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公園 (福州)
外觀
南公園 | |
---|---|
![]() | |
基本資料 | |
類型 | 公園 |
位置 |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區新港街道南公園社區國貨西路309號 |
座標 | 26°3′58″N 119°18′43″E / 26.06611°N 119.31194°E |
面積 | 42000 m² |
建造 | 1660年 |
狀態 | 全年開放 |
台江區文物保護單位 | |
南公園(耿王莊) |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清 |
認定時間 | 1988年 |
地圖 | |
![]() |
南公園是位於福州市台江區新港街道的一座公園。原名耿王莊,是清朝靖南王耿精忠的私人莊園,因此帶有濃郁的王室風格。民間多稱為「南公園」,因耿精忠自稱「南公」,故叫「南公」園[1]。民國四年(1915年),開闢為公園。因位於福州府城的南部,故又稱為「城南公園」。
南公園佔地面積約為2.3萬平方米左右,原有桑柘館、荔枝亭、藤花軒、望海樓、梳妝樓等亭臺樓閣及湖橋建築,清末民初又新建左公祠、英烈祠、國貨陳列館。文革期間被徵用,改為農場,大部份古建築被破壞,僅存湖、橋、亭[2]。改革開放後恢復為公園。1988年被列為台江區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編輯]歷史上為清初靖南王耿精忠的私人莊園「耿王莊」,後經多次易主。大清同治五年(1866年),閩浙總督左宗棠在此設立桑棉局,推動蠶桑業發展。民間多稱為「南公園」,原本意為,耿精忠自稱為「南公」,故稱為「『︁南公』︁園」[3]。
民國四年(1915年)正式闢為公園,因其位於福州府城的南部而得名「城南公園」,故又變簡稱成為「南『︁公園』︁」,為福州最早開放的公園之一。雖如今都簡稱為「南公園」,但意思指向卻是大相徑庭,史學界和民間普遍認為是「『︁南公』︁園」[4]。
交通
[編輯]- 巴士:
- 南公園站:8路、29路、60路、76路、77路、81路、101路、109路、112路、169路、173路、179路、301路、302路、313路、315路。
- 地鐵:F1號線 南公園站(建設中)
參考資料
[編輯]- ^ 淺析「南公園」的歷史變遷. 福州新聞網. [2016-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1-14).
- ^ 福州市台江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福州市台江区志(1991-2005). 方志出版社. 2010: 638 [2025-03-09]. ISBN 978-7-80238-77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2-22).
- ^ 淺析「南公園」的歷史變遷. 福州新聞網. [2016-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1-14).
- ^ 你知道吗?“南公园”原来是一位“南公”的“园”. 福州新聞網. [2020-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1).
![]() | 這是一篇與福州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