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狩胜隧道

坐标43°8′7″N 142°45′37″E / 43.13528°N 142.76028°E / 43.13528; 142.7602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狩胜隧道(狩胜トンネル)
977年从空中拍摄的狩胜号志站(左)和狩胜隧道(右下)旧址。照片范围约为1公里 x 1.5公里。左侧通往落合方向,右侧通往新得方向。该号志站呈希腊字母“χ”字形,中央设有折返式的避车线,狩胜隧道则位于其右下角方向
概览
地点狩胜岭(狩胜号志站-新内站
坐标43°8′7″N 142°45′37″E / 43.13528°N 142.76028°E / 43.13528; 142.76028
状况废弃
系统日本国有铁道
铁路线根室本线
起点北海道空知郡南富良野町
终点北海道上川郡新得町
车站数量0
运营数据
动工于1901年(明治34年)7月
建设周期1905年(明治38年)1月
启用于1907年(明治40年)9月8日
关闭于1966年(昭和41年)10月1日
业主日本国有铁道
运营单位日本国有铁道
通行类别火车
性质客运、货运
技术数据
设计单位田辺朔郎
长度953 m
轨道数目1
轨距1,067 mm
电气化方式
最高海拔最高部
最低海拔最低部
限界高度534 m
坡度最大25 ‰

狩胜隧道(日语:狩勝トンネル)是位于日本北海道空知郡南富良野町与北海道上川郡新得町之间,日本国有铁道根室本线铁路隧道

本文一并说明属于北海道旅客铁道(JR北海道)石胜线新狩胜隧道

狩胜隧道

[编辑]

狩胜隧道是根室本线落合至新内之间的隧道,长954米,穿越狩胜岭,于1907年9月8日开通,1966年停用,目前已关闭。

其位置大约是现在的日本国道38号狩胜岭停车场(海拔644米)正下方。隧道最高海拔处为534米。往新内站方向,还有一座全长124米的新内隧道 。

由札幌方向沿着根室本线旧线穿越狩胜隧道后,可以将十胜平原的美景尽收眼底,被誉为日本三大车窗风景之一。然而坡度陡峭,且隧道断面狭小而排烟不良,特别是往落合方向的列车,因爬坡而蒸汽机车增加出力导致排烟量增多,但速度减慢加上热空气造成的上升气流,且行驶于隧道内的列车就像气缸内的活塞一样,使得大量煤烟和蒸汽充斥于机车周围,对于蒸汽机车的司机与助手相当危险,随时可能窒息。 为了防止烟气回灌(即煤烟和蒸汽追随着列车),后来在隧道两端入口处都安装了人工操作,伸缩如同手风琴般的挡风幕。


历史

[编辑]

作为连结旭川市钏路市的铁路路线中的隧道,路线由田边朔郎率领的团队决定。

1901年(明治34年)开始兴建,花费344,000日元与七年才完工,但由于其中包含了日俄战争造成停工,实际施工时间极短,可说是一项突进赶工的工程。坚硬的岩盘和涌水导致进展困难,据说“牺牲者数量与枕木数量相当”,也有章鱼部屋劳动人柱的故事流传下来。 太平洋战争结束后日本国有铁道成立前),这里也是新成立的工会率先向当局提出改善劳动条件要求的地方(包括改建隧道和增加津贴)。

后来隧道的老化问题严重,漏水结冻导致冰柱堆积影响列车行驶。所以国铁开始修建新隧道。 1966年10月1日,根室本线改行经新开通的新狩胜隧道,狩胜隧道的运输任务结束。

狩胜隧道劳资争议

[编辑]

狩胜隧道导致了一系列的劳资争议。最初,在1947年,新成立的工会向经营当局要求改善隧道内通风不良的问题,以及发放毛巾,后来又要求增加隧道工作的津贴。 最初,争议的主要诉求是卫生安全问题(当时有9600型机车乘务员因隧道内作业而丧生),但后来逐渐转向要求增加危险津贴和减少列车编组,性质也变得富有政治色彩。[1] 劳资双方缺乏协调经验,谈判过程艰难使得局势恶化。1948年发生了职员为反对政令201号而拒绝乘务的事件。 [2]更是出现大量员工擅离职守的情况,导致经过新得车站的列车停驶或晚点。


担忧争议会演变成全国大罢工的驻日盟军总司令部采取了强硬立场,后来警方介入逮捕了数十人,工会成员则试图以自杀抗议,事态陷入僵局。 1951年,附近发生了“球藻号”列车脱轨事件,警方怀疑事故与劳资争议有关,因此许多工会成员被拘留审讯。最终,这场劳资争议在许多人心中留下阴影与长久的影响,直到1966年(昭和41年)该隧道废弃为止。

新狩胜隧道

[编辑]

新狩胜隧道是日本北海道旅客铁道公司(JR北海道)石胜线的铁路隧道,隧道内设有上落合号志站,在富良野站到新得站的区间废除之前,从上落合号志站往新得方向的路线,是根室本线和石胜线的共用区间。

为了改善行经狩胜岭路线的坡度,新隧道于1962年3月30日动工,[3]1964 年8月8日贯通。[4]1966 年9月30日正式完工,于该日下午6点,根室本线由旧线切换为经过新狩胜隧道的新线,首先通过的列车为下行特急“大鸟号”和上行急行“狩胜号”列车。第二天(10月1日)在落合站举行了修祓式和出发式,新得站则举行了开通仪式。经由狩胜隧道的旧线随之停止营运。

兴建时已经考量到未来在此将接续石胜线,因此上落合号志站设计成可往落合站方向和苫鹉站方向的两个股道。隧道的断面大小也考量了未来的交流电气化需求。[5] 上落合号志站所在的区段采用双线断面设计,其范围最初长度为740米。后来为了确保上下行列车同时进入时的有效长度与过走距离,在1974年至1978年间,将双线断面部分往新得方向延长了26米。[6] 于1981年10月1日开始使用石胜线方向股道。

新狩胜隧道长5648米,[6]根室本线最长的隧道,也是石胜线排行在新登川隧道之后的第二长的隧道。坡度为12‰ [3]

脚注

[编辑]
  1. ^ 高桑荣松. 蒸気機関車運転室(キャブ)内労働衛生調査と事故防止対策 : 狩勝トンネル争議. 产业卫生学雑志 (日本产业卫生学会). 2002, 44 (1): 20-23. doi:10.1539/sangyoeisei.KJ00002552625. 
  2. ^ 岩波书店编集部 编. 近代日本総合年表 第四版. 岩波书店. 2001-11-26: 366. ISBN 4-00-022512-X. 
  3. ^ 3.0 3.1 二股(3ッ口)トンネル 新狩勝隧道. 铁道ジャーナル 1971年2月号. 1971: 86-88. 
  4. ^ 【写真説明】8日、2年5カ月ぶりに貫通した新狩勝トンネル. フォト北海道(道新写真データベース). 北海道新闻社. 1964-08-09 [2017-11-26]. 
  5. ^ 【写真説明】もうコンクリートまきを終わった新得側入り口付近。. フォト北海道(道新写真データベース). 北海道新闻社. 1963-02-15 [2017-11-26]. 
  6. ^ 6.0 6.1 日本鉄道請負業史 昭和(後期)篇. 日本铁道建设业协会. 1990-03: 94. doi:10.11501/2527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