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赵世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赵世摸[1](556年—590年12月1日),名,字世摸以字行金城郡(今甘肃省兰州市)人[2],北齐、隋朝官员。

生平

[编辑]

北齐天统五年(569年),赵世摸虚龄十四岁时,被举荐为建德郡功曹[2],此后赵世摸成为营州刺史高宝宁的亲信[3]。开皇二年(582年),高宝宁联合突厥围攻北平郡。开皇三年(583年)四月,隋文帝诏令幽州总管阴云率领八位总管,统帅步兵骑兵数万人从卢龙塞出兵讨伐高宝宁。高宝宁向突厥求援,当时卫王杨爽等隋朝将军几路北伐突厥,突厥无法救援高宝宁。开皇三年四月庚辰(583年5月9日),阴云在黄龙城击败高宝宁,高宝宁放弃黄龙城逃到碛北,赵世摸也跟着逃走[2],黄龙城周边各县都被隋朝平定。阴云撤军,留开府成备镇守黄龙城。高宝宁又派遣儿子高僧伽率率领轻装骑兵掠夺黄龙城下而后离去,不久就引领契丹靺鞨的军队来进攻黄龙城,成备苦战几天对方才撤军。阴云认为高宝宁是忧患,于是重金悬赏高宝宁,又派人暗中离间高宝宁的亲信赵世摸、王威等人。一个多月后,赵世摸率领部下一千多人归附隋朝,高宝宁再度逃到突厥,被部下赵修罗杀死[3][2]。赵世摸获任命为大都督,此后赵世摸经常出任宫廷卫士[4][5]。开皇八年(588年),赵世摸跟随晋王杨广讨伐南陈,因功加上开府,封乐安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同年,赵世摸继续作为前锋讨伐南陈,奋力作战受伤,撤退到扬州。开皇十年十月廿九日(590年12月1日),赵世摸在扬州去世,虚岁三十五,开皇十一年十一月廿四日(591年12月15日)归葬于雍州大兴县鸿固乡[2]

墓志

[编辑]

2004年4月初,西安市长安区韦曲东洪固原出土《隋赵世摸墓志》,志石现存西安市长安区博物馆。墓志共两石,上为志盖,呈覆斗形,盝顶题“大隋上开府乐安县开国伯赵世摸墓志”十六字,四行,行四字,阳文正书,志盖拓片长44、宽44.5厘米,有方界格,四杀无纹饰。下石刻墓志文,志石拓片长43、宽42厘米,志文廿三行,满行廿五字,正书,有方界格[2]

家庭

[编辑]

父亲

[编辑]
  • 赵敬,营州长史、昌黎郡建德郡二郡太守[2]

子女

[编辑]
  • 赵元淑,隋朝柱国、光禄大夫、司农卿、葛国公[2]

参考资料

[编辑]
  1. ^ 王其祎,周晓薇编著;王庆卫,樊波助理;毛汉光,耿慧玲顾问. 《隋代墓志铭汇考 2》. 北京市: 线装书局. 2007年10月: 110–115. ISBN 978-7-80106-588-9 (中文(繁体)).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王其祎 周晓薇, 《西安新出土隋代上開府樂安縣開國伯趙世摸墓誌疏證》, 《出土文献研究 》 (第00期), 2005年, (第00期): 332–342 
  3. ^ 3.0 3.1 《隋书·卷三十九·列传第四》:时有高宝宁者,齐氏之疏属也,为人桀黠,有筹筭,在齐久镇黄龙。及齐灭,周武帝拜为营州刺史,甚得华夷之心。高祖为丞相,遂连结契丹、靺鞨举兵反。高祖以中原多故,未遑进讨,以书喻之而不得。开皇初,又引突厥攻围北平。至是,令寿率步骑数万,出卢龙塞以讨之。宝宁求救于突厥。时卫王爽等诸将数道北征,突厥不能援。宝宁弃城奔于碛北,黄龙诸县悉平。寿班师,留开府成道昂镇之。宝宁遣其子僧伽率轻骑掠城下而去。寻引契丹、靺鞨之众来攻,道昂苦战连日乃退。寿患之,于是重购宝宁,又遣人阴间其所亲任者赵世模、王威等。月余,世模率其众降,宝宁复走契丹,为其麾下赵修罗所杀,北边遂安。
  4. ^ 《隋书·卷七十·列传第三十五》:博陵赵元淑,父世模,初事高宝宁,后以众归周,授上开府,寓居京兆之云阳。高祖践阼,恒典宿卫。后从晋王伐陈,先锋遇贼,力战而死。朝廷以其身死王事,以元淑袭父本官,赐物二千段。
  5. ^ 《北史·卷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元淑,博陵人。父世模,初从高宝,后以众归周,授上开府,寓居京兆之云阳。隋文帝践阼,恒典宿卫。后从晋王伐陈,力战而死。朝廷以其身死王事,以元淑袭父本官,赐物三千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