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定鼎門

座標34°37′58.48″N 112°27′38.41″E / 34.6329111°N 112.4606694°E / 34.6329111; 112.460669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定鼎門遺址
位置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洛陽市
座標34°37′58.48″N 112°27′38.41″E / 34.6329111°N 112.4606694°E / 34.6329111; 112.4606694
官方名稱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
隸屬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
標準文化:(ii)(iii)(v)(vi)
參考編碼1442-004
登錄年份2014年(第38屆會議
面積91.3公頃(226英畝)
緩衝區2,932.48公頃(7,246.3英畝)
定鼎門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隋唐洛陽城遺址
分類古遺址
時代隋唐
編號3-0216-1-036
認定時間1988年1月13日
地圖
復建後的定鼎門

定鼎門是隋唐時期洛陽城外城的正門,原門至北宋末年,逐漸廢棄並消失。2009年原址復建新門,位於古代洛陽城的中軸線上。該門隋朝時被稱為建國門,唐代改名為定鼎門。定鼎門由隋煬帝建設東都洛陽時營建,之後,定鼎門相繼被唐、後梁、後唐、後周和北宋等朝代做為正門使用,使用時間總計達530年之久,是古代中國使用時間最長的都城城門,現已經成為世界文化遺產。[1]定鼎門遺址經發掘發現,具有獨一無二的「一」字型門闕,整個城門由墩台、飛廊、東西兩闕構成,東西長達143米,可以想像當初定鼎門的雄偉。

如今,在定鼎門的遺址上建設了一座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博物館,博物館分為地下一層和地上一層,共兩層。地上層的建築由仿唐城門,城台、城牆、城樓、闕樓等組成,地下一層為遺址展示區。[2]

參考資料

[編輯]
  1. ^ 隋唐古城门昨日重现洛阳城内,古代使用时间最长城门. 新浪網. 2009年10月31日 [2012-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8) (中文(簡體)). 
  2. ^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开馆. 搜狐網. 2009年10月31日 [2012年7月2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2月7日)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