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
1966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是1966年12月4日至6日,文化大革命初期的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林彪主持召開。
背景
[編輯]1966年11月17日,中央文革小組陳伯達、王力、關鋒、戚本禹以及唐平鑄和首都革命職工代表舉行座談期間,由王力宣讀了《關於工廠文化大革命的十二條指示》(《工廠十二條》),內容是鼓勵在工廠內進行文化大革命運動。[1]
該草案受到中央和地方一些主管經濟工作的領導人的抵制,主要是不同意在工交企業開展文化大革命。在陶鑄主持的全國工交座談會中,余秋里、谷牧組織草擬與十二條相對立的《工交企業進行文化大革命的若干規定》(《工交十五條》),主張工礦企業分批分期搞文化革命,不搞串聯,堅持八小時生產[2]。不久毛澤東否定了《工交十五條》。國務院與中央文革小組修改《工廠十二條》,形成了《中共中央關於抓革命、促生產的十條規定(草案)》,即《工業十條》[3]。
經過
[編輯]1966年12月4日至6日,中共中央副主席林彪主持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聽取了谷牧關於工交企業座談會的匯報,並準備通過《工業十條》。林彪、康生、陳伯達、王力等對谷牧所寫的《關於工礦企業文化革命座談會的匯報提綱》進行指責和批判。[1]
林彪說:「這次工交會議開了二十多天,會議開得不好,是錯誤的,思想很不對頭。」「劉、鄧不僅是五十天的問題,而是十年、二十年的問題。工交戰線受劉、鄧的影響很大。」他還說:這次「文化大革命」是「對全黨的批判運動,批判幹部的運動。」[4]
這次會議中谷牧受到圍攻。谷牧在匯報中指出,工交系統「文化大革命」的具體做法,要從工交企業的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工交企業的特點。但遭到江青、康生、陳伯達、王力的攻擊。江青攻擊工交系統的領導人「毫無階級感情,給工人戴上幾百斤重的石頭完全是反革命,搞修正主義那一套玩藝兒」,康生講:工廠「文化大革命」比學校更重要。陳伯達說:「在文化大革命群眾運動中,總要有文化革命的群眾組織。」王力則稱「提綱是集中了一套錯誤的東西,就是不要搞文化大革命。」[1]
在12月6日下午的會上,王力等人突然嚴厲指責、攻擊陶鑄用生產壓革命。他指責陶鑄堅持要黨委統一領導工廠「文化大革命」的主張,說:「北京哪一個工廠能夠統一領導?統一領導就是鎮壓革命。」陶鑄作了檢討。[1]
結果
[編輯]12月9日,中共中央下達《關於抓革命、促生產的十條規定》(《工業十條》)。15日,中央政治局又通過了《關於農村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指示(草案)》(《農村十條》)。由此文化大革命迅速蔓延到全國的工礦和農村[1]。
參考
[編輯]- ^ 1.0 1.1 1.2 1.3 1.4 張靜如主編. 从一大到十七大 第3册 图文版. 瀋陽:萬卷出版公司. 2008-08: 341. ISBN 978-7-80601-874-3.
- ^ 黨史理論研究室編;劉海藩主編. 中国共产党党史全鉴 第4卷. 黨史研究出版社. 2006-11: 1592. ISBN 978-7-80112-612-2.
- ^ 張靜如主編;趙勇民,李穎副主編.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史丛书 从一大到十七大 第3册 图文版. 瀋陽:萬卷出版公司. 2012-10: 306–307. ISBN 7-5470-1983-8.
- ^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66年.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8-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29)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