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沈安妃 (明世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沈安妃,名失考。錦衣衛帶俸正千戶沈欽之女,明朝明世宗朱厚熜之[1]

生平

[编辑]

沈氏的出生及去世時間均無考。嘉靖十年二月二十五日,嘉靖帝諭大學士張璁曰:「朕奉章聖慈仁皇太后慈訓,於選中淑女三十人內慎選九人,以充九嬪」[2]。三月初二日,冊封淑女方氏、鄭氏、王氏、閻氏、韋氏、沈氏、盧氏、沈氏與杜氏為九嬪[3]。《明世宗肅皇帝實錄》並未提及這九位嬪各自的封號,但是綜合《皇明典禮志》[4]、《大明會典》[5]、《禮部志稿》[6]及《明會要》[7]等史料的記載,可知淑女方氏冊封為德嬪,鄭氏為賢嬪,王氏為莊嬪,閻氏為麗嬪,韋氏為惠嬪,沈氏為安嬪,盧氏為和嬪,沈氏為僖嬪,杜氏為康嬪。嘉靖十年八月初七日,沈氏之父沈欽授為錦衣衛正千戶帶俸[8]。嘉靖十五年九月初九日,安嬪沈氏進封為安妃[9]隆慶二年七月初七日,「復故錦衣衛正千戶李拱宸、沈欽、盧永昌原職,三人俱世宗朝以議禮謫戍者也」[10]。李拱宸、沈欽、盧永昌分別是李敬嬪、沈安妃與盧和嬪的父親,《實錄》未明確記載他們因議甚麼禮而被謫戍。有學者指出他們三人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他們女兒的薨逝與葬儀均未載於《實錄》,此現象是否與他們被謫戍有關,以及李敬嬪、沈安妃與盧和嬪會否因其父親被謫戍而遭退閒,目前仍然存有疑問,尚待進一步考證[11]

參考資料

[编辑]
  1. ^ 黃迺錕《明代皇室研究》,第225-226頁,香港大學哲學碩士論文,1997年。
  2. ^ 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一百二十二,嘉靖十年二月庚辰條。
  3. ^ 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一百二十三,嘉靖十年三月丁亥條。
  4. ^ 郭正域撰《皇明典禮志》,卷五,明萬曆四十一年劉汝康刻本:「三月初二日,冊淑女方氏爲德嬪,鄭氏爲賢嬪,王氏爲荘嬪,閻氏爲䴡嬪,韋氏爲惠嬪,沈氏爲安嬪,盧氏爲和嬪,沈氏爲僖嬪,杜氏爲康嬪」。
  5. ^ 申時行修、趙用賢纂《大明會典》,卷四十六,明萬曆十五年内府刻本:「宣制曰,嘉靖十年三月初二日,冊某氏為徳嬪、某氏為賢嬪、某氏為莊嬪、某氏為麗嬪、某氏為惠嬪、某氏為安嬪、某氏為和嬪、某氏為僖嬪、某氏為康嬪……」。
  6. ^ 俞汝楫編《禮部志稿》,卷六十二,清乾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三月初二日,册淑女方氏為德嬪,鄭氏為賢嬪,王氏為荘嬪,閻氏為麗嬪,韋氏為惠嬪,沈氏為安嬪,盧氏為和嬪,沈氏為僖嬪,杜氏為康嬪」。
  7. ^ 龍文彬撰《明會要》,卷二,清光緒十三年永懷堂刻本:「嘉靖十年三月二日,上欲仿古禮爲九嬪之選,册方氏爲德嬪,與鄭氏、王氏、閻氏、韋氏、沈氏、盧氏、沈氏、杜氏同册爲賢嬪、莊嬪、麗嬪、惠嬪、安嬪、和嬪、僖嬪、康嬪……」。
  8. ^ 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一百二十九,嘉靖十年八月戊子條:「命九嬪父方銳、沈欽、鄭淮、盧永昌、王雄、閻紀、沈九鼎、韋聚、杜林,俱錦衣衛正千戶帶俸」。
  9. ^ 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一百九十一,嘉靖十五年九月辛酉條。
  10. ^ 明穆宗莊皇帝實錄》,卷二十二,隆慶二年七月甲寅條。
  11. ^ 黃迺錕《明代皇室研究》,第255-256頁,香港大學哲學碩士論文,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