名,這依然是原創研究,維基百科上的條目與用戶發言,或其他維基百科鏡像網站上的內容,都不能作為來源使用。此外,還應迴避其他來源中引用自維基百科的信息。--黑暗魔君留言2024年12月30日 (一) 14:33 (UTC)回复


此用戶的封禁已被其他管理员複檢,申诉被拒绝。

請求複檢的理由或相關提問:

我对自己人身攻击其他维基人感到抱歉。我如果得到解封,保证不再人身攻击观点相左的维基人。--Custthedown留言2024年12月30日 (一) 13:44 (UTC)回复

注意:

  • 濫用此模板或申訴渠道的用戶,可能被延长封禁或被禁止編輯其用戶討論頁。
  • 如您希望與管理員就本次封禁作出討論,請於本模板外展開。

此封禁決定的複檢已有以下結論:
基於下列理由,本人決定拒绝這位用戶的申诉。其他管理員可再複檢此用戶的封禁,但在沒有更好的理由前,請勿輕易推翻之前的決定。
  未見可信。
  處理人:千村狐兔留言2025年1月1日 (三) 07:10 (UTC)回复
(-)強烈反对。通過傀儡帳號繞過封鎖的用戶不會被任何人信任。—WiiUf🐉 2024年12月30日 (一) 13:56 (UTC)回复
(-)反对:多次違背諾言,包括不再濫用傀儡和人身攻擊,其發言應被視作不足可信。--黑暗魔君留言2024年12月30日 (一) 13:58 (UTC)回复

有关Henry Beauclerc的翻译

[编辑]

首先感谢@仁克里特为本人翻译的亨利一世 (英格兰)添加绿链,辛苦阁下了。

由于本人被封禁,目前只能在本人的用户页讨论此事。在此,欢迎@仁克里特、@Waylon1104、@自由雨日等各位阁下前来就Henry Beauclerc的译名问题交流。

Henry Beauclerc的绰号对于亨利一世至关重要,虽然他生前并无此绰号,他本人也不知道此绰号。我曾经读过一些有关中世纪英格兰历史的书籍,都有提及Beauclerc的绰号。我认为,对于如此重要的绰号,在条目内不写明,属于重大遗漏。

如Norman Davis的The Isles: A History:“So, too, were the years 1100 to 1106, when Rufus’s successor, Henri Beauclerc (r. 1100–35), was challenged for the control of Normandy by Robert’s heir, Guillaume Cliton.

温斯顿·丘吉尔A History of the English-Speaking Peoples:“Prince Henry, the youngest of the royal brothers, had been a member of the fatal hunting party in the New Forest. There is no proof that he was implicated in the death of his brother, but he certainly wasted no time in mourning. He made straight for the royal treasury at Winchester, and gained possession of it after sharp argument with its custodians. Evidently he represented a strong movement of opinion among the leading classes, and he had a policy of his own. For a layman his scholarship deserved the title of Beauclerc which the custom of his day accorded him. He set the precedent, which his successor followed, of proclaiming a charter upon his accession. By this he sought to conciliate those powerful forces in Church and State which had been alienated by the rapacity and tactlessness of his predecessor.

丘吉尔的A History of the English-Speaking Peoples的中译本《英语国家史略》(薛力敏、林林翻译):“征服者威廉的小儿子亨利王子,参加了新森林那次致命的狩猎。没有证据能说明他与胞兄的死亡有关,但是可以肯定,他在王兄死后似乎有准备地立即表示哀悼。他直奔温切斯特的国库,同守库人大吵一番之后控制了金库。很明显,他代表着上层阶级中一种重要的思想倾向,并且有自己的政策。作为俗界人士,他的知识使他无愧于当时的习惯所授予的学者称号,他在登基的时候,颁发了一种特许状,企图同那些教俗重要势力和解,这批人士由于上一代国王贪欲无度和手段笨拙而产生了离心倾向。

第一代麦考利男爵托马斯·巴宾顿·麦考利The History of England:“Had John inherited the great qualities of his father, of Henry Beauclerc, or of the Conqueror, nay, had he even possessed the martial courage of Stephen or of Richard, and had the King of France at the same time been as incapable as all the other successors of Hugh Capet had been, the House of Plantagenet must have risen to unrivalled ascendancy in Europe.

Hollister的传记Henry I(此书也是亨利一世条目的主要来源,虽然里面有些内容挖掘的不深,但是了解亨利一生的很好入门书籍,亨利一世条目可以说是此书的简要梗概):“Henry's education has been a subject of much dispute. He was once thought to have acquired a formidable degree of learning in the course of his youth. Writers from the later fourteenth century onward awarded him the sobriquet “Beauclerc,”and historians subsequently came to regard him as an author, a poet, and a translator fluent in Latin, Old English, and even Greek; the fifteenth-century writer Thomas Rudborne went so far as to credit Henry with an M.A.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an institution that emerged more than a century after Henry had completed his schooling).

Matthew Lewis的Stephen and Matilda's Civil War:“As the youngest son of William the Conqueror, Henry had been born after his father’s successful invasion of England, so was the only son born ‘in the purple’. Nicknamed Beauclerc, most likely as a reference to his education and learning, he may have been intended for a career in the church.

Alison Weir的Queens of the Conquest:“Possibly, since he was the youngest son, he was intended for a career in the Church, for which education was primarily regarded as a preparation. In an age in which kings were illiterate, Henry even learned to read and write Latin, and from the fourteenth century was nicknamed “Beauclerc” because of his famed literary skills. As he grew up, he often quoted, “in his father’s hearing, the proverb, ‘An illiterate king is a crowned ass.’ ” William did not take offense. “Observing his son’s disposition, the King never omitted any means of cherishing his lively prudence; and once, when he had been ill-used by one of his brothers, and was in tears, he spirited him up by saying, ‘Weep not, my boy, you too will be a king.’ ”

Jacqueline Alio的Sicily's Queens 1061-1266:“Henry II “Curtmantle” became the undisputed King of England in 1154 following a dynastic controversy that led to what in English history is appropriately called “The Anarchy.” This was essentially a civil war. His claim to the throne was inherited through his mother, Maude (Matilda), herself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women in Europe and the daughter of Henry I “Beauclerc,” fourthborn son of William the Conqueror.

Alistair Moffat的Scotland: A History from Earliest Times:“Perhaps he could write Latin, although his direct contemporary Henry I of England was known as Beauclerc, probably because literate kings were unusual.

Iain Dale的Kings and Queens:“Henry was quickly known for his keen mind and profound knowledge, leading to the posthumous nickname Beauclerc (Scholar). He was the best-educated king north of the White Cliffs since Alfred of Wessex two centuries earlier, and unrivalled for the rest of the medieval period.

薛力敏、林林翻译的丘吉尔的A History of the English-Speaking Peoples,将Beauclerc翻译为学者。Henry Beauclerc可照此,将译名定为学者亨利(Henry Beauclerc)。

欢迎将“又称学者亨利Henry Beauclerc),”这句话加进条目里,谢谢!仁克里特Talk:亨利一世 (英格兰)中说的由于Henry Beauclerc没有可靠来源翻译,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这一问题。中文可靠书籍薛力敏、林林翻译的《英语国家史略》,亨利的绰号Beauclerc已有“学者”这一译名。 --Custthedown留言2025年2月4日 (二) 13:57 (UTC)回复

关于也立安敦与阿儿塔隆

[编辑]

@黑暗魔君拜托,Jack Weatherford的书本来就是错的,他把两人混淆了。能不能先把事实搞清楚,再去反驳我?!在《史集》中,阿儿塔隆被记作“Altālūn”、“Altālūnqān”、“Altālūqān”、“Altān”四种形式,而成吉思汗嫁给畏兀儿亦都护巴而术的庶女也立安敦,在《史集》和《世界征服者史》中记作“Altūn Beki”,有且只出现过一次,你有本事给我找出一处我说的不对的地方!我对相关历史史料还没有你熟悉?忽必烈提及阿儿塔隆被处死时,用的是Altālūnqān,这就是Altālūn的另一种写法。很多英语学术研究都是把两人混淆的,如Thackston翻译的《史集》英译本的注释与索引,Broadbridge的Women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ngol Empire等等。我不相信你对相关的学术研究,比我看的还多。Weatherford的书我也是看过的,里面很多揣测的东西,完全称不上可靠来源。参见en:Wikipedia:Featured article candidates/Al-Altan/archive1en:Talk:Al-Altan#What a farce!。也立安敦与阿儿塔隆在中文学界没有任何争议!

请看这篇论文元代蒙古王室与畏兀儿亦都护家族联姻考,也立安敦只是许配给巴而术,在窝阔台在位时,与他成婚途中死去,怎可能在侄子贵由在位时被处死?!《史集》中关于也立安敦的记载,是直接抄自《世界征服者史》,只出现过一次。《元史》的公主表,明确将两人列为两女,而不是一人。 --Custthedown留言2025年2月5日 (三) 05:11 (UTC)回复

英維那邊參與討論的用戶已經直指你在搞原創研究了,「很多英语学术研究都是把两人混淆的」是你的個人看法,維基百科條目只接納可靠來源的說法。鑑於閣下過往在中維亦原創譯名,我要求社群全面檢視夏土賢及相關傀儡帳戶的條目編輯是否牽涉大量原創研究。@Tisscherry:能否協助提示關注此議題的其他用戶?謝謝。--黑暗魔君留言2025年2月5日 (三) 05:55 (UTC)回复
“AirshipJungleman29”对蒙古史一无所知,你也信他们的?AirshipJungleman29说过自己完全不懂中文,英维管理员Kusma也只是粗通中文。你看中文学术研究,有几个把两人混淆的?我真希望Tisscherry这种毫无相关知识就敢擅自怀疑的维基人能离开中维,否则劣币驱逐良币,不是我危言耸听。
ru:Алталун:“Некоторыми авторами, в том числе современными, Алталун ошибочно отождествляется с её единокровной сестрой, носившей созвучное имя Ал-Алтун.”(包括一些当代作家在内的部分作家,误将阿儿塔隆与她同父异母且名字相近的姐妹也立安敦混为一谈。)
fa:ایل آلتون
“ نام او در هنگام ترجمه آلتن توبچی از خط مغول اویغور به خط سیریلیک مغول به اشتباه آلالتون رونویسی شد، در حالی که نام او در واقع ایل آلتی یا ایل آلتون بود. مورخان اغلب ایل آلتی را با آلتالون، کوچک‌ترین دختر بورته اشتباه می‌گیرند.”(她的名字在从蒙古维吾尔文转写到蒙古西里尔文时,被误写为阿儿塔隆,而实际上她的名字应为也立安敦或阿勒阿勒屯。历史学家常常将也立安敦误认为是孛儿帖的最小女儿阿儿塔隆。)--Custthedown留言2025年2月5日 (三) 05:57 (UTC)回复
@黑暗魔君,我也不清楚維基百科對於蒙古議題了解的使用者,我猜@UjuiUjuMandan阿南之人,請問能協助嗎?--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2月5日 (三) 07:27 (UTC)回复
請問@Ericliu1912,能否抽空協助判斷是否為不同人物。--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2月5日 (三) 07:50 (UTC)回复
我不懂蒙古史,但或許可以問問其他朋友。——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2月5日 (三) 07:53 (UTC)回复
Talk:也立安敦,或許幫忙看一下文獻?--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2月5日 (三) 07:55 (UTC)回复
我可以明确和你说,Jack Weatherford的书并不是可靠来源。元代蒙古王室与畏兀儿亦都护家族联姻考这篇论文才是可靠来源。--Custthedown留言2025年2月5日 (三) 07:58 (UTC)回复
我的疑問是,如果en搞錯了,你為什麼要引用並翻譯?--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2月5日 (三) 08:09 (UTC)回复
见《新元史》:“后明识善断,能持大体,尤为太祖所重。生四子,曰:暐赤、察合台、太宗、拖雷;五女,曰:火臣别吉、扯扯亦坚、阿剌海别吉、秃满伦、阿儿塔隆。……太祖女阿儿塔隆公主,适斡勒忽讷部长泰赤子札费图儿薛禅塔出古列坚,为宣懿皇后兄弟之子。定宗时,阿儿塔隆坐事赐死。太祖女也立可敦,封高昌公主,适畏兀儿亦都护巴而术阿儿忒的斤。​”《新元史》依据《史集》,明确将也立安敦与阿儿塔隆列为两人。《新元史》明确提及,阿儿塔隆是孛儿帖幼女,在贵由时被处死。
Broadbridge的书也并非一无是处。阿儿塔隆四个同母姐姐的婚配,Broadbridge的书没有太大问题。而且亦巴合别乞涉嫌毒杀窝阔台,野里知吉带为她洗清罪名,也是《史集》记载,并无问题。
我延续了Broadbridge的书中阿儿塔隆被将军野里知吉带处死的错误,确实是我的问题。我昨天想要改正,却被回退。--Custthedown留言2025年2月5日 (三) 07:58 (UTC)回复
英維那邊的討論說得很清楚,認為也立安敦阿儿塔隆是同一人的Broadbridge最可靠,然而閣下卻在阿儿塔隆大量引用Broadbridge著作,莫名其妙把也立安敦的事跡說成是阿儿塔隆的事跡,存在嚴重曲解來源和原創研究問題。--黑暗魔君留言2025年2月5日 (三) 08:15 (UTC)回复
请仔细看元代蒙古王室与畏兀儿亦都护家族联姻考:“从波斯文的材料可知,这段颇为曲折的政治婚姻最终没有成功。成吉思汗在位时,巴而术阿而忒的斤没有真正与也立安敦成亲。窝阔台即位之初,准备把公主也立安敦嫁给巴而术,不幸的是公主去世了。窝阔台只好把阿剌真公主嫁给他,不久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也去世了。这次和亲没有真正实现。”也立安敦在窝阔台在位时已经死去,不可能在贵由在位时被处死。在《史集》和《新元史》中,被贵由处死的就是阿儿塔隆,没有异议。
我对相关史料太过熟悉,以至于我能判断Broadbridge书中哪些内容可取,哪些内容是错误的,需要使用其他来源订正。--Custthedown留言2025年2月5日 (三) 08:20 (UTC)回复
學術文獻有錯誤也需要用學術文獻去說明,而不是說「我對相關史料太過熟悉」就可以隨心所欲選擇性地編寫條目。《蘭州學刊》的文章跟Broadbridge的權威著作,可信性顯然不是同一個水平。閣下的做法與早前偏採某方來源的譯名一樣荒唐。--黑暗魔君留言2025年2月5日 (三) 08:45 (UTC)回复
《元代蒙古王室与畏兀儿亦都护家族联姻考》至少很多论文都有引用,得到了中文学界的广泛认可。在中文世界名不见经传的Broadbridge反倒在你这里成了权威,荒唐的是你!中国蒙古史顶尖学者邱轶皓也认为阿儿塔隆的丈夫是塔出,Broadbridge再权威,有邱轶皓权威不成?Broadbridge还认为乃马真后是1246年死的呢,这就是你说的权威?!--Custthedown留言2025年2月5日 (三) 08:49 (UTC)回复
你自己大量引用Broadbridge,然後又說「我對相關史料太過熟悉,以至於我能判斷Broadbridge書中哪些內容可取,哪些內容是錯誤的」,說到底你就是認為自己最權威,可以隨意大搞原創研究。--黑暗魔君留言2025年2月5日 (三) 09:06 (UTC)回复
郑天挺; 谭其骧. 中国历史大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 ISBN 9787532622740. :àn: "按塔伦 成吉思汗女。嫁斡勒忽讷惕氏母舅斡剌儿之子塔出驸马。" :bā: "巴而术阿而忒的斤 又译八儿出阿儿忒。畏兀儿亦都护。臣属西辽。西辽天禧三十二年(1209),杀西辽监国。次年,遣使降蒙古。成吉思汗许以公主也立安敦(未娶)​,叙为第五子,仍为亦都护,统领畏兀儿地。元太祖十四年(1219),率畏兀儿军随从西征。二十一年,随攻西夏。太宗时病死。"自己去看,《中国历史大辞典》可比Broadbridge权威的多,就是认为她俩是两个人,也同样认为也立安敦没能和巴而术成婚。--Custthedown留言2025年2月5日 (三) 09:17 (UTC)回复
不必跟这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LTA徒费唇舌。Пусть от победык победе ведёт! 2025年2月5日 (三) 09:51 (UTC)回复
确实,你这只过街老鼠,我真不屑于和你多说一句话。--Custthedown留言2025年2月5日 (三) 09:53 (UTC)回复
现在你才是LTA,你还有脸骂我?Пусть от победык победе ведёт! 2025年2月5日 (三) 09:53 (UTC)回复
真是笑话!花开夜这种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严重人身攻击,已由自由雨日🌧️❄️2025年2月5日 (三) 10:37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自娱自乐擅自创建的LTA页面,是完全没有任何权威性的,也未被任何正经维基人认可的,只不过是你们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严重人身攻击,已由自由雨日🌧️❄️2025年2月5日 (三) 10:37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的抱团取暖。污蔑本人为LTA,真好笑。--Custthedown留言2025年2月5日 (三) 09:56 (UTC)回复
人人喊打的LTA阁下,如果你觉得我们中维充满着苍蝇的话,那么去隔壁英维什么的也好,请你离开这个“充满苍蝇的地方”吧。Пусть от победык победе ведёт! 2025年2月5日 (三) 10:09 (UTC)回复

2025年2月

[编辑]
停止圖標
由於濫用編輯權限,您已被不限期封禁。此外,您亦被剝奪編輯自己討論頁的權限。
如果您認為有合理的理由可獲解封,請閱讀封禁申訴指導,然後通過電子郵件向管理員或在unblock-zh@lists.wikimedia.org提交封禁申訴。若您重新註冊賬戶使用匿名身份在討論頁申訴,會被視為繞過封禁發言,您用作申訴的賬戶亦會被封禁。千村狐兔留言2025年2月5日 (三) 10:11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