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毕自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毕自严
山东省博物馆《毕自严画像轴》
山东省博物馆《毕自严画像轴》
大明户部尚书
籍贯山东淄川县
字号字景曾,号白阳
出生隆庆三年(1569年)九月二十六日
山东淄川县
逝世崇祯十一年(1638年)
山东淄川县
出身
  • 万历十六年戊子科举人
  • 万历二十年壬辰科同进士出身

毕自严(1569年—1638年[1]),字景曾,号白阳山东淄川县(今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西铺村)人。明朝政治人物,官至户部尚书。

生平

[编辑]

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山东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三甲二十一名进士。[2][3][4]都察院观政,六月授松江府推官,二十六年升任刑部主事,二十八年浙江恤刑,二十九年养病。三十一年补原职,调工部,管军局,三十二年管盔甲厂,三十四年升郎中,管河南,三十五年升徐淮参议,本年丁忧,三十八年补山西参议,四十年升本省副使,四十二年加升参政,本年患病。四十四年起陕西参政,四十七年升靖边道按察使,加升右布政使,四十八年升太仆寺卿,管少卿事,提督京营,天启元年(1621年)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天津,二年升户部右侍郎兼都察院佥都御史、督理辽东,三年加升户部左侍郎、右都御史,五年升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六年升南京户部尚书,本年养病[5]

崇祯初年起任户部尚书,掌管全国财政。崇祯二年冬,后金军入关,京师戒严,袁崇焕的关宁大军与大同总兵满桂及宣府总兵侯世禄陆续抵达京城,“兵以十四、五万计,马以四、五万计,所费金钱日以万余计。”[6]崇祯帝一日一夜数十道圣旨下达,毕自严“奏答无滞,不敢安窍,头目臃肿。”事后加太子少保。崇祯六年(1633年),华亭(今上海吴淞江)知县郑友玄通过考选升任为御史,任命已下,崇祯帝发现郑友玄钱粮未缴完,仍得以参与考选,于是毕自严入狱,熊开元郑友玄俱谪,经御史李右谠给事中吴甘来等人营救,以原官放归。[7]崇祯十一年卒,享年七十岁。

著作

[编辑]

著有《度支奏议》、《石隐园藏稿》等。

遗迹

[编辑]

今有毕自严故居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西铺村。

家族

[编辑]

曾祖父毕恪;祖父毕忠臣;父亲毕木[8]。有子毕际有,曾为蒲松龄东家,蒲松龄在毕家坐馆,设帐于绰然堂,在此教书、著书三十余年。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畢自嚴. 淄博市情网. 2007-10-17 [2014-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3). 
  2. ^ (明)张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 
  3. ^ 鲁小俊,江俊伟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4. ^ 朱保炯,谢沛霖.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 785-790 明清进士题名录索引 1-6. 台湾: 文海出版社. 1981. 
  5. ^ 《万历二十年壬辰科进士履历》:毕自严,白阳,诗五房,己巳九月二十六日生。淄川人,戊子乡试,三甲二十一名。都察院政,六月授松江府推官,戊戌升刑部主事,庚子浙江恤刑,辛丑养病,癸卯补原职,调工部,管军局,甲辰管盔甲厂,丙午升郎中,管河南,丁未升徐淮参议,丁未丁忧,庚戌补山西参议,壬子升本省付使,甲寅加升参政,甲寅患病,丙辰起陕西参政,己未升靖边按察使,己未加升右布政,庚申升太仆寺卿,管少卿事,提督京营,辛酉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天津,壬寅升户部侍郎兼都察院佥都御史、督理辽东,癸亥加升户部左侍郎、右都御史,乙丑升南都察院右都御史,丙寅升南户部尚书,本年养病,戊辰起户部尚书,己巳加太子少保,庚午加升太保,癸酉革职。曾祖恪。祖忠臣。父木,儒官。
  6. ^ 毕自严,《度支奏议‧堂稿》,卷 11,〈军兴繁费请还事例疏〉,页 456。
  7. ^ 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二:“十二月,时考选科道后,更核在任征输,于是户部尚书毕自严下狱,熊开元、郑友玄俱谪,吏科都给事颜继祖上疏救。上切责之。自是考选将及,先核税粮,不问抚字,专于催科,此法制一变也。”
  8. ^ 龚延明主编.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登科录》之《万历二十年壬辰科殿试金榜》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明史卷二百五十六》,出自《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