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禮
外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安博禮(英語:Ambrosian Rite)又名米蘭禮,是天主教西方教會拉丁禮中的一種禮拜儀式禮儀,由曾任米蘭主教的聖安博所建立因而得名[1]。主要使用於義大利米蘭及附近地區。也用於西儀東正教會(英語:Western Rite Orthodoxy)中。
歷史
[編輯]此禮,始創於公元4世紀的主教聖安博。16世紀再由聖嘉祿樞機重整禮儀,並使用至今。雖然,此禮儀在歷史上更因為與羅馬禮有些競爭,而頗受打壓。但在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後天主教會改革,各儀典都容許發展。另外,曾任米蘭總主教的教宗保祿六世,也大力支持此禮儀的發展。
現況
[編輯]禮儀不同羅馬禮,現在大部份使用此禮儀的天主教徒,即約500萬名是由米蘭總教區所牧。一些安博禮堂區分佈在義大利的科莫教區、貝加莫教區、洛迪教區、諾瓦拉教區:和曼托瓦教區。而且,在瑞士的盧加諾教區有50個堂區是使用該禮儀。
參考文獻
[編輯]- ^ 聖安博(主教、聖師)(紀念) St. Ambros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天主教香港教區官網
外部連結
[編輯]- 天主教百科全書文章(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安博禮資源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安博禮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義大利文)
- http://www.archive.org/details/ambrosianliturgy00cathuoft
參見
[編輯]基督教系列條目 | |||||||||||||||
---|---|---|---|---|---|---|---|---|---|---|---|---|---|---|---|
耶穌基督 | |||||||||||||||
基礎 | |||||||||||||||
聖經 | |||||||||||||||
神學 | |||||||||||||||
歷史與教會傳統(英語:Christian tradition) | |||||||||||||||
宗派與運動 (列表) |
| ||||||||||||||
相關主題 | |||||||||||||||
禮儀 |
| ||||||||||||||
建築形式(英語:Church architecture) | |||||||||||||||
聖職人員 | |||||||||||||||
非聖職人員 | |||||||||||||||
天主教(羅馬公教) | |||||
---|---|---|---|---|---|
組織、教宗、教義和儀式傳統 | |||||
歷史(英語:History of the Catholic Church) | |||||
制度 法典 | |||||
教理 | |||||
七大聖事 | |||||
聖母論 | |||||
神學家 (教會聖師) | 大亞爾伯特 · 聖盎博羅削 · 聖安瑟莫 · 帕多瓦或里斯本的聖安多尼 · 聖托馬斯·阿奎那 · 聖亞他那修 · 希波的聖奧思定 · 該撒利亞的巴西略 · 可敬者伯達 · 羅伯·白敏 · 聖伯爾納鐸 · 聖文德 · 聖伯多祿·卡尼修斯(英語:Peter Canisius) · 聖加大利納 · 金言聖伯多祿(英語:Peter Chrysologus) · 金口若望 · 亞歷山大的聖濟利祿 · 耶路撒冷的聖濟利祿 · 彼得·達米安 · 聖厄弗冷 · 聖方濟各·沙雷氏 · 教宗額我略一世 · 額我略·納齊安 · 普瓦捷的依拉略 · 聖依西多祿 · 聖熱羅尼莫 · 聖若望·達瑪森 · 十字若望 · 聖勞倫斯·布林希(英語:Lawrence of Brindisi) · 教宗良一世 · 聖亞爾豐索(英語:Alphonsus Maria de' Liguori) · 聖女小德蘭 · 聖女大德蘭 · 亞維拉的若望(英語:John of Ávila) · 賓根的希爾德加德 · 納雷科的聖額我略 | ||||
教宗良十四世 | |||||
歷任教宗 | |||||
修道會 | |||||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 |
| ||||
個別教會 按禮儀劃分 |
| ||||
會議 活動 | |||||
其他 | |||||
綜述(英語:History of the Catholic Church) | ||
---|---|---|
早期教會 | ||
君士坦丁大帝至 教宗額我略一世 | ||
中世紀前期 | ||
中世紀中期 | ||
中世紀後期 | ||
宗教改革 和反宗教改革 | ||
巴洛克時期 至法國大革命 | ||
修道制度及修會 | ||
教育和科學 | ||
近代傳教事業 | ||
19世紀 |
| |
20世紀 |
| |
21世紀以來 | ||
各地天主教史 | ||
相關主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