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非原创研究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享年岁数究竟是需要来源还是可以被视为“简单计算”的结果?[编辑]

享年,即一个人到底活了多少岁(多少年),目前社会上有很多不同的计算方式,有严格把不足年的部分全部舍弃掉的;有不过半年舍掉过半年进位的;有一律进一岁的;甚至有生活在一个纪年过就一律算一岁的(这样可以头尾各多算一岁,对于有些人来说比第一种计算法多了两岁)。 目前维基百科自己的模板自动计算的享年岁优先使用第一种去尾法,对于生卒具体日期不全只有年份的才使用第三种,但是很多社会人士死亡后媒体会大量采用二至四的计算方法。 我个人编辑习惯是碰到上面这种人,如果有生卒年月,一律按第一种方法自行计算,而不在乎来源,但是有人对我提出过异议,认为如果媒体的报道采用了别的计算方法的岁数,应该尊重来源。 但是,享年似乎也可以被视为是对基本数学事实的简单计算,而现行方针简单计算内容一律不需要来源。 那么,在中文维基百科,我们究竟是应该把享年一律统一为简单计算退一法,还是尊重来源报道,还是什么别的呢?--a'4 d8 e8 a'4 g'4 a'4 g'8 e'8 a'2 2024年3月31日 (日) 21:40 (UTC)[回复]

为什么会出现一个一定程度上有名的人,只知道生卒年但不知道时期的情况?可否劳烦举几个例子?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4年4月2日 (二) 15:40 (UTC)[回复]
如果我没理解错,魔女是指某些注重隐私、仅让公众知晓自己几岁而没告知准确出生日期,从而站内只有推算出来的出生年的情况。另外历史人物有些也有这个问题,只知道生卒年,不知道何月何日生、何月何日死。
推算出生年尚算是简单计算,比如2024年初说自己23岁的人可以是2001年或2000年生,写“2000–2001年生”是合理的(并应附注来源);但计算享年岁时,不知道何年生,只知道何年何月何日死,内文就仅标注“可能的出生年”和死亡日期,只在资讯框写如“79–80岁”等字样。
如果本身已经有存在来源佐证的生卒日期,那么享年岁应以简单计算为准,不应参照来源;若本身无出生年,则应按来源写享年岁多少,但不能用“简单计算”去推算出生年(华人很爱过世时多加一两三岁)。--西 2024年4月3日 (三) 09:24 (UTC)[回复]
我脑中能立刻想到的人只有卡尔·拉格斐,虽然最后还是公开,但好歹曾是。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4年4月11日 (四) 13:26 (UTC)[回复]

原创研究[编辑]

维基百科要求使用者不得做出原创研究,亦不得使用yt等使用者生成内容,条目需足够客观,但参考来源得用新闻等,但新闻实属记者之主观意见,应何评判--August0422留言2024年4月29日 (一) 09:20 (UTC)[回复]

“新闻实属记者之主观意见”,编辑审核、报社背书发表后就不同了。未剪辑或未发表的原始稿件是第一手来源,从中得出结论可能会涉及原创研究。--YFdyh000留言2024年4月29日 (一) 11:02 (UTC)[回复]
部落格做何评论--August0422留言2024年4月30日 (二) 09:39 (UTC)[回复]
通常不可靠,除了重要观点(当事方)的一手来源。--YFdyh000留言2024年4月30日 (二) 14:24 (UTC)[回复]
非原创研究下面有“相关方针”,其中可供查证哪里就有提到部落格的情况,在个人出版物(网络与纸媒)一段。上面提到的新闻媒体,可以见可靠来源新闻组织一节,具体某个媒体如果有使用争议,会进行讨论,并在常见有争议来源列表归档。--Nostalgiacn留言2024年5月1日 (三) 16:55 (UTC)[回复]

提议:对WP:日常计算做小修改[编辑]

此讨论意在修订既有WP:日常计算的规定。Sanmosa 全方贫工之联合 2024年5月14日 (二) 15:50 (UTC)[回复]


现行条文

本方针并不限制日常计算的内容,譬如初等函数的计算、数值修约、单位换算、年龄计算或使用以上运算做的有限次简单推导,倘若众编者同意其算法和计算是正确的。但须确保这类计算所需的信息可以在至少一个来源中全部得到查证,通过多个来源综合得到的数据的计算结果则不适合出现在条目中。

提议条文

本方针并不限制日常计算的内容,譬如初等函数的计算、数值修约、单位换算、年龄计算或使用以上运算做的有限次简单推导,倘若众编者同意其算法和计算是正确的。但须确保这类计算所需的信息可以在一个来源中全部得到查证,通过多个来源综合得到的数据的计算结果则不适合出现在条目中。

原条文“这类计算所需的信息可以/在至少一个来源中/全部得到查证”,想表达两层含义:①所有信息要素需出现在同一来源中,②这种含有所有信息要素的来源至少有一个。然而,“在至少一个来源中”作“全部得到查证”的状语,很容易解读成“在这些来源中,这些信息全部得到了查证”,没有强调出“所有信息必须在同一来源中全部得到查证”的意思。要精确地表达的话,其实应该是“这类计算所需的信息可以在至少一个来源中全部在同一来源内部得到查证”。但这样就有些啰嗦了。结合前后文,这句话想强调的是“不能通过多个来源综合得到数据”,而不是在强调“来源至少要有一个”(WP:可供查证方针里也没有特别强调“来源至少要有一个,多多益善”),所以不妨忽略“至少一个来源”的语义,直接说成“这类计算所需的信息可以在同一个来源中全部得到查证”?--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5月8日 (三) 08:30 (UTC)[回复]

要不我重写一下吧,毕竟原文也没翻译得特别好。
现行条文

本方针并不限制日常计算的内容,如初等函数的计算、数值修约、单位换算、年龄计算或使用以上运算的有限次简单推导,倘若众编者同意其算法和计算是正确的。但须确保类计算所需的信息可以在至少一个来源中全部得到查证,通过多个来源综合得的数据的计算结果不适合出现在条目中。

提议条文

在众编者同意算法和计算正确的前提下,本方针不限制日常计算的内容,如初等函数的计算、数值修约、单位换算、年龄计算或基于以上运算进行的有限次简单推导等,惟:

  • 须确保类计算所需的信息并非综合多个来源所得,通过多个来源综合得的数据的计算结果不适合出现在条目中。
  • 统计数据之间的比较有特别的困难,故不应把使用不同方法进行统计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
以上,@自由雨日Sanmosa 全方贫工之联合 2024年5月14日 (二) 11:22 (UTC)[回复]
然后你考不考虑改走RFC程序?毕竟你这讨论串在我留言前一直没人参与。Sanmosa 全方贫工之联合 2024年5月14日 (二) 11:24 (UTC)[回复]
@Sanmosa:不错不错,比原来的表述好多了,我完全同意。已经在这里发了再改走RFC程序,我不知道怎么操作好😳只要能推动修改通过,您可以操作一下不?太感谢了!(还有一件事,英维还有一句“Comparisons of statistics present particular difficulties. Editors should not compare statistics from sources that use different methodologies.”,我也希望提议加入中维,但这个改动比较大,您觉得是和现在这个大概率能通过的仅“修饰语句”的提案一起提更好,还是等这个通过之后再重新提更好呢?)--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5月14日 (二) 15:22 (UTC)[回复]
把那句也给翻译了。已改走RFC程序。Sanmosa 全方贫工之联合 2024年5月14日 (二) 15:48 (UTC)[回复]
现依WP:7DAYS的规定公示提案7日。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1日 (二) 03:26 (UTC)[回复]
5月4日后发起的RFC因有用户手痒改变了FRS格式而无法邀请其他用户参与,建议多公示7天(合共14天),因中间变相无法获得充足用户参与。--西 2024年5月21日 (二) 06:00 (UTC)[回复]
挂了RFC模板并填了policy参数的讨论在VPP里也会有讨论连结,我已经尽到了通知社群的义务,我不认为我需要为不是我造成的失误负责,因此不变更原有的公示安排。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1日 (二) 09:27 (UTC)[回复]
  • (-)反对:这种条文岂不是变相完全禁止所有列表类条目?你要找到一个统计各种人士的年龄的可靠来源几乎不可能。况且年龄这种只要来源本身可靠基本上不存在什么不可查证的问题-某人 2024年5月21日 (二) 20:38 (UTC)[回复]
    如果把方针限制在数学类条目(即删除单位换算及年龄计算)那我没意见--某人 2024年5月21日 (二) 20:40 (UTC)[回复]
    这里的修订意在禁止以综合所得的方式得出进行日常计算所需的内容,以及禁止把使用不同方法进行统计的同类型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就后者而言,enwiki现时也是这样规定的,由此可见你所说的“变相完全禁止所有列表类条目”在逻辑上不成立。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1日 (二) 23:59 (UTC)[回复]
    这种条文逻辑上就是要列表类条目找出一个同时包含列表中所有项目的可靠来源,可想而知门槛有多高。所以我才说“变相完全禁止所有列表类条目”
    英维原文根本没有“须确保此类计算所需的信息并非综合多个来源所得,通过多个来源综合所得的数据的计算结果不适合出现在条目中”这句,英维写的甚至是“a meaningful reflection of the sources”,众数--某人 2024年5月22日 (三) 09:44 (UTC)[回复]
    经过个人考虑,我认为提案的用词可能存在不妥当的地方,因此暂时撤除公示的安排。Sanmosa 人人皆王 2024年5月22日 (三) 10:25 (UTC)[回复]
    @AINH:“通过多个来源综合得到的数据的计算结果则不适合出现在条目中”是原来就有的。--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5月22日 (三) 10:39 (UTC)[回复]
    而且这句话和“统计数据之间的比较有特别的困难,故不应把使用不同方法进行统计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是独立列表下的两项,加上的“不应把使用不同方法进行统计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句其实和之前的条文完全是并行关系。(@Sanmosa所以我之前才担心要不要分别提案,会不会造成混淆 囧rz……)--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5月22日 (三) 10:43 (UTC)[回复]
    不论是否原本已有,我均反对将此方针扩展自数学类以外条目。如果这样扩张相当于绝大部分如世界之最等的列表条目均不可达到“可供查证”--某人 2024年5月22日 (三) 14:49 (UTC)[回复]
    是否“扩展至数学类以外条目”并不是本次修改的内容,原先的方针内容就已经是包括数学类以外的任何条目了,但显然并没有出现阁下担心的情况。而且,照阁下的逻辑,其实是在反对原方针中的“通过多个来源综合得到的数据的计算结果则不适合出现在条目中”这句话作用于非数学类条目,那岂不是并不反对本次修改……(而是另外应提起删除原方针条文、或限定原方针作用范畴的提案)--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5月22日 (三) 14:53 (UTC)[回复]
    @Sanmosa:目前已有“反对扩展至数学以外”“反对修饰语句”和“反对限制统计数据比较”三种反对意见。个人分析:“反对扩展至数学以外”其实和本次修改无关,不论原先的“通过多个来源综合得到的数据的计算结果则不适合出现在条目中”,还是英维目前的“Comparisons of statistics present particular difficulties. Editors should not compare statistics from sources that use different methodologies.”都是作用于所有(不限于数学)条目的,若想限制在数学类条目,那么应该提起完全不同的新提案;“反对修饰语句”应该是无效论证,是表述不清的历史遗留问题,因为历史方针明确表示“通过多个来源综合得到的数据的计算结果则不适合出现在条目中”,根本不是“可以在一个以上来源中获取信息”的意思;故而,目前的反对意见是集中在搬运英维的“限制统计数据比较”这一项上。--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5月22日 (三) 15:08 (UTC)[回复]
(-)反对:“同一个”与“至少一个”是不同的概念。--GX01留言2024年5月22日 (三) 08:33 (UTC)[回复]
(~)补充:而且“以上”不要忽略掉。--GX01留言2024年5月22日 (三) 08:34 (UTC)[回复]
(画去已被不限期封禁纯破坏用户的明显无意义留言)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5月27日 (一) 11:15 (UTC)[回复]
【反对理由无效】这恰恰说明了“至少一个”要改成“同一个”的原因,因为原文“至少一个……全部”语焉不详,但实际上是在表达“同一个”的意思,原条目的后半句就是“通过多个来源综合得到的数据的计算结果则不适合出现在条目中”。阁下应该没有看我前面的仔细分析。建议读了之后画票。--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5月22日 (三) 10:40 (UTC)[回复]
@YFdyh000:邀请YF参与讨论。--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5月22日 (三) 10:27 (UTC)[回复]
@Tigerzeng:邀请Tiger参与讨论。--自由雨日留言2024年5月22日 (三) 10:30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