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暹
外观
曹暹(16世紀—17世紀),號旭海,陝西鳳翔府岐山縣人[1],明朝政治人物。萬曆庚寅(1590年)三月二十八日生。
生平
[编辑]曹暹是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的己酉科陝西舉人第二名,天啓二年(1622年)成壬戌科會試第三十六名,廷試三甲第八十八名進士[2],三年八月獲授猗氏知縣,有德政,人民都感激他。崇祯元年(1628年)升任河南道監察御史[3]巡按江淮,在當地肅清僚吏,三年八月再轉為山東管糧道右參議[4]、山西冀寧道參議,平定晉藩之亂、釋放冤獄。告歸後流寇攻打岐山,他拿出金錢養壯丁防禦,流賊驚潰而逃,城池得以保全[1][5]。
遺跡
[编辑]岐山縣城內曾有「兩世御史」坊[6]。
家族
[编辑]曾祖曹紀。祖父曹高雲。父曹希參,訓導。母雷氏。永感下。
參考文獻
[编辑]- ^ 1.0 1.1 光緒《岐山縣志·卷三》:曹暹,萬厯己酉第二鄉魁,登天啟壬戌進士。任猗氏知縣有德政,人咸感之,巡按江淮,振厲風采、肅清僚吏,尋參議冀甯,平晉藩之亂、釋沉冤。及告歸,寇攻岐城,出夙養壯丁守禦,賊驚潰,城賴以全。
- ^ 《天啓二年壬戌科進士履歷》:曹暹,旭海,詩五房,癸巳三月二十八日生。岐山人,鄉二名,會三十六名,三甲八十八名。礼部政,癸亥授山西猗氏知縣,戊辰考選,授河南道御史,己巳淮揚巡按,庚午升山東參議,辛未养病,丁丑補山西右參議,庚辰考察,降四川佥事,辛未致仕。
- ^ 史語所藏鈔本《崇禎長編·卷八》:(崇禎元年四月丙午)考選科道官給事中二十六員……陳廷謨、曹暹河南道……
- ^ 史語所藏鈔本《崇禎長編·卷三十七》:(崇禎三年八月)乙卯,以兵科給事中陶崇道為江西副使,管南瑞二府,四川道御史王相悅為湖廣參議蘄州兵備道,河南道御史曹暹為山東右參議管粮道。
- ^ 錢海岳《南明史·卷八十九·列傳第六十五》:同時陝西遺臣:……岐山則曹暹,天啟二年進士。授猗氏知縣。以御史巡按淮揚,轉冀寧參議,平寇亂,歸守全城。
- ^ 達靈阿、周方烔、高登科《鳳翔府志·卷之二》
官衔 | ||
---|---|---|
前任: 房學顏 |
明朝猗氏縣知縣 1623年-1628年 |
繼任: 李樹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