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可持續發展

歡迎你進入可持續發展主題

可持續發展被定義為平衡滿足人的需求與保護自然環境,使這些需求能夠得到滿足,不僅在目前的,也在遙遠未來的。這個詞被用來創造布倫特蘭委員會(Brundtland Commission)已成為最經常被引用的可持續發展定義為: 「滿足目前的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後代的能力來滿足他們自己需要的發展。」
在可持續發展領域中,在概念上一般可以分為四個維度:社會,經濟,環境和體制。前三個維度解決可持續性的重要原則,而最後的維度解決了重要的體制政策和能力的問題。
更多閱讀可持續發展 和 可持續性... |
特色條目
公平貿易,或稱公平交易(英語:Fair trade),是一種有組織的社會運動,在貼有公平貿易標籤及其相關產品之中,它提倡一種關於全球勞工、環保及社會政策的公平性標準,其產品從手工藝品到農產品不一而足,這個運動特別關注那些自發展中國家銷售到己開發國家的外銷。
公平貿易運動,試圖透過與被邊緣化的生產者及勞工的緊密合作,將他們從易受傷的角色,轉化成為經濟上的自給自足與安全,它也試圖賦權他們,使他們成為其自己組織的利害關係人,同時在全球市場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以促進國際貿易的公平性。
公平貿易運動的組成份子,包括了範圍廣泛的一些國際宗教、發展援助、社會及環境組織,像是樂施會、國際特赦組織或天主教國際明愛會(Caritas International)等等。
公平貿易以一種致力於發展的努力,極具爭議性,同時引發了政治光譜左右兩極的批評,有些經濟學家及保守智庫,認為公平貿易只是另一種形式的補貼,妨礙經濟成長,最終並不會讓生產者受惠,某些左派則批判公平貿易不夠激進。
在2005年,全世界公平貿易的銷售約為十一億英鎊,每年約成長37%。雖不到全球實體商品的百分之一,但公平貿易的商品約佔北美及歐洲市場的0.5%到5%,全球有超過一百五十萬人的弱勢生產者直接受益於公平貿易運動,同時另外有五百萬人受益於公平貿易所資助的基礎建設及社區發展計劃。
特色圖片
可持續能源 |
---|
![]() |
概述 |
節約能源 |
可再生能源 |
可持續交通系統 |
人物傳記
尤納斯開創和發展了「微額貸款」的服務,專門提供給因貧窮而無法獲得傳統銀行貸款的創業者。他也是孟加拉鄉村銀行(Grameen Bank,也譯作格拉明銀行)的創建人。2006年,「為表彰他們從社會底層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努力」,他與孟加拉鄉村銀行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尤納斯也曾獲得過包括世界糧食獎在內的多個國際榮譽。
你知道嗎
歡迎參與
|
分類
相關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