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士髦
外觀
孫士髦(1593年—1644年),字仲譽,又字文俊,號弼明,又號瞻園,陝西西安府同州澄城縣民籍。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受業於從兄孫士鸞。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陝西鄉試舉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會試二百九十一名[1],未殿試,以養親歸,家遭盜劫,身被重創,日惟讀書奉親,痛絕請託。天啓二年(1622年)壬戌科二甲四十五名進士[2],都察院觀政,丁憂歸。崇禎元年(1628年)授戶部福建司主事,二年管大通橋,三年改貴州司主事,密雲管糧[3],崇禎四年(1631年)升密雲道僉事,因得罪太監鄧希詔,被下法司提問,本年革職[4]。崇禎十六年,李自成占領西安,孫士髦等地方縉紳被脅迫至西安,因未歸順而被關押,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入北京,命令部將袁宗第帶上西安的一干拘囚,渡河北上,至洪芝驛,因不屈服,於八月初七日被殺。[5]
家族
[編輯]曾祖孫默。祖父孫萬。父孫繼正,號東源,壽官。前母張氏,母惠氏,繼母樊氏。兄孫士良。弟孫士毅。一女嫁韓一良第四子續武。
參考文獻
[編輯]- ^ 《萬曆四十七年己未科進士履歷》:孫士髦,弼明,詩五房,癸巳八月初七日生。澄城縣人,乙卯二十名,會三百五十名,未廷試。
- ^ 《天啓二年壬戌科進士履歷便覽》:孫士髦,弼明,詩五房,癸巳八月初七日生。澄城縣人,乙卯二十名,己未會三百五十名,二甲四十五名。都察院政,戊辰授戶部主事,己巳管大通橋,庚午改貴州司主事,管密雲糧儲,辛未升密雲道僉事,辛未革職。
- ^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六》:崇禎四年五月,直隸廵按王道直以密雲兵備道孫止孝病篤,請准回籍調理,所遺員缺易州道王弘祖、天津道宋祖舜、密雲管糧主事孫士髦三員俱堪勝任,乞賜簡畀。
- ^ 《澄城縣誌》
- ^ 衛先范《明僉憲孫公配張安人墓志銘》: 余家龍門,去澄邑百餘里遙。澄邑人簽憲孫公諱士髦,字文俊,號瞻園,一號弼明,余鄉會同年友也。情誼最厚,履歷頗悉。一日,其猶子錫持狀來求志,不敢以不文辭,即按狀佐末議以述梗概。公世居澄邑耀顯村,族牒遠不可考,明初來居澄為始祖。大公諱太,歷七世而祖諱萬,淳樸多陰德,子二。次諱繼正,號東源,敕贈承德郎戶部福建司主事,即公父也。好義樂施,雅敬文士,士林重之。娶張,繼惠,繼樊,俱贈太安人。子三,公其次也,與兄士良同出安人惠。幼失恃,安人樊撫之成人。公生而穎,觸目成誦,受業從兄,諱士鸞,甚器之。年十三應童子試,邑宰巽山史公首拔之,登萬曆乙卯賢書。己未禮闈見售,以養親歸家,遭盜劫身被重創,日惟讀書奉親,痛絕請託。壬戌對策大廷,賜進士,授戶部主事。會璫焰薰灼,公羞與魏黨伍,飄然長往。邑諸生白堯典、路世美以公事黜,公冤之,力為昭雪,皆復元。後路中癸酉舉人,白丙子貢生。弟士毅,少而才,樊太安人出也,贈公鍾愛之,早逝。贈公痛傷成疾,公侍湯藥,衣不解帶者年余,竟不起,公哀毀骨立,泣血三年,每值忌辰,素服躬祭,哀戚竟日。與兄同爨,家事一聽經理,待猶子如己出。戊辰以業師從兄勸仕,始出,遇覃恩敕封承德郎戶部福建司主事,上榮先人。奉差浙江,己巳差大通橋,行至武清,寇逼城,公悉心料理,武清保安。庚午董密雲糧儲,革從前陋規,餉不入官,發不稽時,節省數萬,不私一錢,悉還戶部。司農上其事,遂奉有紀錄優敘,風勵九邊之旨。辛未轉密雲兵備,拮据守城,鼓勵將士,人人奮激。密雲遂為重鎮,總督張公鳳翼語部下曰:「真聖賢出矣,西協可保無事!」內璫鄧希詔忌公忠直,捏誣疏參,奉嚴旨,下法司提問。司農畢保奏,副都王力救,後任兵備王含一查復,願以身保,且雲孫某介操孤忠,檀城有口碑,本道極力吹求,而終不能懸坐,俱不蒙報可,而公竟被遣矣。歸家環堵蕭條,處之宴如,角巾布袍,與二三知己徘徊山水間,詩酒話心,足跡不入城市。甲戌歲飢,庚辰歲大飢,首倡賑濟,宗族賴以全活。丙子長兄棄世,哀慟殯葬,盡心盡禮。丁丑丁樊大安人艱,毀瘠痛傷,一如生母。隱居九轉山下,耕讀課徒,自甘淡泊。無何,逆闖猖獗,拷劫縉紳,公呼猶子錫曰:「事君事親,吾事已矣,但無子,兄之子猶子也。我去,當以汝子溥,嗣我。有死而已,決不做賊官。」言訖灑淚而別。時癸未十二月二十四日也。至西安同予患難,幽別處,折挫百端,終不少屈。其丹心義氣,一發之詩章,有《嘯歌篇》以見志焉。猶子錫請以身代公,止之曰:「我事我當,何累若為?速歸,無亂我意。賊忌諸紳,欲剪除殆盡。」令袁賊挾營渡河,次蒲寄書並詩。別家每以子卿文山自期許,志不終屈。聞至泓芝驛遇害,甲申八月初七日也。繼配張安人聞耗,不食慾死。錫跪勸,以叔父有撫養嗣孫遺囑。安人解悟,強食。錫議覓骸歸葬,安人力阻之,曰:「尋屍不得其真,反傷我心。如欲招魂,待我死同葬未晚。」 公生於萬曆癸巳八月初七日戌時,年五十有一,初娶張氏贈安人,生於萬曆丁酉四月二十一日午時,終於萬曆丙辰五月二十六日未時,年一十有九;繼娶張氏,封安人,生於萬曆癸卯八月二十八日寅時,終於己亥年正月十一日辰時,年五十有七;女一,適邑庠生韓緒武,給諫韓公第四子也,先安人卒。此簽憲孫公顛末梗概也,謹述以志不朽。銘曰:貞堅金石,忠貫天日,氣塞兩間,百折不屈。子卿與儔,文山為侶。嘉耦重重,可方姜女。
![]() | 這是一篇關於明朝官員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