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热带风暴格美 (2018年)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热带风暴格美
Tropical Storm Gaemi英语
6月16日,位于琉球海域的热带风暴格美。
6月16日,位于琉球海域的热带风暴格美。
路径图
热带风暴格美的路径图
热带风暴格美的路径图
图例

  热带低压(每小时62公里或以下)
  热带风暴(每小时63至118公里)
  一级(每小时119至153公里)
  二级(每小时154至177公里)
  三级(每小时178至208公里)
  四级(每小时209至251公里)
  五级(每小时252公里或以上)
  不明

概况
形成日期2018年6月14日
转化日期2018年6月17日
消散日期2018年6月18日
最低气压990 hPa
瞬间最大阵风120 km/h
影响
影响地区台湾日本琉球群岛
2018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部分

热带风暴格美(英语:Tropical Storm Gaemi,国际编号:1806联合台风警报中心WP082018)为2018年太平洋台风季第6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格美”(개미)一名由韩国提供,意思是蚂蚁[1][2]

发展过程

[编辑]

6月14日,一个位在台湾西南方的亚热带低压准静止锋发展为热带扰动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在上午2时给予热带扰动编号95W。日本气象厅在同时认定其为热带低压并发布烈风警告[3]台湾中央气象局在5时15分发布热带性低气压特报[4]。上午7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评为“低”[5][注 1]。中午12时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跳过“中”,直接提升为“高”,同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7][注 2]。同日下午,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热带低压,给予编号08W[注 3]

6月15日上午10时,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国际编号1806,并命名为格美[注 4]。不过,多数气象机构并未跟随升格,而是将其维持在热带低压上限的强度,包含受其影响的台湾,中央气象局认定其仍为热带低压。格美于上午7时至8时间登陆高雄,12时左右由台东出海,但中央气象局仍维持热带性低气压特报,而非将其升格为轻度台风并发布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直到6月16日,各家气象机构才将格美纷纷调升为热带风暴。中央气象局也在6月16日早上时,将格美升为轻度台风。6月17日上午,日本气象厅认为格美已经转化为温带气旋

影响

[编辑]

台湾

[编辑]
当地发布之警特报:热带性低气压特报

随着格美靠近,台湾中央气象局在6月15日针对11个县市发布暴雨及大雨特报,并指出格美已于当天上午7时至8时从高雄沿岸登陆[9],随后格美在中午12时自台东出海[10]

受格美影响,台湾南部多处传出停电。台电表示,暴雨一度造成高雄市合共13,500户停电,屏东县台南市也有零星数户停电,经抢修后恢复供电。此外,屏东县佳冬乡林边乡等地亦有洪涝,县内多处路段实施交通管制。强降雨也导致农作物受损,大香蕉受损最为严重[10]

琉球群岛

[编辑]

在格美及梅雨锋的共同影响下,为冲绳县带来强风及暴雨,其中伊江村机场的气象计在6月16日上午9时29分实测最大瞬间阵风高达每秒62.1米(每小时224公里)[11]。在冲绳县一共有3人受伤,1名30多岁男子被强风吹倒的铁板压伤,导致手腕骨折,而两名女子则被汽车夹伤[12]

此外,格美亦为冲绳县带来50年一遇的大雨。伊是名村24小时降雨量达404.5毫米,粟国村的24小时降雨量亦有309毫米,两项数据均打破当地记录[11]

热带气旋警告使用记录

[编辑]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 天气特报
上一热带气旋 热带性低气压特报
    2018-06-14 05:15-2018-06-16 02:00
下一热带气旋
轻度台风古超 热带低压96W

注释

[编辑]
  1. ^ 当有2种以上全球预报模式表示某低压区将于未来48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就会把该系统之热带气旋形成机会评级为“低”。除非环境异常优良,否则该系统在24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甚微。[6]
  2. ^ 当有3种以上全球预报模式表示一低压区将于未来24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会把该系统之热带气旋形成机会评级为“高”,并同步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此时该系统于24小时之内形成热带气旋的机会极高,若气象因素特别有利,该系统更可于6小时内增强为热带低压[6]
  3.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是一个联合美国海军美国空军的专责小组,并会为西北太平洋或其他洋域发出热带气旋警告并编号。其编号有正式编号与通用编号两种:前者由2个英文字母及6位数组成,前两位为洋域代码(WP代表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东海),中间两位代表热带气旋当年在洋域内之形成次序,后四位为当年公元纪年(2018);后者则由两位数及一个英文字母组成,前两位数指热带气旋于当年在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区域内形成次序,英文字母为洋域代码(W同前述之WP范围),此编号系统每年重新开始,故无专属性。换言之,“WP082018”及“08W”皆指格美是2018年第8个于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东海)区域内形成的热带气旋,惟注意“08W”指称格美仅限于2018年。[8]
  4. ^ 日本气象厅世界气象组织指定的西北太平洋区域专责气象中心,负责该区域内(包括南海、东海)的热带气旋正式编号与命名工作:每当该机构把一个热带低压升为热带风暴时,该机构亦会依照在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上通过的名称表作出命名,同时给予4位数字的国际编号。前两位为当年公元纪年最后两位数(2018),后两位代表格美是当年被日本气象厅6个升为热带风暴热带气旋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香港天文台. 熱帶氣旋名稱的意義. [2018-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6). 
  2. ^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 颱風百問——颱風是怎麼命名?. [2018-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4). 
  3. ^ JMA. Marine Weather Warning for GMDSS Metarea XI 2018-06-13T18:00:00Z. [2018-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4). 
  4. ^ ETToday. 熱帶低壓發警報 11縣市豪大雨特報. [2018-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4). 
  5. ^ JTWC. ABPW10 PGTW 132300 - 2018-06-13. [2018-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4). 
  6. ^ 6.0 6.1 Digital Typhoon. デジタル台風:JTWC衛星写真のLOWの意味は?. 2011-03-17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2). (日语)
  7. ^ JTWC. WTPN21 PGTW 140430 - 2018-06-14. [2018-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4). 
  8.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的使命. 美国海、空军. 2011 [2011-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26). (英文)
  9. ^ 熱帶性低氣壓襲台 11縣市發布豪雨、大雨特報. 台湾好新闻. 2018-06-15 [2018-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5). 
  10. ^ 10.0 10.1 南台灣暴雨 高雄13,500戶一度停電. 苹果日报. 2018-06-16 [2018-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2). 
  11. ^ 11.0 11.1 台風6号、沖縄で3人重軽傷 24時間404ミリの記録的大雨 風速62mの突風も. 台湾好新闻报 (冲縄タイムス). 2018-06-17 [2018-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0) (日语). 
  12. ^ 熱帶風暴「格美」吹襲沖繩 3人受傷. 香港电台. 2018-06-16 [2018-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2).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前任
2012年
太平洋台风季名称
格美 Kaemi
现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