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沈履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沈履祥(?—1651年),字其旋,号视菴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

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浙江乡试第二十五名举人,崇祯十年(1637年)丁丑科会试一百六十六名,三甲六十八名进士。都察院观政,本年六月授福建侯官知县,十三年丁忧,十六年起补瓯宁知县[1]。明朝灭亡后,鲁王监国,迁江西道御史,擢太仆少卿,督饷台州。辛卯八月,清兵攻陷台州,弃官逃入台州山中,被捉获后杀害。兄沈谷祥前往寻找其尸体,逾月才到达台州,得首级于桑园,得尸身于积尸中,当时是盛暑,肉皆靡烂,独履祥面色如生[2]。他的妻子也于家中自尽。清朝时谥节愍[3][4]

家族

[编辑]

曾祖沈福,四川南部县四尹;祖父沈如京,廪监、荆州府照磨;父沈希约,庠生。从兄沈宸荃,字友荪,崇祯庚辰进士,授行人,擢御史。明亡,蹈海死。二人合称“二忠”。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崇祯十年丁丑科进士三代履历》:沈履祥,曾祖福,四川南部县四尹;祖如京,廪监、荆州府照磨;父希约,庠生。视庵,诗二房,庚戌七月十八日生,慈谿县人,丁卯二十五名,会一百六十六名,三甲六十八名,都察院观政,本年六月授福建侯官知县,庚辰丁忧,癸未起补瓯宁知县。
  2. ^ 《宁波府志》:沈履祥,字其旋;宸荃字友荪,从兄弟也。慈谿人。履祥登崇正十年进士,授侯官知县,以循良称,丁内艰归,服阕补瓯宁。值明亡,弃官遁之台州山中,兵至,被执劝之降,不屈死。初履祥生时,其父梦文信国至其家,及弃官之台,兄谷祥敎以易服为僧,履祥不可,因寄诀父诀兄诀妻诀子诸诗,而书其尾曰:裤裆蜜蜡,异日见予真性。谷祥知其必死,顾不解蜜蜡云何也。一日其父坐堂上,见履祥白昼衣绯入,急呼曰:吾儿死矣。命谷祥往求其尸,谷祥崎岖兵间,一月始抵台,时盛暑,胔皆糜烂,独履祥面如生第,身已异处,不可觅,谷祥方徬徨,忽忆蜜蜡语,乃尽发诸尸裤,得一尸,蜜蜡宛然在焉,遂合于首,殓以归,盖其志早已死者,所谓信国再来,良然矣。宸荃后履祥三年成进士,授行人,考选山西道御史,马阮乱政,宸荃连十余疏论时政安危得失,持议侃侃,最后直紏士英招权纳贿蠧国殃民十二大罪,士英怒,必欲杀之,台省合疏救得免,遂出为苏松兵备道。宸荃益不得行其志,未几蹈海死。宸荃性慷慨激烈,与履祥皆以名节自任,至是兄弟并死国难,人称二忠焉。同时沈崇𫭢字宇昆,亦履祥族兄弟也,崇𫭢成进士,又后宸荃三年,授金坛知县,其父手书忠君爱民、弗玷淸白家声十字付之。履祥、宸荃死,崇𫭢亦弃官耕于野,王尔禄为巡海道,以同年生,屏车骑至海濵访之,宗𫭢称病不起,尔禄徘徊门外久之,乃长叹而去。
  3. ^ 《小腆纪传·卷第四十三》:沈履祥号复庵,慈溪人。崇祯丁丑进士;知侯官县,调瓯宁。南都立,上治安、责成二疏,颇见采纳。鲁王监国,授御史,督饷台州。辛卯八月,王师攻舟山,道出台州;城陷,走山中。被获不屈,杀于野。家人求其尸,得首于桑园、得身于积尸中;以其有服带可据,合而纫之以葬焉。我朝赐通谥曰“节愍”。
  4. ^ 《南疆绎史》《二忠传》:比走海门,或曰盍遁乎?履祥泣曰:死吾分也,且按册索捕,吾父若何?乃赋六诗以诀,其女弟夫童某蕲偕死,麾之去,曰:若奚容尔。遂就执于李氏帅,议还其职,俾往抚闽,谢曰:文信国有言,吾不能捍父母而反教人叛父母乎?然则且薙发,曰:头可断,发不可薙也。引领就刃,丙戌六月十四日也。其弟(按当作其兄)求其尸,得首于桑园,得身于积尸中,以有服带可据,遂合之以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