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备
成备(534年—587年5月15日),字道昂,辽西郡阳洛县(今辽宁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人,西魏、北周、隋朝官员。
生平
[编辑]大统八年(542年),成备的父亲成罕去世,成备为父亲守丧,服丧期满后袭爵阳洛县开国伯。魏前二年(553年),成备以开府参军事、兼乐曹为起家官,升任外兵参军。成备又出任陇右府参军事,进位都督、前将军、左银青光禄大夫,加平东将军。北周建立后,成备出任宇文护的相府参军事,升任帅都督。天和三年(568年),成备出任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天和五年(570年),成备出任御正大夫。天和五年十二月,大将军郑恪率军平定越嶲的獠人,成备作为前锋出击,成功将獠人纳入国家的编户齐民[1]。西南平定后,成备回朝出任长安县县令。建德三年(574年),成备出任和州长史,仍为和州防主,又改任雁门郡太守。建德六年(577年),北周平定北齐,高宝宁仍然不断骚扰北周边境,成备将他击败。开皇元年(581年),成备出任硖州诸军事、硖州刺史,进爵阳洛县开国公,食邑一千二百户。成备又出任行军元帅府司马,进攻南陈。开皇二年(582年),高宝宁又进攻隋朝边境,成备出任使持节、平州诸军事、平州刺史,率领部下前往讨伐[2]。开皇三年(583年)四月,营州刺史阴寿出任行军总管,率领步兵骑兵数万人从卢龙塞出兵,讨伐高宝宁,成备也跟随阴寿出兵。高宝宁向突厥求救,当时卫王杨爽等隋朝将军几路北伐突厥,突厥无法救援高宝宁。高宝宁放弃黄龙城逃到碛北,黄龙城周边各县都被隋朝平定。阴寿撤军,留成备镇守黄龙城,成备出任营州诸军事、营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2]。高宝宁又派遣儿子高僧伽率率领轻装骑兵掠夺黄龙城下而后离去,不久就引领契丹、靺鞨的军队来进攻黄龙城,成备苦战几天对方才撤军[3][4]。开皇四年(584年),成备出任营州总管、大涧汭贡逄龙三镇诸军事。成备积极派人招抚北方契丹等少数民族,契丹因此归附隋朝。经过成备的经营,营州出现仓库充实,财足兵强的局面。成备素来有病,又不断加重,隋文帝敕令行台晋王杨广为成备提供医生和药物,杨广派遣东阁祭酒前往探视并送去侍奉和医生。开皇七年四月三日(587年5月15日),成备在营州寝室中去世,虚岁五十四。朝廷赠予丰厚的助丧物品,按照原有的制度给与恩遇。开皇九年岁次己酉十月辛卯朔廿四日丁亥(589年12月7日),成备葬于雍州大兴县小陵原[1][2]。
墓志
[编辑]成备墓志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引镇,2010年入藏大唐西市博物馆。志文37行,满行37字,正书,有方界格。盖题25字,5行,每行5字,阳文篆书,有方界格。志石长57.5厘米、宽58.5厘米、厚9厘米。志盖覆斗形,长宽均58.5厘米、厚8厘米。志石四侧与志盖四杀皆为素面。墓志图文载在胡戟、荣新江《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1]。
家庭
[编辑]祖父
[编辑]- 成度,本州秀才[2]
父亲
[编辑]- 成子希,西魏大丞相府属、同州别驾、高平郡太守、阳洛县开国伯,死后赠抚军将军、仪同三司、平州诸军事、平州刺史[2]
兄弟姐妹
[编辑]- 成道纲[2]
子女
[编辑]- 成䛒,世子,隋朝东宫勋卫、右卫率仓曹参军事[2]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蒙海亮, 《成备墓志所见周隋地方经营——兼对北朝后期军功家族兴衰的思考》, 《碑林集刊》 (00期), 2016年, (00期): 96–103
- ^ 2.0 2.1 2.2 2.3 2.4 2.5 2.6 周晓薇,王其祎. 《贞石可凭 新见隋代墓志铭疏证》. 北京市: 科学出版社. 2020年8月: 111–119. ISBN 978-7-03-063746-8 (中文(繁體)).
- ^ 《隋书·卷三十九·列传第四》:开皇初,又引突厥攻围北平。至是,令寿率步骑数万,出卢龙塞以讨之。宝宁求救于突厥。时卫王爽等诸将数道北征,突厥不能援。宝宁弃城奔于碛北,黄龙诸县悉平。寿班师,留开府成道昂镇之。宝宁遣其子僧伽率轻骑掠城下而去。寻引契丹、靺鞨之众来攻,道昂苦战连日乃退。
- ^ 《北史·卷七十三·列传第六十一》:开皇初,又引突厥攻围北平。至是,令寿讨之。宝宁弃城奔于碛北,黄龙诸县悉平。寿班师,留开府成道昂镇之。寿患宝宁攻道昂,乃重购获之,北边遂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