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鸭子测试是归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文维基百科社群长久以来有误用鸭子测试的风习。误用当然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但告诉人“一个东西不是什么”是很难让人理解那个东西什么的。这就是这个论述存在的原因。这个论述仅仅说明鸭子测试的一个特征:它是归类,也不是鸭子测试的全部,但总比讲鸭子测试不是什么更有信息量。

鸭子测试是一种归纳推理:鸭子测试是用来归类用的。

归类

[编辑]

鸭子测试是归纳推理,是因为要基于有限的对目标对象的行为的判断,来决定把目标归纳为已知的特定类型的对象。“A是不是鸭子”是“A是不是一个B”的一个具体形式。

要先有鸭子这个类别,才能判断个体是不是鸭子

[编辑]

这种归纳必须先有一个作为“类别”而被认知的“鸭子”。你要先知道什么是鸭子(不需要知道鸭子的定义,但是要认知到这个分类)才能做鸭子测试。中维常见的一个错误就是,错把鸭子测试这个“归类”的判断当作甄别个体的判断。实际上,鸭子测试可以用来判断一个人是否LTA站务精,甚至判断是否澳门人学生等。举例而言,一个账号在学校放假期间活跃就是一个典型的学生的行为特征。但鸭子测试恰恰不能用来判断“某两个账号是否属于同一个人”。

分类即是打标签

[编辑]

鸭子测试的归类类似于维基百科条目的category,它可以看作“打标签”。一个对象可以被打零个标签,就像条目也可以暂时没有category一样;一个对象可以被打多个标签;随着认识的深入,标签可以被更具体的标签替代,比如从“会做原创研究的维基人”变成“会不小心做原创研究的维基人”;标签当然也可以被删掉或者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