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定鼎门

坐标34°37′58.48″N 112°27′38.41″E / 34.6329111°N 112.4606694°E / 34.6329111; 112.460669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定鼎门遗址
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洛阳市
坐标34°37′58.48″N 112°27′38.41″E / 34.6329111°N 112.4606694°E / 34.6329111; 112.4606694
官方名称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
隶属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标准文化:(ii)(iii)(v)(vi)
参考编码1442-004
登录年份2014年(第38届会议
面积91.3公顷(226英亩)
缓冲区2,932.48公顷(7,246.3英亩)
定鼎门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隋唐洛阳城遗址
分类古遗址
时代隋唐
编号3-0216-1-036
认定时间1988年1月13日
地图
复建后的定鼎门

定鼎门是隋唐时期洛阳城外城的正门,原门至北宋末年,逐渐废弃并消失。2009年原址复建新门,位于古代洛阳城的中轴线上。该门隋朝时被称为建国门,唐代改名为定鼎门。定鼎门由隋炀帝建设东都洛阳时营建,之后,定鼎门相继被唐、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等朝代做为正门使用,使用时间总计达530年之久,是古代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城门,现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1]定鼎门遗址经发掘发现,具有独一无二的“一”字型门阙,整个城门由墩台、飞廊、东西两阙构成,东西长达143米,可以想象当初定鼎门的雄伟。

如今,在定鼎门的遗址上建设了一座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博物馆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一层,共两层。地上层的建筑由仿唐城门,城台、城墙、城楼、阙楼等组成,地下一层为遗址展示区。[2]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隋唐古城门昨日重现洛阳城内,古代使用时间最长城门. 新浪网. 2009年10月31日 [2012-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8) (中文(简体)). 
  2. ^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开馆. 搜狐网. 2009年10月31日 [2012年7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2月7日) (中文(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