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格式手冊/圖標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維基百科的百科性內容(主要是列表、表格、資訊框與導航框等)中使用圖標icon)可以提供有用的視覺提示,但也可能引申許多問題。此處總結有關圖標的主要問題的指引,然後對具體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此處中的「圖標」涵蓋包括但不限於旗幟flag)、標誌logo)、徽章、印章等小型圖像或其他裝飾,而且可以由包括但不限於小型圖像檔案、可印刷Dingbat繪文字CSS顯示操作等方式製作而成。

圖標

恰當使用

圖標在下列情況可能有用:

  • 在表格中多次重複使用的圖標。只有在圖標在同一條目中曾被使用,且其用途在條目中有所說明的情況下方可如此,例如《遙遠未來的時間線》。
  • 在有關國際體育賽事的條目表示運動員的代表隊會籍(可能與其法定國籍不同)的圖標,例如《奧林匹克運動會羽毛球獎牌得主列表》。

不當使用

不要在一般條目正文中使用圖標

條目正文中不應使用圖標,例如「川島芳子在1914年隨養父母移居日本日本 」。此舉破壞條目正文的連續性,並分散讀者的注意力,就有如此例一般。

百科性用途

圖標應具備百科性,而非僅作裝飾之用。圖標應提供有關條目主題的額外有用資訊,並充當有助讀者理解的視覺提示,或改善導航功能。不應僅因圖標「好看」而添加圖標:對一個讀者而言無害的裝飾可能會分散另一個讀者的注意力。不能增進對條主題的理解且不具備導航功能的圖標屬僅作裝飾之用的圖標。請考慮使用點列代替僅作裝飾之用的圖標。

出於無障礙設計的考量,不要在章節標題中放置圖標

不要過度使用圖標

在頁面添加過多圖標會導致條目版面變得混亂,也導致圖標變得多餘,就有如此例一般。帶有過多圖標的頁面也會導致部分人無法加載頁面。

使用圖標時不要超出合理範圍

圖標僅可代表特定實體,且不應因為包括但不限於「沒有實際合適的標誌」等任何理由而改為用於代表其他事物。例如不要濫用聯合國旗幟來代表整個世界,因為這不是該官方旗幟的準確運用方式。

不要變造圖標

請勿改造出或使用任何在維基百科之外不常用的圖標,詳見WP:非原創研究#原創圖像。扭曲圖標的其中一個例子是有使用者將美國國旗與加拿大國旗自行融合為「北美洲國旗」以表示狹義的北美洲

不要解説或介紹尚未發表的想法

為視障人士提供無障礙版面

每個功能性圖標都應該有替代文字,即描述圖像視覺外觀的文本。不提供替代文本通常會導致圖標對於使用螢幕閱讀器或純文字瀏覽器的使用者來說毫無意義或令人困惑。為檔案提供替代文本只需將描述添加到圖像標記的末端,例如「[[File:Commons-logo.svg|30x30px|link=Commons:Special:Search|搜索維基共享資源]]」會生成一個圖標Search Wikimedia Commons連結連往Commons:Special:Search頁面,並附有替代文字「搜索維基共享資源」。圖像地圖應該為主圖像與每個可點擊區域指定替代文字,就有如{{日本都道府縣內自治體位置圖/東京都}}一般。

旗幟

恰當使用

旗幟圖標可能與代表政治實體或國際的主題領域相關,如軍事單位與政治實體體育代表隊。當不同主題的表示與列表或表格本身的目的相關時,旗幟圖標在列表或表格中可能是有用的。

文字作為主要溝通手段應比旗幟具有更高級別的優先權,而旗幟也不應以損害文字的方式改變資訊框或列表的預期樣式或佈局。

在船舶條目的資訊框中使用船舶登記旗幟與國際訊號規則英語International Code of Signals旗幟是恰當的。

部分情況下,即使資訊看起來相關,也不應使用旗幟,此時以文字形式添加更為恰當。

註冊使用者可選擇將「.flagicon {display:none;}CSS規則添加至自己的使用者指定樣式表中,以隱藏帶有大多數旗幟模板所使用的含flagicon類內容。

一致性並非首要

不應在會引起歧義、爭議或意思不清晰的情況下於任何列表、表格或資訊框中使用旗幟。旗幟是否用於類似的列表、表格或資訊框不影響此條的有效性:對每個案例本身的好處的評估比案例之間的視覺一致性更重要。

避免在資訊框使用旗幟圖標

即使存在包括但不限於「國家」、「國籍」等字樣,資訊框一般不應使用旗幟圖標,因為它們可能會不必要地分散讀者的注意力,並可能使眾多文段中的特定文段過分突出。

旗幟圖標僅在可有效傳達除文本之外的其他合理資訊時方可加入資訊框。過度使用旗幟圖標會引起不必要的爭議。英文維基百科中相當數量的常見資訊框(包括但不限於{{Infobox company}}、{{電影資訊框}}、{{Infobox person}}、{{Infobox football biography}}、{{Infobox weapon}}等)均明確抵制使用旗幟圖標。

在資訊框中可能可以使用旗幟圖標的情況包括:

包括但不限於聚居地、行政區劃等人文地理主題的條目的資訊框中可以包含所屬政治實體與一級行政區劃的旗幟,但非必須。包括但不限於大陸、島嶼、山脈、山谷、河流、湖泊、沼澤等自然地理主題的條目的資訊框中則不應包含所屬政治實體與一級行政區劃的旗幟。當條目同時涉及人文和自然地理主題時(例如既涵蓋紐約市的行政區,又涵蓋同名島嶼的曼哈頓),遵循自然地理主題的條目的規定。當條目介紹的人文地理主題的領土地位存在政治爭議的影響時,編輯該條目的使用者將形成共識決定是否在該條目的資訊框中使用旗幟。

與旗幟一同出現的政治實體名稱

在條目中首次使用旗幟時,對應政治實體的名稱應出現在該旗幟旁,這是因為沒有讀者完全熟悉每一面旗幟,而且許多旗幟僅在細節上有所不同。在條目中的相鄰處(尤其是在列表或表格中)使用旗幟時不需要重複政治實體名稱。有如此例中的資訊框,首先列出參與戰鬥的政治實體的旗幟與名稱,然後僅使用政治實體旗幟表示軍事指揮官的國籍。為此,首先使用政治實體旗幟和名稱模板,如「{{flag|Japan}}」或「{{flag|JPN}}」,隨後使用「{{flagicon|JPN}} 」。

然而,旗幟在長條目中的不同章節、表格或列表中首次出現時可能需要重複政治實體名稱,尤其是當其他條目的連結存在獨立直接連往{{anchor}}產生的錨點時。使用沒有政治實體名稱的旗幟模板也存在無障礙問題,因為色盲讀者可能難以理解所呈現的圖像。此外,旗幟縮小至圖標大小時可能難以區分。

歷史考量

旗幟會改變,而旗幟適用的地理或政治區域有時也會改變。

在差異重大的上下文中使用歷史旗幟

當至少有半官方適用的理由使用歷史旗幟與相關政治實體名稱時,就應使用歷史旗幟,例如在奧林匹克運動會獎牌獲得者列表中,在提及1992年前的事情時應使用蘇聯的國旗與國名,而非俄羅斯聯邦的國旗與國名或獨立國家國協的旗幟與名稱。

在部分軍事歷史背景下

在部分軍事歷史背景下,使用包括但不限於軍艦旗等當時所用的旗幟可能是適當的,然而由於維基百科不假定讀者人均軍事歷史學家,這樣做的前提是這些旗幟在首次出現時附有其所屬政治實體的名稱或更具體的軍事機構的名稱。一個可能的情況是在對一場著名且涉及眾多擁有已知旗幟的勢力的戰役的深入探究中,這些旗幟可用於匯總表中,以更清楚地表明在特定細節中指的是哪支勢力。

在某個時間點後才擁有旗幟的政治實體

包括但不限於次級政治實體等部分政治實體在某個時間點後才擁有代表旗幟。例如直至1959年方取得官方地位的威爾斯國旗,雖然該旗幟總體上仍可代表威爾斯,但當背景具體涉及旗幟取得官方地位前的時期時,該旗幟不應被用來代表威爾斯。有些政治實體也是由一個或多個其他政治實體的部分地區組成或完全吸收了一個或多個其他政治實體的新政治實體,而當當某個主題跨越兩個時期,而且某個衝突在該主題的不同時期涉及不同政治實體時,可能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形成討論共識決定使用哪個或哪些旗幟。

政治問題

警惕政治陷阱,並聽取其他編輯提出的擔憂。有些旗幟(有時或經常)屬政治聲明,並可以把一個人與其政治意義聯繫起來,這種聯繫有時候具備誤導性。在其他情況下,旗幟可能具備有限的、高度具體的官方用途,而該用途之外的應用可能具有包括但不限於民族主義、反民族主義等政治含義。

非主權政治實體與民族的旗幟

民族」、「國家」等詞語的確切定義在政治上常常存在分歧,並可能導致對旗幟的選擇的爭論。例如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被英國政府稱為聯合王國境內的「國家」(構成國[1]加拿大下議院承認魁北克人是「統一的加拿大境內的一個民族」 [2]美國承認許多原住民部落群體是半獨立的「民族」。

一般而言,如果認為有必要懸掛旗幟,那麼該旗幟應該屬於主權政治實體(例如美國加拿大),而不是屬於某個次級政治實體,即使該次級政治實體有時本身被視為一個「民族」或「國家」。這樣做的原因之一是維基百科的一致性,而另一原因是一個人的合法公民身份是可驗證的,但一個國家內的「國籍」可能是模糊的、不確定的與不斷變化的。例如英國人的護照上寫著他們是「英國公民」而非「英格蘭人」;作為英格蘭人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一種自我認同的問題,而非可驗證的合法性。然而,英國的構成國在體育背景下有非常顯著的重要性,因此在有關英國的構成國主題的條目中執行此規定可能引起一定的爭議。

過度使用帶有政治含義的旗幟

有些旗幟具有政治爭議,因此應避免在不適當的場合使用那些旗幟,例如:

  1. 1861年前或1865年後使用美利堅聯盟國國旗代表美國南部的全部或部分地區。
  2. 在不適當的語境中使用紅手旗代表北愛爾蘭,詳見北愛爾蘭旗幟問題條目。
  3. 使用種族隔離時期的南非國旗英語Flag of South Africa (1928–1994),而非現行南非國旗

不當使用

不要無緣無故強調國籍

維基百科不是國家或民族自豪感的宣傳工具。旗幟在視覺上引人注目,故在某事物旁放置國旗會讓該事物的國家性或地區性看起來比其他屬性更為重要。例如,當保羅·麥卡特尼的名字靠著一面英國國旗時,他「是一位出生於  英國利物浦的歌手、音樂人以及音樂創作家」,而在沒有那面旗幟時,他「是一位出生於英國利物浦的歌手、音樂人以及音樂創作家」。因此,在條目內文中將人物的公民身份與國籍的重要性置於其他屬性之上的做法有違維基百科「中立的觀點」方針

不要將旗幟充當佔位符

不應在條目內將旗幟或其他象徵性圖像充當佔位符,例如在人物傳記條目內。雖然使用旗幟或印章作為其所代表的組織實體(比如聯邦調查局)的資訊框中的主要圖像可能是合適的,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條目都有一個帶有旗幟或印章圖像的資訊框(範例)。

不要在不直接相關的地方使用次級政治實體旗幟

一般情況下,只有與條目直接相關時才應使用包括但不限於地區、城市等次級政治實體的旗幟。這些旗幟鮮為公眾所知,從而降低了這些旗幟可能具備的速記效用,而且這些旗幟很少與條目的主題密切相關。例如佛羅里達州坦帕市的旗幟就恰當地用於坦帕條目中,然而坦帕市旗通常不應用於在有關坦帕居民的條目中使用,因為坦帕市旗在這種情況下無法提供有效資訊,而且會不必要地分散讀者的視覺注意力。

使用次級政治實體旗幟的一個常見例子是與特定政治實體的下級行政區劃有關的列表。

不要在不直接相關的地方使用超國家旗幟

超國家旗幟(包括但不限於國際組織的旗幟)通常僅應用於與條目直接相關之處,例如在歐洲聯盟(歐盟)、歐洲理事會與其他可以使用歐洲旗代表歐洲的場合的相關條目中使用歐洲旗是適當的。在體育運動中,超國家旗幟只應用於代表使用超國家旗幟代表隊伍或比賽的超國家隊伍或超國家比賽。在有關歐盟成員國居民的條目中,歐洲旗通常不應與國旗一起使用,因為歐洲旗在這種情況下無法提供有效資訊,而且會不必要地分散讀者的視覺注意力。

不要改寫歷史

請勿使用個人徽章代替國旗、軍旗或其他旗幟。

不應使用國旗歪曲歷史人物、事件、物體等的國籍。政治界綫通常會隨著人物傳記條目主題的一生而改變。如果可能造成歧義或混淆,最好完全不要使用旗幟,而如果真正需要,則使用歷史上準確的旗幟。

例如,作家奧斯卡·王爾德愛爾蘭人,而愛爾蘭島在他所處的時代完全屬於英國,他的條目中既不應該有愛爾蘭國旗,也不應該有英國國旗,因為兩者都會讓讀者感到困惑。

不要在與種族滅絕相關的列表與條目中使用旗幟

在這類衝突中,旗幟通常不能準確或簡單代表雙方立場,並無助讀者理解。在這種情況下,旗幟的過度煽動性抵銷旗幟自身可能具備的任何價值。

不要在消歧義頁面使用旗幟

一般不應在消歧義頁面上使用旗幟,參見WP:格式手冊/消歧義頁

人物傳記

旗幟可以簡單、直白地表明國籍,而文字可以更為複雜地表達事實。例如,根據上下文與觀點,女演員娜奧米·沃茨可被稱為英國人、英格蘭人、威爾斯人或澳大利亞人中的至少一種。她出生於英國,是英國公民,在威爾斯生活了很長時間,後來移居澳大利亞,並成為澳大利亞公民。沒有單一的旗幟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而且使用所有四個旗幟也無濟於事。

不應在人物傳記條目的個人資訊框中使用旗幟。在下列情況下,使用旗幟模板進行人物傳記描述時應特別小心:

  • 切勿使用國旗來表示出生地或死亡地,因為這樣做可能暗示錯誤的公民身份或國籍;許多人是在國外出生或死亡的。(例如美國演員約翰尼·蓋爾克奇出生於比利時,因此無論出於何種原因,在他的條目的資訊框中放置比利時國旗可能導致普通讀者認為他是或曾經是比利時人。)
  • 在移民或居住在國外期間,不要使用居住國的國旗,取得合法公民身份者例外。
  • 可靠來源證實該人放棄某個政治實體的公民身份的情況下,請勿使用該國國旗與國名表示條目主題的國籍;如果使用國旗,則應使用此後該人所獲得的政治實體公民身份的國旗。
  • 如果某人的公民身份因政治界綫的變化而合法改變,請使用歷史上正確的政治實體名稱,而不是後來的政治實體名稱,並考慮在條目正文提及新的政治實體名稱,例如「南斯拉夫貝爾格勒(今塞爾維亞)」。這種情況下,最好完全避免使用任何國旗。
  • 當國旗模板用於體育統計等時,無論其國籍如何,使用該人(或團隊)正式代表的政治實體(無論是否國家)的旗幟與名稱。如果一名法國球員因代表德國隊比賽而獲得獎牌,那麼獎牌表中將會使用德國國旗。在國際足總世界盃條目內使用蘇格蘭國旗,而在奧林匹克運動會條目內使用英國國旗。將此慣例擴展到非體育環境時應謹慎,因為這可能會產生令人困惑的結果。一個反例是一篇條目介紹一支正式代表某個政治實體但由來自多個政治實體的公民組成的運動隊,該條目中的球員表格可能會根據他們實際的國籍或自稱的國籍作表記。
  • 避免使用可能引起有關傳記主題的政治或其他事實問題的編輯爭議的旗幟,尤其是為了表達特定觀點的情況。

參見「歷史考量」章節中的其他相關規定。

運動員

旗幟不得在非體育意義上表示運動員的國籍,而僅應用於表示運動員所屬的代表隊或體育協會會籍。

在表格中使用旗幟時,應明確表示旗幟對應所在代表隊會籍,而非法定國籍,以免引起混淆。

旗幟通常應該體現運動員所屬的最高級別代表隊,例如一名運動員代表一個代表隊或宣布代表一個代表隊,那麼應該使用該代表隊所屬體育管理機構確定的旗幟,而該旗幟可能與該政治實體政治上使用的旗幟不同。如果運動員未參加過國際級別的比賽,則應遵循包括但不限於世界橄欖球總會國際足球總會世界田徑聯合會等國際體育管理機構的資格規則。如果相關規則允許運動員代表多於一個代表隊,那麼應該使用可靠來源表明該運動員選擇代表哪個代表隊。

如果一名運動員通常代表某個特定體育代表隊(例如德國),但有時也代表更大的超國家實體(例如歐洲),那麼使用代表隊會旗可能更合適。這通常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一些體育運動代表隊傳統上使用次級政治實體的旗幟,例如英格蘭之於英國,此時不應在沒有達成共識的情況下將其變更為國旗。

標誌

切勿將標誌作為圖標插入條目中:雖然在標誌所涉及主題的主要條目中為標誌作說明可能是合適的,但將標誌用作圖標對讀者無用,而且經常會帶來法律問題。

非自由圖像

條目中的公司標誌、運動隊徽章與包括但不限於著作權商標、服務標記等其他受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圖像僅可基於合理使用的原則使用。使用非自由圖像幾乎必定被禁止,參見WP:非自由檔案使用依據指南WP:標誌

自由圖像

雖然使用自由圖像可能因沒有可主張的智慧財產權而不存在法律問題,但本指引反對使用用於裝飾的圖標的所有理據仍然適用。一般來說,在條目散文或表格數據中添加標誌並不會改善百科全書,而且會產生令人困惑的視覺混亂。

參見

參考文獻

  1. ^ 英國政府就有關問題的說明:The Countries of the UK. [2025-01-28] (英國英語). 
  2. ^ 加拿大官方就有關問題的說明:Official Report * Table of Contents * Number 084 (Official Version). [2025-01-28] (加拿大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