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台风布伦登 (1991年)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强烈热带风暴布伦登
Severe Tropical Storm Brendan英语
强烈热带风暴布伦登
强烈热带风暴布伦登
路径图
强烈热带风暴布伦登的路径图
强烈热带风暴布伦登的路径图
图例

  热带低气压(每小时62公里或以下)
  热带风暴(每小时63至118公里)
  一级(每小时119至153公里)
  二级(每小时154至177公里)
  三级(每小时178至208公里)
  四级(每小时209至251公里)
  五级(每小时252公里或以上)
  不明

概况
形成日期1991年7月20日
消散日期1991年7月24日
最低气压980 hPa
影响
财产损失中国大陆:1亿3225万人民币
英属香港:9400元港币
死伤人数逾34死206伤2失踪
影响地区菲律宾、英属香港、葡属澳门、中国大陆(华南)、台湾
1991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部分

强烈热带风暴布伦登(英语:Severe Tropical Storm Brendan ;国际编号:9108联合台风警报中心08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Helming)为1991年太平洋台风季第8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布伦登在横过南海时,为珠江三角洲一带带来烈风,并对广东广西菲律宾造成严重破坏。布伦登直接吹袭澳门,令有关方面一度悬挂十号风球三小时,因而使布伦登成为澳门自1956年至今首个导致悬挂十号风球但香港只悬挂九号或以下信号,以及唯一澳门比香港悬挂信号高两级的热带气旋。

布伦登曾一度被港澳两地气象部门评为台风皇家香港天文台[注 1]在该年热带气旋报告中指布伦登登陆时并没有录得飓风,并修订强度为强烈热带风暴[1]澳门气象局则仍然称呼布伦登为台风[2]

发展历史

[编辑]

布伦登早于7月15日在北纬6度,东经153度附近形成,经过数天发展,它于7月20日在马尼拉以东约690公里处增强为一热带低气压,它初时以时速20公里向西北偏西移动。布伦登于翌日上午增强为热带风暴,此后继续增强,并于当晚在马尼拉之东北约310公里处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在登陆吕宋之前,布伦登之十分钟中心最高持续风速达每小时110公里,一分钟中心最高持续风速更达每小时130公里。[1]

布伦登于7月22日在吕宋北部东岸登陆,布伦登稍稍减弱,但仍维持强烈热带风暴的强度,其十分钟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下降至每小时90公里。同日,布伦登进入巴林坦海峡,其移速更增加至每小时30公里。[1]

布伦登之西北偏西路径相当稳定,它于7月23日掠过东沙岛。根据新闻报导,布伦登的中心于7月23日下午1时在货船“Mei Yuan”的航道掠过,令该货船在恶劣天气中航行超过8小时。此时,布伦登已开始重新增强,其十分钟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上升至每小时110公里。[1]

布伦登的移速于当晚减慢至每小时19公里,继续接近珠江口。此时,与布伦登相关的恶劣天气及烈风已开始影响华南沿岸。布伦登于7月24日清晨在香港以南掠过,并于上午在澳门之西南30公里处掠过,同时在珠海附近登陆。随著布伦登移入内陆,当晚它于广州以西约230公里处迅速减弱为热带低气压,其后于广西减弱为低压区[1]

影响

[编辑]

菲律宾

[编辑]

当地至少有4人因布伦登的吹袭死亡。布伦登所带来的大雨引发在皮纳图博火山火山泥流,严重破坏了邻近的地区,数千间房屋和其他建筑物被摧毁。[1]

台湾

[编辑]
当地发布之台风警报:海上台风警报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曾于布伦登进入吕宋海峡期间为其发布海上台风警报,于7月22日下午4时10分发布,并于7月23日下午6时30分解除。当地未有灾情传出。[3]

英属香港[4]

[编辑]
当地悬挂之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八号东北烈风或暴风信号 / 八号东南烈风或暴风信号
最接近当地时间:1991年7月24日清晨4时
最接近当地位置:香港之西南偏南约80公里(正面吹袭)
强烈热带风暴布伦登 (1991年)在香港的位置
天文台 54km/h
天文台
54km/h
葵涌 43km/h
葵涌
43km/h
大澳 63km/h
大澳
63km/h
黄竹坑 51km/h
黄竹坑
51km/h
大老山 94km/h
大老山
94km/h
打鼓岭 38km/h
打鼓岭
38km/h
屯门 45km/h
屯门
45km/h
横澜岛 104km/h
横澜岛
104km/h
大帽山 117km/h
大帽山
117km/h
西贡 51km/h
西贡
51km/h
流浮山 56km/h
流浮山
56km/h
皇家香港天文台[注 1]于部分地区录得之最高每小时平均风速。图例:
代表录得无风至清劲风势
代表录得强风
代表录得烈风
代表录得暴风[注 2]
强烈热带风暴布伦登 (1991年)在香港的位置
天文台 110km/h
天文台
110km/h
葵涌 87km/h
葵涌
87km/h
大澳 128km/h
大澳
128km/h
黄竹坑 108km/h
黄竹坑
108km/h
大老山 161km/h
大老山
161km/h
打鼓岭 90km/h
打鼓岭
90km/h
屯门 96km/h
屯门
96km/h
横澜岛 146km/h
横澜岛
146km/h
大帽山 161km/h
大帽山
161km/h
西贡 108km/h
西贡
108km/h
流浮山 104km/h
流浮山
104km/h
皇家香港天文台[注 1]于部分地区录得之最高阵风风速。图例:
代表录得烈风
代表录得暴风
代表录得飓风[注 2]

天文台于7月22日晚上10时10分悬挂一号戒备信号,当时布伦登集结于香港之东南偏东约780公里。初时吹轻微偏东风。随着布伦登加速趋向华南沿岸,天文台于7月23日早上10时正改挂三号强风信号,当时布伦登集结于香港之东南偏东约410公里。下午吹东北强风,风力在黄昏继续增强。

天文台于晚上9时正改挂八号东北烈风或暴风信号,当时布伦登集结于香港之东南约140公里。高地及离岸吹烈风。随着布伦登移到香港之西南方,天文台于7月24日凌晨3时20分改挂八号东南烈风或暴风信号取代八号东北信号。布伦登于清晨4时左右最接近香港,当时位于香港之西南偏南约80公里。天文台总部于一小时前录得最低瞬时海平面气压993.0百帕斯卡。当布伦登已经在珠江口西部登陆,天文台于上午10时正改挂三号强风信号取代八号东南烈风或暴风信号,偏南风开始减弱。随着布伦登对香港的威胁解除,所有信号于当日下午3时10分除下。

7月22日晚至7月23日早上天晴。由布伦登的螺旋雨带带来的狂风骤雨在中午开始影响香港。当日下午天气进一步转坏,狂风及雨一直持续至翌日早上。当布伦登于内陆消散,骤雨减少,7月25日转为大致天晴。

葡属澳门

[编辑]
  • 当地悬挂之最高热带气旋信号: 十号风球
  • 最接近当地位置:澳门之西南30公里

一号风球于7月23日上午8时15分悬挂[5]。由于一号风球比香港方面迟了10小时才悬挂,加上布伦登移动快速,因此气象台于大约3小时后便需于上午11时30分改挂三号风球[5]。随著布伦登进一步逼近,八号东北风球于下午6时30分悬挂[5],并于下午9时改挂九号风球[5]。由于预料布伦登以台风强度非常接近澳门,但布伦登移速减慢,因此九号风球一直通宵悬挂,翌日(7月24日)上午6时终改悬十号风球[5],位于大炮台的气象台总部随即呜响警笛示警[6]。是次十号风球维持三小时,期间布伦登在澳门之西南30公里处掠过[1]。随著布伦登登陆珠海西部,八号东南风球于上午9时悬挂[5]。此后本地风势继续减弱,三号风球于下午1时悬挂[5],并于下午5时除下[5]

7月23日下午七时悬挂八号风球半小时后,港澳客轮停航,超过200名香港人被迫滞留澳门[7],其中30馀人在新口岸大码头售票处露宿,至7月24日凌晨三时该批香港人因被水警拒绝返回码头二楼避风,一度发生鼓噪,后经一番调解才获准登上二楼留宿。凌晨4时45分九号风球高悬期间,两艘内地舢舨路环荔枝碗对开海面翻沉,一对斗门渔民夫妇堕海失踪[6],另两名穿救生衣的内地渔民游至荔枝碗船厂登岸,向澳门水警求助,稍后返回内地。由于风高浪急,水警轮至傍晚仍未能到出事海面搜索,而两艘沉没的内地舢舨稍后被发现在路环石排湾联生码头对开海面。市区方面,一名警员及一名小童因被堕下硬物及玻璃弄伤而送院治疗[6],情况普通。上午八时悬挂十号风球期间,内港下环及低洼地区出现严重水浸,水深及膝,市区及离岛亦有多宗大树倒下、广告板及棚架倒塌报告[1],令消防员疲于奔命。改挂八号风球一小时后(十时),时任澳督韦奇立布政司麦善道及保安官员的陪同下前往黑沙环及内港一带巡视[7]。随著布伦登逐渐远离,澳氹大桥于当日下午一时重开,停顿19小时、来往香港的飞翼船快达轮亦于下午二时复航,至傍晚六时才大致疏通滞留澳门的数百名香港人,喷射船则于7月25日始复航[8]。受布伦登影响,澳门于7月24日早上录得最高平均风速为每小时51公里、最高阵风为105公里,最低气压则为981.4百帕斯卡,由于澳门境内并没有录得飓风,因此对澳门来说是一个不达标的十号风球。

中国大陆

[编辑]

广东,2人死亡及4人重伤,一共64间房屋倒塌及1019间房屋遭受破坏,超过78000公顷农田受影响。而道路、灌溉设施及通信均在布伦登吹袭下受影响。经济损失高达1.32亿人民币。[1]

广西,28人死亡及185人受伤,大约2100间房屋倒塌及16000公顷稻田被洪水浸没。经济损失高达25万人民币。[1]

热带气旋警告使用纪录

[编辑]

英属香港

[编辑]
皇家香港天文台 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上一热带气旋 一号戒备信号
    1991-07-22 22:10-1991-07-23 10:00
下一热带气旋
超强台风爱媚 台风法雷德
超强台风爱媚 三号强风信号
    1991-07-23 10:00-21:00
    1991-07-24 10:00-15:10
台风法雷德
超强台风戈登 八号东北烈风或暴风信号
    1991-07-23 21:00-1991-07-24 03:20
强烈热带风暴加里
超强台风戈登 八号东南烈风或暴风信号
    1991-07-24 03:20-10:00
强烈热带风暴加里
超强台风戈登 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 强烈热带风暴加里

葡属澳门

[编辑]
地球物理暨气象台 热带气旋信号
上一热带气旋 一号风球
    1991.07.23 08:15-11:30
下一热带气旋
台风艾美 台风法雷德
台风艾美 三号风球
    1991.07.23 11:30-18:30
台风法雷德
台风戈登 八号东北风球
    1991.07.23 18:30-21:00
强烈热带风暴贝姬
台风戈登 八号东南风球
    1991.07.24 09:00-13:00
台风法雷德
台风戈登 八号风球 台风法雷德
台风戈登 九号风球
    1991.07.23 21:00-1991.07.24 06:00
强烈热带风暴贝姬
台风爱伦 十号风球
    1991.07.24 06:00-09:00
台风约克

注解

[编辑]
  1. ^ 1.0 1.1 1.2 香港天文台当时的名称。
  2. ^ 2.0 2.1 风速描述术语以香港天文台风力准则为准。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香港皇家天文台. 1991年熱帶氣旋年報 (PDF). 香港: 香港政府. 1993年3月: 第28至29页 [2010年8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年6月4日) (英语). 
  2. ^ 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 氣象觀測年報﹣熱帶氣旋2009年 (PDF). 澳门. 2010: 3–5 [2010年8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年11月11日) (中文(繁体)). 
  3. ^ 颱風警報發布概況表:布籃登(BRENDAN). 台湾: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 [2010年8月27日] (中文(台湾)). [永久失效链接]
  4. ^ 香港天文台:熱帶氣旋年刊1991 (PDF). [2010-08-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06-04).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1990-1998年精选袭港TC回顾>布伦登:澳门十号风球高悬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恶劣天气资讯中心
  6. ^ 6.0 6.1 6.2 “澳门曾挂十号风球 两艘内地舢舨翻沉 一对斗门渔民夫妇失踪”,文汇报,1991年7月25日第十一版香港新闻②
  7. ^ 7.0 7.1 “布伦登正面吹袭 澳门挂十号风球 八三年来第一次”,星岛日报,1991年7月25日第十八版港闻
  8. ^ “台风吹袭澳悬十号风球 两渔船沉没两渔民失踪”,明报,1991年7月25日第五版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