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東南亞
![]() |
![]() ![]() |
![]() ![]() | |
歡迎光臨東南亞主題首頁! |
東南亞簡介
![]() ![]() 東南亞是亞洲的一個亞區,由中國以南、印度以東、新幾內亞以西與澳洲以北的國家組成。此區地處板塊交界,地震與火山活動頻繁。東南亞可大致分為兩個區域,陸域為中南半島,包括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和馬來西亞半島;海域大致為馬來群島,包括馬來西亞沙巴、砂拉越兩州、新加坡、汶萊、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以至於聖誕島和東帝汶。東南亞由西北到東南延伸,闊度可達4000英里;當地陸地、海域總面積為1300萬平方公里,當中陸地面積約為450萬平方公里。東南亞最高的山峰是位於緬甸和中國邊界的開加博峰。東南亞國家不是位於熱帶地區,就是位於亞熱帶地區;東南亞大陸和菲律賓北部屬熱帶季風氣候,因此一年中有旱季、雨季的分別。而馬來群島和菲律賓南部則屬熱帶雨林氣候,天氣炎熱多雨。 東南亞由11個主權國家組成,人口狀況和文化風俗各有分別。根據人口參考局的估計,2014年東南亞人口約為6.21億,佔全球人口8%,當中住在全球人口最多的島嶼——印尼爪哇島的居民就有1.43億人(2014年印尼政府統計),佔東南亞人口的五分之一有餘。東南亞各國的文化風俗主要受到中國、印度,甚至各國的原宗主國影響: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大部分國民多信奉上座部佛教,而馬來西亞、汶萊和印度尼西亞的國民則以回教徒居多。越南既因為曾受中國統治而受到大乘佛教和儒家思想的影響,也因為曾受法國殖民而引入天主教,此外當地人也創立了高台教、和好教等本土宗教。曾受西班牙、美國殖民的菲律賓和曾受葡萄牙殖民的東帝汶的人口均以天主教徒為主,而當地文化也深受原宗主國的影響。新加坡則是一個多元文化國家,雖然該國人口以華人居多,不過當地的文化也揉合了馬來文化、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元素。此外,東南亞各國實行的政治、社會制度也不盡相同。 區內經濟活動以農業為主,而製造業和服務業在當地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東南亞的已開發國家包括新加坡和以產油致富的汶萊,而新興工業國則包括印尼、泰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當中印尼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也是區內唯一一個二十國集團成員國。由於區內其他國家受到戰亂和國際制裁的影響,因此這些國家的經濟起步較遲,不是開發中國家就是最低度開發國家,然而這些國家大都已經開放給外商投資,甚至定下脫離不已開發國家行列的目標。除了東帝汶,區內所有國家都已經加入了旨在促進成員國的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社會演化、保護區內和平穩定和和平解決成員國之間的爭議的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並已於2015年底構建東協經濟共同體。 典範條目
![]() 1957年9月2日至9月9日,越南共和國總統吳廷琰對澳洲進行正式訪問。訪澳期間,吳廷琰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公眾場合露面,沒有與澳洲領導人開展實質性政治對話。媒體一律讚頌於他,稱他是南越成功、充滿魅力、民主和正義的領導人,對他的專制、操控選舉及各種腐敗行為視而不見。吳廷琰的到訪標誌著南越和澳洲的關係達到新的階段,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開始失去外國盟友的支持,他們批評他獨斷專行的統治和宗教偏見。 優良條目
![]() 柏立基爵士(1906年-1999年),英國殖民地官員,1952年至1955年擔任香港輔政司、1955年至1957年出任星加坡總督,1958年至1964年任第23任香港總督。在港督任內,他見證港府財政自主,而隨著大批難民從中國大陸湧入香港,也為香港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連帶經濟有顯著的增長。與此同時,為應付大批的難民,他大力推動社會建設,積極改善市民的生活水平。在擔任港督後期,香港連年水、旱交侵,促使他興修水塘,並率先向大陸當局購買東江水以濟水荒。柏立基卸任後雖然甚少返港,但對香港事務仍然十分關注。他在1999年10月29日去世,終年93歲,是繼戴維斯爵士後,第二長壽的香港總督。 你知道嗎?
![]()
精選圖片
新聞動態
當年今週
關注事項
分類
相關維基項目
相關專題及主題頁
東南亞語言維基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