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寧K-7
加里寧K-7 | |
---|---|
![]() 加里寧K-7的原型機 | |
概況 | |
類型 | 轟炸機/客機 |
製造商 | 加里寧設計局 |
狀態 | 墜毀 |
主要用戶 | 蘇聯空軍 |
製造數量 | 1 |
歷史 | |
起役日期 | 未正式服役 |
首飛 | 1933年8月11日 |
K-7(烏克蘭語:Калинін К-7)是蘇聯在1930年代設計的一種巨型飛機,主要目標是做為轟炸機和客機。不過設計太過激進、巨大而動力不足,K-7在原型機墜毀後就沒有繼續發展。如果K-7得以進入服役,將會是B-52服役之前世界上翼展最大的轟炸機。[1]
概說
[編輯]K-7的概念大約起於1928年,其設計者康斯坦丁·加里寧是一名一次大戰時期的飛行員[2],當時希望設計一款可以載幾十人的洲際客機。但蘇聯軍方對這個飛機也感興趣,於是增加了軍用的目的,並且進行投資。
K-7最大的特點就是巨大無比的飛翼結構。飛翼的翼展達到53米,厚度則有2.33米,希望以巨大的機翼達成大航程和載重量。為了平衡飛翼的升力,K-7裝有傳統的尾翼結構。K-7的機翼最初打算完全由木製,後來改為金屬結構。K-7具有兩個巨大的不可收放起落架,位於機翼的兩側。每個起落架有3個輪子,乘員和乘客通過起落架內的通道進入飛機。
為了推動這個怪物,K-7在機翼兩側安裝了6台700馬力級別的發動機。但設計者仍然發現動力不足,於是在機身的後面增加了第7台推進式的發動機,由此形成了6拉1推的奇怪發動機布局。後來發現這種設計會導致一些結構問題,但受困於動力不足而別無選擇。[3]
蘇聯軍方希望充分利用K-7巨大的機體,把它當做一個飛行堡壘。整架飛機密布7.62毫米機槍和20毫米機關炮,可以說完全沒有射擊死角[3]。如果用做轟炸機,K-7可以攜帶9到16噸的炸彈。也可以攜帶112名傘兵,或者輕型坦克。當做客機時,巨大的機翼內可以乘坐128名乘客,並可飛行5000公里。[3]
1931年,K-7在哈爾科夫開始建造。
結局
[編輯]1933年8月11日,K-7進行了第一次飛行。這次很短而且糟糕的飛行飽受結構顫振和發動機共振的困擾,對應之道是縮短飛機的尾部,並在操縱面上增加誇張的補償片以改變飛機結構的固有振動頻率。儘管做了如此的改進,1933年11月12日,K-7依然因為升降舵卡住而墜毀。共有15名機組人員在事故中喪生[2]。在墜毀之前,K-7進行了11次成功的試飛。
加里寧在事故後立刻著手製造另外2架K-7以繼續項目,直到1935年蘇聯政府取消了K-7項目[2]。在這之前,沒有一架新的K-7被製造出來。1938年加里寧因為大清洗而被捕[2]。他的設計局也因此而解散。
參數
[編輯]一般參數
[編輯]- 乘員:11名機組乘員
- 乘客:128人(客機型)
- 長度:28 m (91 ft 10 in)
- 翼展:53 m (173 ft 11 in)
- 高度:12.4m(到發動機頂部)
- 機翼面積:454 m²(4,886.8 ft²)
- 空重:24,400 kg(53,793 lb)
- 動力:7×Mikulin AM-34F V12 活塞發動機,每台560 kW (750 hp)
性能參數
[編輯]- 最大平飛速度:225 km/h(121 knots, 140 mph)
- 升限:4,000 m(13,123 ft)
- 翼載:84 kg/m²(17 lb/ft²)
- 動力質量比:103 W/kg(0.06 hp/lb)
參考
[編輯]- ^ Designed in 1933 by Russia had a wingspan greater than a US B-52-Truth!. [2013-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2).
- ^ 2.0 2.1 2.2 2.3 K-7 bomber[永久失效連結]--http://www.aviastar.org
- ^ 3.0 3.1 3.2 Russian bomber cir 1933[永久失效連結]
參見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Airplane-Giant K-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translation of an article from Russian Modelist-Constructor magazine, December 1989
- YouTube上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