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 talk:Vesekskiy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添加话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Vesekskiy在话题“写死”中的最新留言:3天前
您好,Vesekskiy!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以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须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并同意在CC-BY-SA 4.0和GFDL條款下發布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问题?請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我是欢迎您的维基人:

--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3月25日 (一) 08:15 (UTC)回复

授予IP封禁豁免權通知

[编辑]

您好,现已授予您IP封禁豁免权限,登录後即可編輯頁面,該權限的詳細說明請見Wikipedia:IP封禁豁免。如果您遇到無法保持登录狀態的問題,請閱讀Help:自動登出

如果您超过6个月没有任何编辑活动,权限会被解除。如果該權限已無用,請申請解除權限,或是自行移除。祝您编辑愉快。--千村狐兔留言2025年5月10日 (六) 01:30 (UTC)回复

2025年6月

[编辑]

感谢参与維基百科。维基百科欢迎任何人作出建設性貢獻。为維持條目格式的一致性,閣下須知編輯時當要遵守格式手冊。請勿於條目内使用其他格式(例如在《Special:Diff/87568524》中的編輯),蓋此或會貶降條目的可讀性。請參閱歡迎頁面以了解更多有关如何贡献维基百科的信息。在内链上加上粗体属错误(MOS:粗体内链),“中国官方”内链不必要(详见我的编辑摘要)。 自由雨日🌧️❄️ 2025年6月3日 (二) 18:34 (UTC)回复

那么六四清场条目中首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国政府]]的内链应当如何处理?同样有“中国”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顶注,总不能因为“官方/政府”的用词差别就导致处理方式不同吧。——Vesekskiy·💬· 2025年6月3日 (二) 18:59 (UTC)回复
我倾向删除。不过我认为该条目首句本身问题就不小,我将会大幅改写。稍等…… ——自由雨日🌧️❄️ 2025年6月3日 (二) 19:08 (UTC)回复
完成87572125,修改理由在编辑摘要写明了)。另外改後“中国政府”并非出现在粗体附近,加内链也无妨,我就没除去(虽然如果是我写的话仍可能不加,因为是大多数读者可以理解的字词)。 ——自由雨日🌧️❄️ 2025年6月3日 (二) 19:17 (UTC)回复
我认为MOS:粗体内链的适用范围仅包括条目的主题(也就是通常情况下首句的主语,全文的第一个词),例如“六四事件”不应写作“六四事件”,主题的别名不在此限。采用狭义含义时“六四清场”是“六四事件”的同义词,适用MOS:BOLDMOS:BOLDALTNAMES中对同义词/别名加粗体的格式要求;同时此概念另有条目,所以加内链。存在类似写法的条目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中華民國的名稱火药
当然,我也意识到这样的写法仅占极少数,有可能我的上述理解存在误区,列举的条目需要更正。若是如此,恳请阁下指出并协助更正。
——Vesekskiy·💬· 2025年6月5日 (四) 13:42 (UTC)回复
粗体用于标示指代条目内容的字词,包括条头自身条头的别名(你给的MOS:BOLDALTNAMES裏其实就有写“其别名也应当重定向到该条目”当然实际上不完全确切,因为别名可能具有歧义而是消歧义页等。但基本精神是没错的,即别名本身和标题一样都概括了该条目的主题——在没有歧义的情况下,它一定是重定向到该页面而绝不会另外有自己的页面,因为别名一定是条目的“可替代标题”之一)。它等价于指向自身的链接(当然实际上不会用指向自身的链接来表示,但指向自身的链接却会自动显示为和粗体一样的样式)——比如我在这裏写出[[UT:Vesekskiy]]的代码,它不会显示蓝链,而是显示为粗体:UT:Vesekskiy。某个条目中出现内链整体完全带粗体的情况,要比一部分带粗体(如给“六四事件”的“六四”加上粗体)的情况更加不合逻辑,因为这意味着“六四清场”既是该条目介绍对象,又是另一条目的介绍对象(逻辑上不可能發生)。事实上,该条目介绍的是广义的“六四事件”(即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所以“六四清场”并不是这一事件的别名,那只是在首段用于说明其内涵的句子。你举例的其他幾个条目我会修正。 ——自由雨日🌧️❄️ 2025年6月5日 (四) 13:54 (UTC)回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条目已修改(87605060)。其实之前长期就是不用粗体的,去年纔被更改(84540604),粗体用法并不正确(副知@Flyinet)。 ——自由雨日🌧️❄️ 2025年6月5日 (四) 14:01 (UTC)回复
其他条目修改完成。 ——自由雨日🌧️❄️ 2025年6月5日 (四) 14:06 (UTC)回复
副知@魔琴看看有没有什么补充? ——自由雨日🌧️❄️ 2025年6月5日 (四) 14:51 (UTC)回复
一句话概括就是:对某个条目来说,什么术语可以指代该条目的介绍对象,就把什么术语加粗(且只加粗重要别名)。而“六四清场”这一术语并不是《六四事件》整篇条目的介绍对象(只是条目的子主题),而是另一条目《六四清场》条目的介绍对象,所以自然不能加粗。还可以从另一角度来判断,就是不考虑歧义的情况下,某个术语可不可以作该条目的标题?如果可以则应当加粗(且逻辑上也无法加内链,因为同一内容不会存在两个条目);如果不可那么不应加粗。 ——自由雨日🌧️❄️ 2025年6月5日 (四) 15:09 (UTC)回复

临时账号功能现已推出

[编辑]

维基媒体计划允许任何人进行编辑,无论是否建立账号。在过去,未登入贡献者的编辑会被归属至其IP地址下。由于IP地址包含敏感资讯,可能会威胁到透过该地址连接的用户的隐私和安全,为了减轻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维基媒体基金会决定引入临时账号。只有部分有反破坏管理需求的用户可以访问临时账号IP地址数据(即临时账号IP查看者管理员等)。

临时账号的名称形如~2025-1234567(由英文半形波浪号、当前年份、一个自动生成的5-7位数字构成),用户不能选择或变更其临时账号的名称。临时账号会为未登入的编者自动建立,有效期为90天,其不能登入,也没有密码。自建立日期起经过90天之后,该临时账号将自动过期,无法继续使用和接收讨论页信息,后续编辑会分配给新的临时账号。临时账号通过浏览器的Cookie,将同一装置和浏览器在不同IP地址下进行的编辑归属于同一临时账号,与临时账号相关联的IP地址将被隐藏。

如果您符合“临时账号IP查看者”的资格要求,包括:已加入至少6个月,于反破坏中活跃,并且已有至少500次编辑;或是现任巡查员、回退员、傀儡调查助理、过滤器助理、过滤器编辑者。您可前往Wikipedia:权限申请/申请临时账号IP查看权提出请求。

如有任何疑问或意见,您可在此讨论提出。您亦可查看由基金会撰写的常见问题解答(英文版)以了解更多有关临时账号的功能。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5年6月30日 (一) 01:41 (UTC)回复

本条消息是通过群发消息功能发送给您的。如果您不希望在未来接受所有使用本功能发送的消息,请在您的讨论页加入Category:不接受消息发送这一分类。

写死

[编辑]

写死(hard-code),简体中也常用,无需转为「硬编码」或改成繁体字。--Kethyga留言2025年7月15日 (二) 00:04 (UTC)回复

Module:CGroup/IT里有这条规则,就用一用嘛,而且我在这之前真没听过写死是什么。——Vesekskiy·💬· 2025年7月15日 (二) 00:12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