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Jacklamf1d14/Sandbox1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什叶派新月带,图中数字为什叶派信徒占该国人口的比例

什叶派新月带(英语:Shia Crescent或Shiite Crescent),又称什叶派之弧(Shia Arc)及什叶派走廊(Shia Corridor),是指中东地区一条大多数人皈依什叶派,或国内存在具影响力的什叶派少数民族的新月形地带。该地带传统意义上包括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伊朗,广义上则可带入阿塞拜疆、西阿富汗也门巴林,其中伊朗、巴林、伊拉克及阿塞拜疆的什叶派信徒占人口过半[1]。其内的教派除了十二伊玛目派之外,还包括伊斯玛仪派阿拉维派阿拉维派阿列维派[2]

随着伊朗近年来致力整合所有什叶派穆斯林,什叶派新月带已开始被用来代指受伊朗影响或控制的地区。另一方面,这术语亦显示什叶派在中东的政治影响力日益月滋[2]

概述[编辑]

什叶派新月带这词由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在2004年11月接受NBC新闻主持克里斯·马修斯英语Chris Matthews的访问时首创,担心伊朗会利用伊拉克的什叶派势力、其在该国的社会影响力以及与艾哈迈德·沙拉比阿里·西斯塔尼的之间的关系,去干预2005年1月伊拉克国民议会选举的前期准备工作[3]。他指控伊朗官方鼓励其人民越境进入伊拉克参与投票,透过民意调查影响后续的选举结果,又在中间人的帮助下向失业的伊拉克提供慰问金等福利,企图借此建立亲伊朗的公众舆论。部分入境的伊朗人更受过伊斯兰革命卫队的训练,有为选举过后的伊拉克制造麻烦的可能性[4]。当时在逊尼派威胁,最后也真的杯葛选举的背景下,伊拉克有可能出现由什叶派主导的政府,并受同属一教派的伊朗影响。而共同的宗教会大力推进伊朗、伊拉克、由阿拉维派掌权的叙利亚和在黎巴嫩政治上有着举足轻重影响力的什叶派民兵组织真主党之间的潜在合作,后三者甚至可能成为伊朗在中东权力博弈中的代理人,从而改变两大伊斯兰教派的势力平衡[4]

如果伊拉克由什叶派掌权,并且与伊朗具特殊关系的话,那么加上叙利亚和黎巴嫩真主党,我们就能看到一条新形成、势将动摇到海湾国家们,甚至整个(中东)地区的弧月形地带。
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在2004年接受MSNBC采访[5]

该术语的应用范围随后涵盖至中东其他什叶派地区,在里面什叶派信徒主导的国家是伊朗和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占大多数的阿塞拜疆因为在宪法上是一个世俗国家[6],且虔诚的什叶派教徒实际上要小得多的关系[7]而经常被排除在什叶派新月带之外[8]巴林的什叶派穆斯林人口过半,但其王室与政府皆为逊尼派当道[8]。黎巴嫩、科威特也门沙地阿拉伯土耳其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以及占人口最小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存在大量什叶派少数群体,其中黎巴嫩的薄弱的中央政府结构使得真主党得以涉入叙利亚内战[9]

在2005年6月5日的霍梅尼死忌纪念日上,伊朗最高领袖大阿亚图拉哈梅内伊指出“什叶派新月带”只是美国和其盟友提出的分裂宗教战略,奉劝什叶派和逊尼派要多加防范,并形容无论是美国支持的逊尼派,或是从伦敦市中心输出到世界各地的什叶派,无一皆是傲慢的西方代理人、“撒旦的兄弟”[10]。时任伊朗总统,立场属温和保守派哈桑·鲁哈尼在2015年12月27日的第29届国际伊斯兰统一会议英语International Islamic Unity Conference (Iran)上呼吁穆斯林国家要团结起来,努力改善伊斯兰教的公众形象,并补充道:“不存在什叶派或逊尼派新月带之说,只有‘伊斯兰满月’[…] 我们穆斯林现在身处在一个必须团结的世界里面[11]”。美国哲学家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在其著作《创造未来:占领、干预、帝国和可持续性英语Making the Future》中主张中东的大部分能源储备都埋藏在“什叶派新月带”下,而伊朗在这地带的影响力挑战到试图控制中东能源的美国[12],而华府的梦魇正是什叶派联盟独立在美国之外,完全掌控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储备[13]

沙地阿拉伯王储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的一名心腹在2016年1月主张,由于伊朗支持的霍梅尼主义民兵在伊拉克、叙利亚与也门等国的活动变得频繁的关系,阿拉伯世界面对着的不是“什叶派新月带”,而是规模更大的满月带[14]。隔年12月,伊斯兰革命卫队时任总司令穆罕默德·阿里·贾法里英语Mohammad Ali Jafari表示:“现今伊斯兰国家已经建立起多个武装抵抗组织,其他国家内部也有不同的小规模地下民兵网络,而未来我们将看得到他们的影响力”。根据他的说法,有大批的志愿者已投入进叙利亚的“反恐斗争”之中[15]。另外,贾法里在此之前亦谈到伊朗需要培育出忠于他们的什叶派伊斯兰阵营[16]

时任圣城军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在2014年概述了哈梅内伊如何利用伊朗官方撑腰的霍梅尼主义武装分子发动军事叛乱,去推翻阿拉伯国家政府的战略,。当解释到伊朗的目标是掌控“世界70%的石油”时,他表示:

“在伊朗领导之下的什叶派复兴创造了两极分化,也壮大了伊朗本身,而这已经过政治、安全和经济方面的考量……我们知道伊朗、伊拉克与沙地阿拉伯控制了世界上大部分的石油,(沙地)阿拉伯排在老大、两伊则分别屈居第二和第三,然后世界上大概70到80%的石油产自什叶派穆斯林的居住地。伊拉克的石油走廊在巴士拉巴格达之间;科威特及(沙地)阿拉伯的油田集中在达曼卡提夫等什叶派聚居地,对伊朗来说亦然。什叶派的政治领导力大大增强了伊朗的民族力量”[17]

人口转变与什叶化[编辑]

费萨尔国王学术与伊斯兰教研究中心英语King Faisal Center for Research and Islamic Studies地貌学副教授侯赛因·易卜拉欣·格塔里布(Hussain Ibrahim Qutrib)于2016年发表一篇有关“有用的叙利亚”的人口在叙利亚内战后发生变化的文章[18]。“有用的叙利亚”此一术语由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在同年初首创,范围大致上包括直辖市大马士革以及哈马省霍姆斯省拉塔基亚省塔尔图斯省大马士革农村省五大叙利亚省份[18]。格塔里布指出这六个地区在2011年时占叙利亚总人口的 46%,即约2,140万中的980万[18]。从宗教角度来看,“有用的叙利亚”内有69%逊尼派、21%阿拉维派(什叶支派)、6%基督教、2%伊斯玛仪派(什叶支派)、1%什叶派与1%德鲁兹教[18]。相比之下,“有用的叙利亚”内的人口到了2016年则从980万下降到760万,其人口结构在这五年间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52%逊尼派、24%阿拉维派、13%什叶派、7%基督宗教、3%伊斯玛仪派和1%德鲁兹教,而最突出的主要变化在于从1%爆炸性增长至13%的什叶派穆斯林[18]。在2011年至2016件间,霍姆斯省和大马士革农村省的人口变化尤其明显,前者的逊尼派比例从87%雪崩式下降到54%,后者亦不惶多让,从64%一泻千里至21%[18]。格塔里布将此现象将之为“什叶化”(Shiization)[18]

参见[编辑]

什叶派条目
地理条目

参考资料[编辑]

  1. ^ Mudhoon, Loay. Die Hisbollah in der arabischen Misstrauensfalle. Deutsche Welle. 2006-07-23 [2021-11-02] (德语). 
  2. ^ 2.0 2.1 Muhammad Reza, Yusefi; Mohammadali, Rezaee Esfahani. Objectives of Islamic Awakening in Quran's Viewpoint. Islamic Revolution Research (Ministry of Science,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of Iran). 2013, 10 (33) (波斯语). 
  3. ^ Hardball with Chris Matthews:King Abdullah II of Jordan. NBC News. 7 December 2008. 
  4. ^ 4.0 4.1 Iraq, Jordan See Threat To Election From Iran. The Washington Post. 8 December 2004. 
  5. ^ Jordan’s Abdullah concerned Iraq may tilt toward Tehran. NBC News. 2004-12-09 [2024-06-09]. 
  6. ^ Religion (PDF).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Azerbaijan: 2. 1992. 
  7. ^ Azerbaijan. CIA Factbook. 9 May 2023. 
  8. ^ 8.0 8.1 Emerging Shia "Crescent" of Power in the Core of the Middle East. Gulf/2000 Project. 2009. 
  9. ^ Analysis - Hezbollah's Syria victory risks wider Sunni-Shi'ite conflict. Reuters. 6 June 2013. 
  10. ^ بیانات در مراسم بیست و ششمین سالگرد رحلت امام خمینی (رحمه‌الله) [Statements of the Ceremony of the 26th Anniversary of the Death of Imam Khomeini (May Allah Have Mercy on Him)]. farsi.khamenei.ir. 2015-06-04 [2021-11-02] (波斯语). 
  11. ^ Iran's Rouhani urges Muslim countries to unite. Euronews. December 27, 2015. 
  12. ^ Chomsky 2012,第84–86页
  13. ^ Chomsky 2012,第266页
  14. ^ Muhammad bin Salman gambles on intervention abroad and radical economic change at home. But forget about democracy. The Economist. 9 January 2016 [14 January 2016]. 
  15. ^ Iran: We have established 'resistance cells' across Middle East - Middle East. Israel National News. 
  16. ^ Kazemzadeh, Masoud. 5:The sources of the Middle East's crises and American grand strategy. Iran's Foreign Policy: Elite Factionalism, Ideology, the Nuclear Weapons Program, and the United States. 52 Vanderbilt Avenue, New York, NY 10017: Routledge. 2020: 75–77. ISBN 978-0-367-49545-9. 
  17. ^ Kazemzadeh, Masoud. 5:The sources of the Middle East's crises and American grand strategy. Iran's Foreign Policy: Elite Factionalism, Ideology, the Nuclear Weapons Program, and the United States. 52 Vanderbilt Avenue, New York, NY 10017: Routledge. 2020: 78. ISBN 978-0-367-49545-9. 
  18.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Qutrib, Hussain Ibrahim. “Useful Syria” and Demographic Changes in Syria (pdf) (报告). Riyadh: King Faisal Center for Research and Islamic Studies. 2016 [2024-06-07]. 

书籍[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