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垣
歌垣(日语:歌垣/うたがき utagaki)是日本古代一种具有咒术性信仰的习俗,指在特定时间内,年轻男女聚集在一起,以互唱求爱歌谣的形式进行交流。从《万叶集》等文献中可知,歌垣的风俗存在于古代日本的常陆国筑波山等地[1]。
在现代,类似的对歌习俗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至越南,以及印度支那半岛北部的山区,同时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也可见到类似的风俗。
概述
[编辑]歌垣一类活动不仅存在于日本,类似的对歌风俗也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越南、印度支那半岛、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地。这使得部分学者认为,古代日本文化曾与东南亚至中国南部一带构成一个共同的文化圈。
现代在中国南部及东南亚北部的对歌通常在节庆期间(多为春季播种前)举行,聚会多在夜晚进行,参与者为十几岁至二十几岁的男女。他们在众人注视下成对互唱求爱歌,借此发展恋爱关系[2]。由此可见,对歌带有强烈的婚恋功能,也被视为起源于集体成年礼的一种文化行为。
对歌所用的歌谣通常具有固定旋律与格式化歌词,依三、五、七等音节律构成。参与者需在遵守约定格式的同时进行即兴创作,展现出歌艺与文化素养,并以此吸引对方。对歌所涵盖的题材不仅有求爱歌,也包括创世神话、收获歌、祈求丰收的劳动歌、以及葬礼时所用的葬送歌等。
对歌风俗既见于刀耕火种民,亦见于稻作民族,尤其在山区的烧垦农业社会中更为突出,因此有人认为其本源即为山地的烧垦耕作文化。
日本
[编辑]古代日本的歌垣,是在特定时间与地点,由老少男女聚集,边共餐边互唱歌谣的一种以咒术信仰为基础的祭礼活动。参与者互相对唱求爱歌,通过这种方式形成恋爱关系。“歌垣”一词源于“歌掛き(懸き)”,意为“互相唱和的歌”。而在上代东国方言中,“かがい”(嬥歌)这一用语,也被认为是从“懸け合い”(对唱、互相唱答)这一词演变而来。歌垣常于春秋举行,兼具生产的预祝与感恩之意。其举行场所多为具有边界性质的地带,如山顶、海滨、河畔、集市等,著名场所包括常陆筑波山、同地的童子女松原、肥前杵岛岳、摄津歌垣山、大和的海石榴市、以及轻市等。
从言灵信仰的角度来看,通过言语对歌的过程,言灵力量强者被认为能“胜歌”并支配对方,而“败歌”者则需服从于对方。歌垣所展现的男女恋爱关系,也是在这种言灵力量的比试中决定的。歌垣作为古代歌谣出现在《古事记》、《万叶集》、《常陆国风土记》、《肥前国风土记》等古籍中。《万叶集》卷九中有一首描写筑波山歌垣场景的歌:
……率(あども)ひて 未通女壮士(おとめおとこ)の 行き集(つど)ひ かがふ刊歌(かがい)に 人妻に 吾(あ)も交はらむ 吾が妻に 人も言問(ことと)へ……
译文: ……成群结队的处女与少男聚集而来,在互唱求爱歌的歌垣中,我也将与人妻相交;而我的妻子,也将接受他人的倾慕……——高桥虫麻吕,《万叶集》卷九
即为高桥虫麻吕于筑波山歌垣所作,可窥见当时歌垣场景。
随着时代变迁,歌垣中作为咒术信仰、预祝与感恩祭祀的成分逐渐淡化,转变为以性之解放为目的的野外游乐与未婚者的求偶活动[2]。尤以都市中的集市为甚。《古事记》中记载有顕宗天皇与平群鲜于海石榴市为争一女子而斗歌的逸事。
至奈良时代,歌垣与自唐传入的踏歌融合。踏歌即集体踩踏节奏之舞蹈,配合歌唱者而集体踏足以增强气氛。据记载,天平六年(734年)二月于平城京朱雀门、宝龟元年(770年)三月于河内由义宫皆有大规模歌垣举行,参加者多为贵族或归化氏族,人数多达两百余人。
在清和天皇时期,踏歌成为正式的宫中行事,歌垣中原本的恋爱因素被剥离,逐渐演变为颂祝朝廷安宁的雅乐艺能[2]。对此,本居宣长于《古事记传》中评论:“续记之时的歌垣,已非实质之歌垣。”
歌垣后影响到歌合、连歌等文化形式。至今仍可见歌垣传统之残存,如奄美群岛的岛唄、八月踊,冲绳县的毛游等都带有浓厚的歌垣色彩。此外,福岛县会津地方的“乌他给(ウタゲイ)”、秋田县仙北地方的“掛歌”等也有其遗风。
中国
[编辑]今日在云南省的白族、景颇族、彝族、苗族(花山节),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壮族等民族中,与歌垣类似的对歌,仍作为祭典活动广泛开展。
注释
[编辑]相关条目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大林太良・本田义宪,“歌垣”条目,《世界大百科事典 3》,平凡社,2005年,ISBN 4-582-03200-1
- 臼田甚五郎,“歌垣”条目,《日本古典文学大辞典》,岩波书店,1983年
- 土桥宽,“歌垣”条目,《国史大辞典》,吉川弘文馆,1980年
- 工藤隆・冈部隆志,《中国少数民族歌垣调查全记录》,大修馆书店,1998年,ISBN 4-469-29081-5
- 云南省白族的歌垣 - 岡部隆志(文学研究者)网站页面
- 下川耿史. 盆踊:乱交的民俗学. 作品社. 2011. ISBN 9784861823381.
外部链接
[编辑]- {{{1}}}. kotobank (日语).
![]() | 这是一篇與音乐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