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趙弘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趙弘文(1591年—1673年),字東淵,號樸菴,山東濟南府泰安州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山東鄉試第七十八名舉人,崇禎十年(1637年),登丁丑科會試第一百九十八名,廷試三甲二百二十八名進士。吏部觀政,因母親去世,丁憂守制。十四年授行人司行人[1]。崇禎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變後,順軍派遣防禦使至泰安,進行栲餉,高唐游擊高桂倡義誅賊,不久順軍將領郭昇從兗州府匆忙來攻,城破,高桂被殺,鄉民許來春因殺防禦使被碎屍。趙弘文則被俘押送北京,途中因清軍入關,順軍潰散,趙弘文得以逃回泰安。在同科進士、清朝山東巡撫方大猷舉薦下,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任廣東道試監察御史,三年巡按蘇松等府,疏薦吳偉業、修撰楊廷鑒、都給事中錢增、御史李模等十五人,被認為是濫舉多員、徇情市恩,七月被降二級調用,遂辭官歸鄉[2]

家族

[編輯]

曾祖趙榮,祖趙宗智,父趙師顏,儒官。

參考

[編輯]
  1. ^ 《崇禎十年丁丑科進士三代履歷》:趙弘文,曾祖榮,祖宗智,父師顏,儒官,朴庵,詩三房,丙申十二月初八日生,太安州人,戊午五十二名,會一百九十八名,三甲二百二十八名,吏部觀政,辛巳授行人。
  2. ^ 《清實錄順治朝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