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討論:Jeffhuang
新增話題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 |
![]() |
![]() |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
希望您能享受編寫人類共有之自由百科的快樂,成為一名快樂的維基百科人。我是歡迎您的維基百科人:kakoui (留言) 2008年1月17日 (四) 03:35 (UTC)
您好,感謝您為維基百科作出貢獻。機械人留意到您的一些編輯中轉換了頁面原始碼的繁簡或地區詞,例如修訂版本25377411,這可能違反了中文維基百科的指引,因而已被自動撤銷。
維基百科有繁簡及地區詞轉換功能,即原始碼與實際顯示可以不一樣。如系統未能正確轉換,請您不要直接修改原始碼,而是使用轉換標籤。
- 以「中國大陸使用『陆』、港澳使用『港』、馬新使用『马』、台灣使用『臺』」為例,您可以寫上:
-{zh-cn:陆; zh-hk:港; zh-sg:马; zh-tw:臺;}-
您亦可前往互助客棧尋求其他維基人的幫助。
請留意,如果維基百科能夠正確轉換,那麼變更原始碼的繁簡或地區用語即屬破壞。如您重複類似行為,您的賬號可能會被禁止編輯維基百科。若您的瀏覽器安裝了同文堂等中文字體轉換軟體,請在編輯時將其關閉。但如您認為機械人判斷錯誤,請撤銷該自動撤銷。祝編輯愉快!Liangent-bot(留言) 2013年3月10日 (日) 14:50 (UTC)
您好,感謝您為維基百科作出貢獻。機械人留意到您的一些編輯中轉換了頁面原始碼的繁簡或地區詞,例如修訂版本29186353,這可能違反了中文維基百科的指引,因而已被自動撤銷。
維基百科有繁簡及地區詞轉換功能,即原始碼與實際顯示可以不一樣。如系統未能正確轉換,請您不要直接修改原始碼,而是使用轉換標籤。
- 以「中國大陸使用『陆』、港澳使用『港』、馬新使用『马』、台灣使用『臺』」為例,您可以寫上:
-{zh-cn:陆; zh-hk:港; zh-sg:马; zh-tw:臺;}-
您亦可前往互助客棧尋求其他維基人的幫助。
請留意,如果維基百科能夠正確轉換,那麼變更原始碼的繁簡或地區用語即屬破壞。如您重複類似行為,您的賬號可能會被禁止編輯維基百科。若您的瀏覽器安裝了同文堂等中文字體轉換軟體,請在編輯時將其關閉。但如您認為機械人判斷錯誤,請撤銷該自動撤銷。祝編輯愉快!Liangent-bot(留言) 2013年11月11日 (一) 11:01 (UTC)
您好,感謝您為維基百科作出貢獻。機械人留意到您的一些編輯中轉換了頁面原始碼的繁簡或地區詞,例如修訂版本29825324,這可能違反了中文維基百科的指引,因而已被自動撤銷。
維基百科有繁簡及地區詞轉換功能,即原始碼與實際顯示可以不一樣。如系統未能正確轉換,請您不要直接修改原始碼,而是使用轉換標籤。
- 以「中國大陸使用『陆』、港澳使用『港』、馬新使用『马』、台灣使用『臺』」為例,您可以寫上:
-{zh-cn:陆; zh-hk:港; zh-sg:马; zh-tw:臺;}-
您亦可前往互助客棧尋求其他維基人的幫助。
請留意,如果維基百科能夠正確轉換,那麼變更原始碼的繁簡或地區用語即屬破壞。如您重複類似行為,您的賬號可能會被禁止編輯維基百科。若您的瀏覽器安裝了同文堂等中文字體轉換軟體,請在編輯時將其關閉。但如您認為機械人判斷錯誤,請撤銷該自動撤銷。祝編輯愉快!Liangent-bot(留言) 2014年1月12日 (日) 17:31 (UTC)
您好,感謝您為維基百科作出貢獻。機械人留意到您的一些編輯中轉換了頁面原始碼的繁簡或地區詞,例如修訂版本30944215,這可能違反了中文維基百科的指引,因而已被自動撤銷。
維基百科有繁簡及地區詞轉換功能,即原始碼與實際顯示可以不一樣。如系統未能正確轉換,請您不要直接修改原始碼,而是使用轉換標籤。
- 以「中國大陸使用『陆』、港澳使用『港』、馬新使用『马』、台灣使用『臺』」為例,您可以寫上:
-{zh-cn:陆; zh-hk:港; zh-sg:马; zh-tw:臺;}-
您亦可前往互助客棧尋求其他維基人的幫助。
請留意,如果維基百科能夠正確轉換,那麼變更原始碼的繁簡或地區用語即屬破壞。如您重複類似行為,您的賬號可能會被禁止編輯維基百科。若您的瀏覽器安裝了同文堂等中文字體轉換軟體,請在編輯時將其關閉。但如您認為機械人判斷錯誤,請撤銷該自動撤銷。祝編輯愉快!Liangent-bot(留言) 2014年4月8日 (二) 17:00 (UTC)
注意到閣下已連續兩次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場列表中的台灣地區修改為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但實際上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是一個重定向到台灣地區的頁面,增加「中華民國」也不能起到消歧義的作用,反而使行文冗長。因此請閣下不要再捨近求遠地修改原文表述。謝謝!PALMER -@Palmer-Edits- 2014年4月9日 (三) 01:09 (UTC)
2015年7月
[編輯] 你好,感謝你為維基百科作出貢獻。留意到您的一些編輯中轉換了頁面原始碼的繁簡或地區詞,例如多哈,這可能違反了中文維基百科的指引。
維基百科有繁簡及地區詞轉換的功能,即原始碼與實際顯示可以不一樣。如系統未能正確轉換,請不要直接修改原始碼,而是使用轉換標籤。
- 以「中國大陸使用『陆』、港澳使用『港』、馬新使用『马』、台灣使用『臺』」為例,您可以寫為:
-{zh-cn:陆; zh-hk:港; zh-sg:马; zh-tw:臺;}-
您亦可前往互助客棧等處尋求其他維基人的幫助。
請留意,如果維基百科能夠正確轉換,那麼變更原始碼的繁簡或地區用語可能被認定為破壞。如您無視通知重複類似行為,您的賬號可能會被禁止編輯維基百科。若您的瀏覽器安裝了同文堂等中文簡繁轉換軟體,請在編輯時禁用其轉換功能。祝編輯愉快。--Carrotkit~和平約章~維基佈告板~條目DIY 2015年7月11日 (六) 11:01 (UTC)
在這全域調查中分享您作為一名維基人的見解和意見
[編輯]您好。維基媒體基金會希望您可以在這場調查中寫下您的反饋。我們需要知道,我們是如何為您的線上和線下維基工作提供幫助和支持。[survey 1] 您分享的意見將直接影響維基媒體基金會目前和未來的發展。您已經被我們隨機抽到來參加這次調查,我們想聽聽您所在的維基社群的聲音。為了感謝您抽出時間來參與調查,我們將會贈送20件維基媒體T恤衫給被抽到並且參與調查的人們。[survey 2] 這次調查提供了各種語言供參加者參與。完成此次調查預計要20到40分鐘。
你可以在這裡找到更多信息 此調查由第三方網站託管,並受此隱私聲明制約。 如果對這次調查有疑惑的,請參閱我們的常見問題解疑頁面。. 如果您需要其它幫助或者希望退出此次調查的,請發電子郵件到[email protected]。.
十分感謝您的參與! --EGalvez (WMF) (talk) 2017年1月21日 (六) 00:22 (UTC)
您的反饋項目:最後一次提醒您,您參與的全域維基媒體調查
[編輯]您好!這是最後一次提醒!維基媒體基金會調查將於2017年2月28日 23:59(UTC)結束。 這次調查提供了各種語言供參加者參與。完成此次調查預計要20到40分鐘。 現在就去參與調查!
如果您已完成調查——感謝您!我們不會再向您發送提醒。
關於此次調查 你可以在這裡找到更多信息或者您也可以閱讀我們製作的FAQ。 此調查由第三方網站託管,並受此隱私聲明制約。 如果您需要其它幫助或者希望退出此次調查的,請發電子郵件到 User:EGalvez (WMF)。 關於維基媒體基金會: 維基媒體基金會通過軟體和技術來支持有效、快速、安全的訪問我們的站點。我們也同樣在擴張維基媒體項目並且在全球範圍內分享自由的知識。 十分感謝您的參與! --EGalvez (WMF) (talk) 2017年2月18日 (六) 20:59 (UTC)
致 《維基百科政策公報》讀者:
我們想要讓您知道,以2017年11月15日至12月14日為期,共有針對方針與指引的新提案25項,已通過4項。謹就通過者加以介紹:
- 特色圖片標準已經修訂,圖像最少大小放寬至1000像素並訂下例外條款。
- 翻譯指引已經修訂,增加翻譯注意事項。
- 勇於提問指引已經確立,提醒用戶要勇於發問,以達致減少爭議。
- 簽名指引已經修訂,提醒用戶毋須於結構討論頁簽署。
編撰小組
2017年12月21日 (四) 11:57 (UTC)
藉由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所發送
《維基百科政策公報》是第一份關注於維基百科政策建設的刊物,由R96340、Aotfs2013及J.Wong等編撰小組共同編撰,幫助社群成員掌握方針與指引的脈動。《維基百科政策公報》將以月為周期,於每月15日定期發刊,歡迎任何感興趣於維基百科政策的維基人訂閱《維基百科政策公報》。若您沒有主動訂閱《維基百科政策公報》而收到《維基百科政策公報》,是因為您被編撰小組認為是應掌握維基百科政策脈動的使用者,您可以將您的使用者名稱從公報發送名單訂閱清單中移除,並在您的使用者頁面添加特殊分類以停止透過《維基百科政策公報》掌握維基百科政策脈動。
《維基百科政策簡報》政策異動通知
[編輯]我們非常重視使用者對於接受《維基百科政策簡報》的感受,在2017年12月號(創刊號)的發送後,我們注意到一些使用者對於簡報的發送感到不適,對此我們感到萬分遺憾,並且已於第一時間自相關清單中移除不願繼續收受簡報發送的使用者。經過編撰小組審慎地評估與考量,我們決定在2018年1月號中取消對於引發一些使用者不適的List B的發送工作,為了在政策異動下維護您的權益,我們藉由此則訊息向您通知相關政策異動;如您希望繼續藉由《維基百科政策簡報》掌握中文維基百科之管理人員及方針指引變動,您可以將自己加入一份全新的專屬清單以保持對於《維基百科政策簡報》的訂閱。
感謝各位讀者對於《維基百科政策簡報》的支持,我們希望能與您共同努力使中文維基百科更加美好。
此則訊息由《維基百科政策簡報》編撰小組藉由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發送於 2018年1月14日 (日) 16:16 (UTC)。
2020年3月
[編輯] 歡迎來到維基百科,並感謝閣下對本百科作出貢獻。請閣下於撰寫文章時依從維基百科核心政策中立觀點及避免地域中心,避免偏向中國大陸或台灣,然而閣下於黃安 (藝人)的編輯有地域中心之虞,遂閣下之編輯已獲修正或回退。請謹守既定之兩岸用語方針,使用較中性的名稱。謝謝!--Hjh474(留言) 2020年3月2日 (一) 15:54 (UTC)
您好,感謝您為維基百科作出貢獻。留意到您的一些編輯中轉換了頁面原始碼的繁簡或地區詞,這可能違反了中文維基百科的指引。
維基百科有繁簡及地區詞轉換的功能,即原始碼與實際顯示可以不一樣。如果您不喜歡目前正文顯示的語言變種,您可到這裡設置,而請勿直接修改原始碼。如系統未能正確轉換,請不要直接修改原始碼,而是使用轉換標籤。
- 以「中國大陸使用『陆』、香港使用『港』、澳門使用『澳』、馬來西亞使用『马』、新加坡使用『新』、台灣使用『臺』」為例,您可以寫為:
-{zh-cn:陆; zh-hk:港; zh-mo:澳; zh-my:马; zh-sg:新; zh-tw:臺;}-
- 示例:臺
您亦可前往字詞轉換專區等處尋求其他維基人的幫助。
請留意,如果維基百科能夠正確轉換,那麼變更原始碼的繁簡或地區用語可能被認定為破壞。如您無視通知重複類似行為,您的帳號可能會被禁止編輯維基百科。若您的瀏覽器安裝了同文堂、Google翻譯等中文簡繁轉換軟體,請在編輯時禁用其轉換功能。祝編輯愉快。# SteepPeak™ 2020年3月14日 (六) 01:24 (UTC)
投票通知:試行安全投票(SecurePoll)
[編輯]
由於2021年維基媒體基金會針對中文維基百科的行動暴露了本地社群自治的一些問題,社群展開了一連串的討論以嘗試修補此前選舉制度的漏洞。
參與討論的編者認為,使用安全投票(SecurePoll,一種維基媒體內部投票系統)可能可以解決一些既有問題,包括拉票等,但是是否施行此制度則需要社群共識決定。
據此,現決定舉行一場安全投票,以決定是否在管理人員選舉中試行安全投票制度。本次投票有三個問題,除了第一題為測試題以外,其他問題的結果都可能影響中文維基百科的未來發展。
本次投票之投票期為2021年12月11日 (六) 00:00 (UTC)至2021年12月25日 (六) 00:00 (UTC)。
- 關於安全投票:
- 保密:閣下投票之內容將獲得保密,除選舉管理員以外無人可以得知。本次投票將由基金會職員擔任選舉管理員。
- 自由:閣下投票後到截止前,可以任意改票。新的投票內容將覆蓋先前的投票內容。
- 公平:為避免傀儡操控投票結果,投票時將紀錄一些技術數據,此與閣下平常編輯維基百科時相同。
希望閣下能夠踴躍參與投票!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2021年12月11日 (六) 09:56 (UTC)
此訊息由大量訊息發送功能傳送給所有合資格投票人(包括延伸確認使用者或管理員權限持有者,在投票開始時被封禁者除外)。
如果您不希望在未來收到所有透過大量訊息發送功能發送的訊息,您可以在您的使用者對話頁內加入Category:不接受消息發送這個分類。
邀請參與中文維基百科管治相關討論
[編輯]
2024年管理人員制度改革意向調查經已結束,調整管理人員上任標準、容許用戶獲得臨時管理員權限、設立仲裁委員會和修訂管理員長期無活動解任方針已獲社群共識採納,目前正在討論實行的細節。請踴躍參與以上討論,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 2024年1月5日 (五) 06:01 (UTC)
本條消息是使用群發消息功能發送給您的。如果您不希望在未來接受所有使用本功能發送的消息,請在您的討論頁加入Category:不接受消息發送這一分類。
邀請您參與管理人員任免及仲裁委員會制度討論
[編輯]![]() | 您好!中文維基百科社群現正檢討管理人員任免制度,並籌劃仲裁委員會首屆委員選舉方案。歡迎參與相關討論,並踴躍提出意見。 | ![]() |
- 註:此通告由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於2024年9月21日 (六) 13:36 (UTC)寄送。若您未來長期或目前暫時不欲接收任何類似訊息,可考慮婉拒消息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