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趙世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趙世摸[1](556年—590年12月1日),名,字世摸以字行金城郡(今甘肅省蘭州市)人[2],北齊、隋朝官員。

生平

[編輯]

北齊天統五年(569年),趙世摸虛齡十四歲時,被舉薦為建德郡功曹[2],此後趙世摸成為營州刺史高寶寧的親信[3]。開皇二年(582年),高寶寧聯合突厥圍攻北平郡。開皇三年(583年)四月,隋文帝詔令幽州總管陰雲率領八位總管,統帥步兵騎兵數萬人從盧龍塞出兵討伐高寶寧。高寶寧向突厥求援,當時衛王楊爽等隋朝將軍幾路北伐突厥,突厥無法救援高寶寧。開皇三年四月庚辰(583年5月9日),陰雲在黃龍城擊敗高寶寧,高寶寧放棄黃龍城逃到磧北,趙世摸也跟著逃走[2],黃龍城周邊各縣都被隋朝平定。陰雲撤軍,留開府成備鎮守黃龍城。高寶寧又派遣兒子高僧伽率率領輕裝騎兵掠奪黃龍城下而後離去,不久就引領契丹靺鞨的軍隊來進攻黃龍城,成備苦戰幾天對方才撤軍。陰雲認為高寶寧是憂患,於是重金懸賞高寶寧,又派人暗中離間高寶寧的親信趙世摸、王威等人。一個多月後,趙世摸率領部下一千多人歸附隋朝,高寶寧再度逃到突厥,被部下趙修羅殺死[3][2]。趙世摸獲任命為大都督,此後趙世摸經常出任宮廷衛士[4][5]。開皇八年(588年),趙世摸跟隨晉王楊廣討伐南陳,因功加上開府,封樂安縣開國伯,食邑七百戶。同年,趙世摸繼續作為前鋒討伐南陳,奮力作戰受傷,撤退到揚州。開皇十年十月廿九日(590年12月1日),趙世摸在揚州去世,虛歲三十五,開皇十一年十一月廿四日(591年12月15日)歸葬於雍州大興縣鴻固鄉[2]

墓誌

[編輯]

2004年4月初,西安市長安區韋曲東洪固原出土《隋趙世摸墓誌》,志石現存西安市長安區博物館。墓誌共兩石,上為志蓋,呈覆斗形,盝頂題「大隋上開府樂安縣開國伯趙世摸墓誌」十六字,四行,行四字,陽文正書,志蓋拓片長44、寬44.5厘米,有方界格,四殺無紋飾。下石刻墓誌文,志石拓片長43、寬42厘米,志文廿三行,滿行廿五字,正書,有方界格[2]

家庭

[編輯]

父親

[編輯]
  • 趙敬,營州長史、昌黎郡建德郡二郡太守[2]

子女

[編輯]
  • 趙元淑,隋朝柱國、光祿大夫、司農卿、葛國公[2]

參考資料

[編輯]
  1. ^ 王其禕,周曉薇編著;王慶衛,樊波助理;毛漢光,耿慧玲顧問. 《隋代墓志铭汇考 2》. 北京市: 線裝書局. 2007年10月: 110–115. ISBN 978-7-80106-588-9 (中文(繁體)).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王其禕 周曉薇, 《西安新出土隋代上開府樂安縣開國伯趙世摸墓誌疏證》, 《出土文獻研究 》 (第00期), 2005年, (第00期): 332–342 
  3. ^ 3.0 3.1 《隋書·卷三十九·列傳第四》:時有高寶寧者,齊氏之疏屬也,為人桀黠,有籌筭,在齊久鎮黃龍。及齊滅,周武帝拜為營州刺史,甚得華夷之心。高祖為丞相,遂連結契丹、靺鞨舉兵反。高祖以中原多故,未遑進討,以書喻之而不得。開皇初,又引突厥攻圍北平。至是,令壽率步騎數萬,出盧龍塞以討之。寶寧求救於突厥。時衛王爽等諸將數道北征,突厥不能援。寶寧棄城奔於磧北,黃龍諸縣悉平。壽班師,留開府成道昂鎮之。寶寧遣其子僧伽率輕騎掠城下而去。尋引契丹、靺鞨之眾來攻,道昂苦戰連日乃退。壽患之,於是重購寶寧,又遣人陰間其所親任者趙世模、王威等。月余,世模率其眾降,寶寧復走契丹,為其麾下趙修羅所殺,北邊遂安。
  4. ^ 《隋書·卷七十·列傳第三十五》:博陵趙元淑,父世模,初事高寶寧,後以眾歸周,授上開府,寓居京兆之雲陽。高祖踐阼,恆典宿衛。後從晉王伐陳,先鋒遇賊,力戰而死。朝廷以其身死王事,以元淑襲父本官,賜物二千段。
  5. ^ 《北史·卷四十一·列傳第二十九》:元淑,博陵人。父世模,初從高寶,後以眾歸周,授上開府,寓居京兆之雲陽。隋文帝踐阼,恆典宿衛。後從晉王伐陳,力戰而死。朝廷以其身死王事,以元淑襲父本官,賜物三千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