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強烈熱帶風暴天兔 (2018年)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強烈熱帶風暴天兔
Severe Tropical Storm Usagi英語
11月24日,打開一個風眼的颱風天兔。
11月24日,打開一個風眼的颱風天兔。
路徑圖
強烈熱帶風暴天兔的路徑圖
強烈熱帶風暴天兔的路徑圖
圖例

  熱帶低氣壓(每小時62公里或以下)
  熱帶風暴(每小時63至118公里)
  一級(每小時119至153公里)
  二級(每小時154至177公里)
  三級(每小時178至208公里)
  四級(每小時209至251公里)
  五級(每小時252公里或以上)
  不明

概況
形成日期2018年11月9日
消散日期2018年11月26日
最低氣壓990 hPa
瞬間最大陣風155 km/h
影響
影響地區菲律賓越南柬埔寨泰國
備註11月10日至11月14日晚上8時,曾經減弱為低壓區,隨後再次增強
2018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強烈熱帶風暴天兔(英語:Severe Tropical Storm Usagi,國際編號:1829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332018,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Samuel)是2018年太平洋颱風季第29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天兔」一名由日本提供,是指天兔座[1][2]

氣象歷史

[编辑]

11月3日,一個低壓區在國際換日線以東海域(中北太平洋)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熱帶擾動編號98C。

該系統形成後受熱帶高壓脊引導開始向西方移動,並在11月7日經過國際換日線,進入西北太平洋,並整合發展。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當日上午6時給予評級「低」[3][注 1],到了11月8日下午2時將評级提升為「中」[5][注 2],並於翌日上午8時30分將評级提升為「高」,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6][注 3]日本氣象廳亦於11月9日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7]。11月10日,該系統移動到風切變較強的海域,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當日下午2時取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將評級降為「中」[8],並在1天後將評級降為「低」[9]。日本氣象廳亦在11月10日將其降格為低壓區

11月14日,該系統再次發展。日本氣象廳在當晚8時再次升格為熱帶低氣壓[10],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也在翌日(15日)凌晨2時將評級提升為「中」[11],並在11月17日晚上10時30分將評級提升為「高」,同時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12]。翌日凌晨3時30分,日本氣象廳對其發佈烈風警告[13]。11月18日下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33W[14][注 4]。由於該系統附近的風切再度增強,已及即將登陸菲律賓,該系統在11月18日至22日只能維持熱帶低氣壓的強度。該系統在11月20日晚上橫過菲律賓,並在翌日早上進入南海南部,開始增強,並轉向西北偏西移動,1天後在轉向西南偏西移動。香港天文台則在11月18日早上7時45分表示一個低壓區正為菲律賓以東海域帶來不穩定天氣,一個熱帶氣旋似乎在形成中[16],並在20日上午8時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17]。日本氣象廳在11月22日晚上9時15分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829,並命名為天兔[18][注 5]台灣中央氣象局先在同日晚上8時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19]。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和中國中央氣象台均在同日晚上11時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20],香港天文台則在翌日(23日)上午8時跟隨[21]

天兔在11月23日繼續受到副熱帶高壓脊引導,向西方移動,時速大約20公里。天兔位於攝氏28度的炎熱海水,以及微弱的垂直風切變和良好的高空輻散,令其開始穩定增強[22],日本氣象廳和中國中央氣象台分別在當日上午9時05分和晚上8時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和強熱帶風暴[23]。天兔的移動速度在11月24日開始減慢,同時繼續受惠於附近良好的環境,開始爆發增強,發展出中心密集雲團[注 6],外圍雲帶也呈放射狀,更發展出「雲捲風眼」,低層風眼亦顯現在微波圖像上。香港天文台在當日上午8時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25],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更在當日上午11時將其升格為颱風,日本氣象廳則於下午2時55分跟隨。同時,天兔打開一個細小的風眼,強度達到巔峰。

受到越南地形影響,天兔強度開始回落,日本氣象廳在當晚8時55分將其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11月25日,天兔登陸越南前江省。受到地形摩擦影響,天兔迅速減弱,香港天文台在當日上午8時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26],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和日本氣象廳在同日上午11時跟隨[27][28],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更在當晚1時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並對其發出最後警告[29],香港天文台在15分鐘後跟隨[30],日本氣象廳則在翌日上午8時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31]

事後調整

[编辑]

日本氣象廳事後發佈最佳路徑,把天兔的強度向下修訂為強烈熱帶風暴,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下調為60(每小時110公里),最低氣壓上調至990hPa。數月後,中國國家氣象中心也將其中心最高風速上調為每秒33公尺(每小時120公里)。2019年10月,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發表的最佳路徑中,將其巔峰上調至90節(約165公里/每小時)。

影響

[编辑]

菲律賓

[编辑]

此風暴在薩馬島造成了1人死亡。[32]

越南

[编辑]

在整個越南,此風暴共造成了51家房屋倒塌、上千公頃農田被淹浸。[33]胡志明市降下了破紀錄的超過300-400毫米的雨量,導致胡志明市廣泛水浸。[34][35][36]在風暴吹襲時,胡志明市內有一名電單車司機被強風吹倒的大樹壓倒,送院後證實死亡。[37]平順省慶和省(特別是金蘭市)、富安省寧順省等地亦由於風暴帶來的暴雨或者因應此風暴而作出的排洪措施而水浸。鐵路交通也一度因而中斷,二千多名乘客受影響。[38][39][40][41]慶和省,此次風暴和剛於一星期前吹襲的前次風暴所造成的損失合計逾1兆越南盾。[42]寧順省,此次風暴造成近2000億越南盾的損失。[43]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

[编辑]

菲律賓

[编辑]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 風暴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一號風暴信號
    2018-11-19 05:00-2018-11-22 11:00
下一熱帶氣旋
颱風玉兔 熱帶低氣壓35W

中國大陸

[编辑]
国家气象中心 颱風預警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2018-11-23 06:00-2018-11-24 18:00
下一熱帶氣旋
熱帶風暴桃芝 熱帶風暴木恩

註釋

[编辑]
  1. ^ 當有2種以上全球預報模式表示某低壓區將於未來48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就會把該系統之熱帶氣旋形成機會評級為「低」。除非環境異常優良,否則該系統在24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的機會甚微[4]
  2. ^ 當有3種以上全球預報模式表示一低壓區將於未來48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就會把該系統之熱帶氣旋形成機會評級為「中」。一般而言,即使發展機會增大,系統過了24小時之後發展成熱帶氣旋的機會才較高;但如果環境良好,系統亦可以在24小時內形成熱帶氣旋[4]
  3. ^ 當有3種以上全球預報模式表示一低壓區將於未來24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會把該系統之熱帶氣旋形成機會評級為「高」,並同步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此時該系統於24小時之內形成熱帶氣旋的機會極高,若氣象因素特別有利,該系統更可於6小時內增強為熱帶低氣壓[4]
  4.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是一個聯合美國海軍空軍的專責小組,並會為西北太平洋或其他洋域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並編號。其編號有正式編號與通用編號兩種:前者由2個英文字母及6位數組成,前兩位為洋域代碼(WP代表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東海),中間兩位代表熱帶氣旋當年在洋域內之形成次序,後四位為當年公元紀年(2018);後者則由兩位數及一個英文字母組成,前兩位數指熱帶氣旋於當年在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區域內形成次序,英文字母為洋域代碼(W同前述之WP範圍),此編號系統每年重新開始,故無專屬性。換言之,「WP332018」及「33W」皆指天兔是2018年第33個於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東海)區域內形成的熱帶氣旋,惟注意「33W」指稱天兔僅限於2018年[15]
  5. ^ 日本氣象廳世界氣象組織指定的西北太平洋區域專責氣象中心,負責該區域內(包括南海、東海)的熱帶氣旋正式編號與命名工作:每當該機構把一個熱帶低氣壓升為熱帶風暴時,該機構亦會依照在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上通過的名稱表作出命名,同時給予4位數字的國際編號。前兩位為當年公元紀年最後兩位數(2018),後兩位代表天兔是當年被日本氣象廳29個升為熱帶風暴熱帶氣旋
  6. ^ 「中心密集雲團」是達強烈熱帶風暴級別之熱帶氣旋所擁有的一種特徵,在衛星雲圖上所見為一渾圓,集中及具有組織的密集雲區在中心附近旋轉,通常為積雨雲或塔狀積雲,會引致中心附近有雷暴發生。中心密集雲層區之下應有相當明顯而成熟的螺旋雲帶,同時伸展到雲帶之外;當熱帶氣旋進一步增強至颱風程度時,風眼也會開始在此處的中心區域形成[24]

參考資料

[编辑]
  1. ^ 香港天文台. 熱帶氣旋名稱的意義. [2018-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05). 天兔星座(兔) (繁體中文)
  2. ^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颱風百問——颱風是怎麼命名?. [2017-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4). 天兔座 (繁體中文)
  3.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Significant Tropical Weather Advisory For The Western And South Pacific Oceans. 2018-11-07 [2018-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8). (英文)
  4. ^ 4.0 4.1 4.2 Digital Typhoon. デジタル台風:JTWC衛星写真のLOWの意味は?. 2011-03-17 [2018-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2). (日語)
  5.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Significant Tropical Weather Advisory For The Western And South Pacific Oceans. 2018-11-08 [2018-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8). (英文)
  6.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Tropical Cyclone Formation Alert. 2018-11-09 [2018-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9). (英文)
  7. ^ 日本氣象廳. WWJP25 RJTD 090000 WARNING AND SUMMARY 090000. 2018-11-09 [2018-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9). (英文)
  8.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Significant Tropical Weather Advisory For The Western And South Pacific Oceans. 2018-11-10 [2018-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9). (英文)
  9.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Significant Tropical Weather Advisory For The Western And South Pacific Oceans. 2018-11-11 [2018-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2). (英文)
  10. ^ 日本氣象廳. WWJP25 RJTD 141200 WARNING AND SUMMARY 141200. 2018-11-14 [2018-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5). (英文)
  11.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Significant Tropical Weather Advisory For The Western And South Pacific Oceans. 2018-11-14 [2018-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5). (英文)
  12.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Tropical Cyclone Formation Alert. 2018-11-17 [2018-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1). (英文)
  13. ^ 日本氣象廳. RSMC Tropical Cyclone Advisory. 2018-11-18 [2018-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1). (英文)
  14.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Tropical Cyclone Warning. 2018-11-18 [2018-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1). (英文)
  15.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的使命. 美國海、空軍. 2011 [2011-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26). (英文)
  16.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48號-本港天氣預報. 2018-11-18 [2018-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3). (繁體中文)
  17.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59號-本港天氣預報. 2018-11-20 [2018-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3). (繁體中文)
  18. ^ 日本氣象廳. RSMC Tropical Cyclone Advisory. 2018-11-22 [2018-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2). (英文)
  19. ^ 閻芝霖. 雙颱接力!第29號颱風「天兔」生成. 奇摩新聞. 2018-11-23 [2018-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3). 
  20.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Tropical Cyclone Warning. 2018-11-22 [2018-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1). (英文)
  21.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63號-本港天氣預報. 2018-11-23 [2018-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3). (繁體中文)
  22.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Prognostic Reasoning For Tropical Storm 33W (Usagi). 2018-11-22 [2018-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3). (英文)
  23. ^ 日本氣象廳. RSMC Tropical Cyclone Advisory. 2018-11-23 [2018-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3). (英文)
  24. ^ 香港熱帶氣旋追擊站. 熱帶氣旋字典——中字:中心密集雲層區. [2015-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4). (繁體中文)
  25.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55號-本港天氣預報. 2018-11-24 [2018-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4). (繁體中文)
  26.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73號-本港天氣預報. 2018-11-25 [2019-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5). (繁體中文)
  27.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Tropical Cyclone Warning. 2018-11-25 [2018-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6). (英文)
  28. ^ 日本氣象廳. RSMC Tropical Cyclone Advisory. 2018-11-25 [2018-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6). (英文)
  29.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Tropical Cyclone Warning. 2018-11-25 [2018-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6). (英文)
  30.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75號-本港天氣預報. 2018-11-25 [2019-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5). (繁體中文)
  31. ^ 日本氣象廳. RSMC Tropical Cyclone Advisory. 2018-11-25 [2018-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6). (英文)
  32. ^ 1 dead, thousands displaced as ‘Samuel’ cuts through Samar. Ptvnews.ph. [2018-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6). 
  33. ^ 51 nhà sập, 46 thuyền, 99 lồng bè chìm do bão số 9. Sggp.org.vn. [2018-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34. ^ Bão số 9 gây ngập tứ bề ở Sài Gòn: 'Đừng đổ lỗi cho thiên tai'. Vietnamnet.vn. [2018-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5). 
  35. ^ Bão số 9: Sài Gòn mưa kỷ lục, ngập lụt khắp thành phố. Vietnamnet.vn. [2018-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6). 
  36. ^ Bão số 9: Sài Gòn mưa như thác đổ, ngập tứ bề. Vietnamnet.vn. [2018-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6). 
  37. ^ Ngân Giang. Sài Gòn ngập lụt và giấc ngủ đứng của người dân trong bão số 9 Usagi. News.zing.vn. [2018-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6). 
  38. ^ Minh Hoàng - An Bình. Mưa lũ lớn từ bão số 9, đường sắt Bắc - Nam tê liệt. News.zing.vn. [2018-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6). 
  39. ^ Tứ Quý. Ninh Thuận: Bão số 9 gây lũ lụt, nước cuốn trôi đường ray làm đường sắt tê liệt. Baomoi.com. [2018-12-06]. 
  40. ^ Ứng phó bão số 9: Phú Yên cảnh báo an toàn hồ chứa. Soha.vn. 2018-11-22 [2018-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6). 
  41. ^ Ảnh hưởng bão số 9, hàng trăm ngôi nhà ở Bình Thuận bị ngập sâu trong nước. Sggp.org.vn. [2018-12-06]. 
  42. ^ Thái Bình/VOV-Miền Trung. Đề nghị làm rõ trách nhiệm trong các vụ sạt lở ở Khánh Hòa. Vov.vn. [2018-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43. ^ Đức An. Ninh Thuận mất trắng hơn 200 tỷ đồng vì bão số 9. Báo Dân trí. 2018-11-29 [2018-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3). 

參見

[编辑]

同時出現的熱帶氣旋: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