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恭妃 (明世宗)
恭妃文氏 | |
---|---|
明朝妃嫔 | |
姓 | 文 |
位号 | 妃 |
徽号 | 恭 |
婚年 | 1522年 |
逝世 | 1532年 |
谥号 | 悼隐 |
坟墓 | 北京金山 |
亲属 | |
父亲 | 文荣 |
母亲 | 郭氏 |
夫 | 明世宗朱厚熜 |
其他亲属 | 侄:文龙 |
悼隐恭妃,亦称为文恭妃(?—1532年),名失考,明朝明世宗朱厚熜之妃,正四品锦衣卫带俸指挥佥事文荣之女,生母为郭氏[1]。
生平
[编辑]嘉靖元年(1522年),文氏与孝洁肃皇后陈氏、废后张氏一同中选入宫,同年十月十六日,遣武定侯郭勋、惠安伯张伟充正使,大学士杨廷和、蒋冕充副使,册封文氏为恭妃、张氏为顺妃[2]。根据黄佐在正德十六年撰写的 《乾清宫赋》,当时乾清宫、坤宁宫的两侧共有六座寝宫,“东则延祺、钟粹、毓德,西则启祥、降禧、景仁”[3],文、张二妃应分别在其中一座寝宫内居住。
根据明末清初文学家毛奇龄撰《胜朝彤史拾遗记》及何乔远撰《名山藏》的记载,嘉靖七年十月,嘉靖帝在张、文二妃奉茶进茗时,“循视其手”。孝洁肃皇后动怒,扔下杯子并起身,嘉靖帝因而大怒,让皇后因过度惊恐而流产,随后去世。朝鲜圣节使金光辙曾于嘉靖十五年二月在思政殿向中宗报告,说他在路途中遇到监生张云霓和魏朝聘,张、魏二人声称他们从平日交好的宦官那里打听到一些宫禁之事,例如张皇后受宠,嘉靖帝在一次宴会中命令陈皇后敬酒时,看到她面露不悦之色而动怒。陈皇后三次敬酒,嘉靖帝都不饮,陈皇后便把酒杯掷出去,嘉靖帝当即命令她罚跪,随后与张皇后进入别室,直到深夜才肯让陈皇后离开。陈皇后因心力交瘁而患病,不久之后便去世[4]。然而,以上两种说法均没有确实证据。
嘉靖七年(1528年)十月初二日,陈皇后去世。闰十月三十日,嘉靖帝与大学士张璁商议册立继任皇后的问题。张璁认为天子需要有皇后来共同承担宗庙祭祀的重任,故皇后之位不宜长期空缺。嘉靖帝回复说自己德行微薄,行为多有过失,身为承接祖宗大位的皇帝,却让原配皇后早逝,也迟迟未立储君,每想到这些问题便深感忧虑。如今,册立皇后之事非常难办,或者再等待几年也不算太晚。他不敢违背圣母蒋太后的教诲,但又担心继立的皇后会带来不祥,因为人的善恶出自本性,虽然偶尔有人能改恶从善,但现在很难找到这样的人,何况君子必须匹配贤淑的女子,而皇后更加需要谨慎选择。嘉靖帝回忆起宫中那些品行不端的妇人在他初婚时独断专行,日日夜夜在蒋太后面前进言,太后却未能察觉她们的别有用心,如果再让这些妇人参与册立继任皇后的事,不如干脆不立皇后。嘉靖帝重申自己所看重的只有德行与贤能,而非偏爱美色的私心,但是如果选择有德之人继立皇后,恐怕会引发不满和怨恨,讥讽谗言也必定接踵而至。最后,嘉靖帝在谕旨中指示张璁等人将昨日引用的圣母教诲与这份旨意抄录一份,与同僚秘密商议册立皇后之事[5]。十一月初九日,大学士杨一清等人上奏说悼灵皇后陈氏去世已两个多月,朝廷内外的大臣日夜牵挂,恳请嘉靖帝遵循明宣宗与明宪宗的先例,亲自从妃嫔中选定一位贤德之人册立为皇后,正位中宫,吏部尚书桂萼及十三道御史丘道隆等人也分别上疏请求册立皇后。对此,嘉靖帝下旨曰:“览卿等所奏,具悉忠爱至情,朕已遵慈命,从卿等所奏,别有敕谕礼部矣[6]。”翌日,嘉靖帝对礼部下旨说:“今顺妃张氏,往奉圣母所简,册以为妃,侍朕以来,克尽礼道,性资端慎,淑德允谐,可册立为皇后,以相朕宗庙之事,共奉两宫之养”。由此可知,张顺妃当初由圣母蒋太后亲自选拔,册封为妃,侍奉嘉靖帝以来,恪守礼法,性情端庄谨慎,德行优秀,适合册立为皇后,以协助处理宗庙祭祀与奉养两宫皇太后之事。嘉靖帝又命礼部立即会同翰林院商议及拟定册立皇后的仪式,选定吉日后上奏[7]。有学者指出,文、张二妃以恭、顺为封号,且文恭妃列衔在前,张顺妃在后,换言之文恭妃就是东宫,但嘉靖帝在册立继后时,却舍弃东宫文氏,选择西宫张氏为皇后。对此,有两种猜测:一说文氏在孝洁肃皇后去世时已“因罪退闲”;另一说文氏在张氏被立为继后时,感到不忿,因而得罪嘉靖帝、被退闲[1]。
嘉靖十一年(1532年)七月初十日,文恭妃薨逝,嘉靖帝以妃“因罪退闲”,只辍朝一日,免文武百官送祭,“诸丧仪皆从杀礼”[8],七月十三日,文恭妃之父文荣上奏请求嘉靖帝让他的妻子郭氏在恭妃去世后的首七日进入灵堂哭祭,但遭到嘉靖帝拒绝[9]。文恭妃的谥号曰悼隐。嘉靖十九年九月二十九日,裕嫔王氏薨逝,辍朝一日,诏祭葬悼隐恭妃文氏例[10]。
家族
[编辑]- 父亲文荣:嘉靖三年五月初二日,因应文恭妃之父锦衣卫右所正千户文荣与张顺妃之父张楫的请求,加陞他们为本卫带俸指挥佥事[11];九月初七日,给文荣漷县昌平州等地三十七顷、张楫南宫新河县等地三十九顷[12];九月十三日,文荣再次请求赐予静海县的庄田,但户部回奏说文荣请求的土地是牧马草场,现已租给百姓耕种,所收取的租金会上缴户部,因此不可再赐予。就此,嘉靖帝“命尽籍其数以闻” [13];同年十月初二日,文荣奏求河间府静海县庄田,有旨待明年秋后勘明议处[14]。嘉靖七年八月二十九日,诏准皇亲文荣、张楫的请求,让其职位世袭[15]。
- 母亲郭氏:嘉靖二十八年十一月初八日,如例赐锦衣卫指挥文龙之祖母、文恭妃之母郭氏祭葬丧费,仍给坟价银四百五十两[16]。
- 侄子文龙、侄孙文继祖:万历二十年三月十一日,已故锦衣卫指挥佥事文龙之子文继祖请求继承父亲的职位。兵部上奏反对,认为按照惯例外戚受恩只限一代,马福与沈承宪之例仅属于一时的特殊恩宠,并非常例,“况继祖亲疏之分已殊,何得妄引?”万历帝听从兵部的意见,不批准文继祖继承锦衣卫指挥佥事的职位[17]。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黄迺锟《明代皇室研究》,第220-221页,香港大学哲学硕士论文,1997年。
-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十九,嘉靖元年十月戊子条:“遣武定侯郭勋、惠安伯张伟充正〔使〕,大学士杨廷和、蒋冕充副〔使〕,册封文氏为恭妃、张氏为顺妃”。
- ^ 夏玉润.明代后宫布局的变迁——从“六宫”到“东西六宫”.南京文博丛刊,2024(00):162-179.
- ^ 《朝鲜王朝实录·中宗实录》,卷八十一,中宗三十一年二月丙戌条,太白山史库本。
-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十四,嘉靖七年闰十月戊戌条。
-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十五,嘉靖七年十一月丁未条。
-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十五,嘉靖七年十一月戊申条。
-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嘉靖十一年七月丙辰条。
-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嘉靖十一年七月己未条:“锦衣卫带俸指挥佥事文荣,恭妃父也,以恭妃薨奏乞令妻郭氏以首七日入哭灵次,不许”。
-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一,嘉靖十九年九月丁巳条。
-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十九,嘉靖三年五月丙寅条。
-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十三,嘉靖三年九月戊辰条。
-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十三,嘉靖三年九月甲戌条。
-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十四,嘉靖三年十月癸巳条。
-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十一,嘉靖七年八月戊辰条。
-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四,嘉靖二十八年十一月癸酉条:“赐锦衣卫指挥文龙祖母郭氏祭葬丧费如例,仍给坟价银四百五十两。郭,恭妃母也”。
-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六,万历二十年三月辛未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