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草稿:醞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醞釀
陳奕迅錄音室專輯
發行日期1997年11月
錄製時間1997年
類型國語
唱片公司華星唱片立得唱片
陳奕迅專輯年表
與我常在
(1997年)
醞釀
(1997年)
我的快樂時代
(1998年)

醞釀》是香港歌手陳奕迅於1997年11月發行的第二張個人國語專輯,共有11首歌曲和一首Kara。

專輯簡介

[編輯]

在簽約華星唱片的三年間,陳奕迅通過立得唱片代理陸續推出《一滴眼淚》(1997)、《醞釀》(1997)、《婚禮的祝福》(1999)三張國語專輯,試圖開拓台灣與華語市場。這位「香港新秀歌唱大賽冠軍」得主,儘管擁有跨越三個八度的渾厚嗓音,卻在唱片公司體制下陷入風格定位的困境。當時華星唱片延續「包辦式製作」模式,由資深音樂人主導選曲與編排,年輕歌手鮮有創作發言權 。

以1997年發行的《醞釀》為例,專輯集結當時台灣流行樂壇半數重量級創作人:吳旭文擔任製作人並創作主打歌《預感》,鐘興民負責多首歌曲編曲,更邀請深白色獻上英式搖滾風格的《Taipei City》 。這張收錄12首作品的專輯,企圖融合抒情芭樂、R&B與輕搖滾元素,卻因市場保守氛圍而顯得風格雜糅。主打歌《預感》以弦樂鋪陳與陳飛午的編曲營造傷感氛圍,李瑞與白進法的歌詞描繪愛情破滅的預兆,卻被樂評認為「陷入台灣苦情歌的窠臼」。

當時的華語樂壇正處於「製作人中心制」時代,創作團隊習慣為歌手量身打造「安全牌」作品 。這種創作思維與陳奕迅本身「戲劇化演唱」特質產生矛盾——他在《醞釀》中試圖加入爵士與靈魂樂元素(如《La'Mour》),卻因製作人堅持市場導向而被弱化 。

當時台灣唱片工業正處於「四大天王」餘波與「小齊現象」交替期,任賢齊的《心太軟》席捲華語圈,而張信哲、熊天平的溫柔男聲佔據排行榜主流。陳奕迅的聲線雖被樂評讚譽為「張學友接班人」,但缺乏鮮明的個人標籤。他在《醞釀》中嘗試的「都市輕熟男」形象,終究被市場歸類為「唱功不錯但風格模糊」的新人 。

專輯發行後,整體市場反應平平。據當時台灣媒體報導,專輯銷量未達預期,部分唱片行甚至出現滯銷退貨情況 反映出90年代華語樂壇「重包裝輕內涵」的產業病態 。

值得玩味的是,《醞釀》中《Taipei City》這首由深白色創作的作品,以電吉他與合成器營造迷幻氛圍,歌詞描繪台北街頭的遊走與孤獨,反而隱約透露出陳奕迅日後「都市遊吟詩人」的雛形。

曲目列表

[編輯]
曲目
曲序曲目作詞作曲編曲製作人備註時長
1.預感李瑞白進法吳旭文陳飛午黃富榮 5:06
2.醞釀黃桂蘭凌偉文錢幽蘭許卿耀 4:28
3.攤開雙手李瑞黃中原陳飛午陳美威 4:13
4.換季何啟弘呂紹淳陳飛午陳美威 4:07
5.愛的傀儡李姚黃中原黃中嶽深白色 4:29
6.感動向月娥鄭知明Geroge Leong深白色 3:52
7.我終於放開了她吳旭文黃中原鍾興民吳旭文 4:14
8.好聚好散白進法陳國華鍾興民吳旭文 4:41
9.寵愛王中言、白進法陳美威陳飛午陳美威 5:01
10.La ' mour彭季康鄭知明吳慶隆黃怡 3:43
11.Taipei City深白色深白色張詒銘深白色 3:30
12.預感 (Kara)李瑞、白進法吳旭文陳飛午黃富榮Karaoke版5:06
總時長: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