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死者的反击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添加话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薏仁將在话题“死者的反击”中的最新留言:4个月前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军事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军事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军事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死者的反击

[编辑]

我与维基人@旋0411死者的反击这一条目之译名产生争议,且陷入僵局,双方皆无法说服对方。我认为应维持原译名“死者的反击”,我的理由是此译名为常用译名,而他认为应更为“丧尸冲锋”,他的理由是翻译较为准确,下方引用其:“首先冲锋比反击好因为attack没有必然包括“反”的含义,也比较贴近战役实际发生的事;其次,dead在这句的含义本来就不是“死者”,而其实比较贴近“活死人、丧尸”。下面也有解释说因为俄佬冲锋时像丧尸而知名。英语里面的dead是可以指活死人、丧尸的,比如Walking Dead。”

麻烦各位维基人检视何种译名较合适。--Waylon1104留言2025年2月21日 (五) 16:24 (UTC)回复

网上的译法其实很多也是五花八门自己原创,比如我就看过“死者的进攻”、“亡者反攻”、“活死人突击”(这个我觉得不错)。即使网上能搜查到“死者的反击”这一名称,也难保他们不是受到维基影响的(这现象其实很常见)。所以我觉得没问题。--旋0411留言2025年2月21日 (五) 16:24 (UTC)回复
如果维基先树立这一个正确例子,那以后网上可能就会有人跟进采用的了。--旋0411留言2025年2月21日 (五) 16:29 (UTC)回复
请参考命名争议的处理相关说明。--薏仁将🍀 2025年2月23日 (日) 02:20 (UTC)回复
(!)意见:依照命名争议的处理相关处理说明,本条目命名二种选择:
  1. 就依照本条目建立初期,建立者最初建立命名在共识未产生前,维持原命名。
  2. 如果仍针对该中文译名仍有异议,那么其条目主题更改为原始外文名称。
请问@Waylon1104君与@旋0411君你们二位对于相关上述方针指引处理内容说明是否仍有疑问?若依照命名争议的处理得出来的就这二种方式,请二位再针对相关做一个探讨,谢谢。--薏仁将🍀 2025年2月23日 (日) 02:45 (UTC)回复
好像目前所有译名都没有可靠来源佐证? ——自由雨日🌧️❄️ 2025年2月23日 (日) 03:58 (UTC)回复
就本条目,的确有这个问题存在。--薏仁将🍀 2025年2月23日 (日) 04:01 (UTC)回复
所以其实我建议还是按我译法改,因我跟Waylon已达成共识。--旋0411留言2025年2月25日 (二) 13:58 (UTC)回复
个人看法是,你并未与Waylon1104君实际达成共识(只因条目暂时被管理员保护,碍于无法编辑情况下,对方要你直接找管理员处理),另外事涉一则条目名称的决定,则应当获取较广泛的意见征询才比较适当。--薏仁将🍀 2025年2月27日 (四) 03:59 (UTC)回复
如果未达成共识的话他就不会叫我找管理员了--旋0411留言2025年2月27日 (四) 06:14 (UTC)回复
你仔细看看点击共识这个章节内容讲述的是什么,还有,真的有共识,那么对方就不会开这个讨论,然后你我还有包括该条目建立者就不会待在这个议题讨论继续商讨这个议题,不是您个人觉得如何那就是如何,还请理解。--薏仁将🍀 2025年2月27日 (四) 06:38 (UTC)回复
他开这个讨论是在叫我找管理员之前,你可以再去讨论页面那里看看他留言的时间,就是说他在开这个讨论时还没跟我达成共识,但之后就在我讨论页那里达成了。--旋0411留言2025年2月27日 (四) 06:43 (UTC)回复
那是您一直跟对方讲相关议题,对方受不了趋于无奈才要你找管理员的,您这点看不出来吗?--薏仁将🍀 2025年2月27日 (四) 06:45 (UTC)回复
所谓无奈是你主观觉得,他说了“没啥问题”后叫我自己找管理员就跟默认差不多了,你这点看不出来吗?--旋0411留言2025年2月27日 (四) 06:47 (UTC)回复
不是你觉得他没有共识就没有,还请理解。最好方法就是请他出来说明。--旋0411留言2025年2月27日 (四) 06:44 (UTC)回复
那您希望他讲甚么答案呢?--薏仁将🍀 2025年2月27日 (四) 06:46 (UTC)回复
共识--旋0411留言2025年2月27日 (四) 06:47 (UTC)回复
@Waylon1104--旋0411留言2025年2月27日 (四) 06:47 (UTC)回复

@薏仁將自由雨日旋0411Waylon1104非常高兴我5年前写的东西有人愿意争论。当时我是按照同名歌曲下评论区的译法翻译的。时过境迁,我倒是意外的发现不久前央视翻译为了死者的进攻([1])。此外,更此前的一份中文版的丘吉尔回忆录则使用了类似“奥索维茨要塞战役”的名字([2])。我个人现在更倾向于使用央视的译法(也是英文本身的直译)。--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5年2月25日 (二) 12:42 (UTC)回复

央视的翻译,有循环引用的风险,也就是外界可靠来源有时直接采用维基百科内的原创或错误翻译、信息,此时这种来源的可靠性可受到质疑。所以更倾向用早于条目的译法,在其他译法没有非常普遍权威的情况下。--YFdyh000留言2025年2月25日 (二) 13:37 (UTC)回复
但“死者的进攻”好像不是本站翻译? ——自由雨日🌧️❄️ 2025年2月25日 (二) 13:38 (UTC)回复
嗯,确实。是我对这种科普取向的节目的翻译质量心存担忧。但看上去算直译,或许可接受。倾向用严肃译法,但外文文献中该通俗说法似乎更常用。--YFdyh000留言2025年2月27日 (四) 13:43 (UTC)回复
没错,不只是英维,是外文文献也是这样,所以赞成移动至丧尸冲锋。况且@Waylon1104看来已经不再反对了。--旋0411留言2025年3月8日 (六) 12:29 (UTC)回复
那么“奥索维茨要塞战役”这个命名为主题如何呢?--薏仁将🍀 2025年2月27日 (四) 06:43 (UTC)回复
不建议,俗名好像比较普及,英维也是以俗名命名。--旋0411留言2025年2月27日 (四) 06:45 (UTC)回复
英文维基百科说的那是那边的标准,但这里是中文版维基百科,应该要以中文版本的维基百科站内现有的方针指引看看。--薏仁将🍀 2025年2月27日 (四) 06:49 (UTC)回复
刚才已经有其他编辑说过,不只是英维,是外文文献也是这样,所以赞成移动至丧尸冲锋。况且@Waylon1104看来已经不再反对了。--旋0411留言2025年3月10日 (一) 02:49 (UTC)回复
请停止移动到有争议的原创译名。外文文献只有外文。--YFdyh000留言2025年3月10日 (一) 03:02 (UTC)回复
对,但在没有权威中文译名的情况下,难道就这样停滞不前吗?况且@Waylon1104君已无再反对,当初两人间的争议算是已经解决了。--旋0411留言2025年3月10日 (一) 04:49 (UTC)回复
您不觉得其他人都不支持您用这个译名吗。哪怕“死者的进攻”也比这个好。--YFdyh000留言2025年3月10日 (一) 04:56 (UTC)回复
只怕你这句话一出,下一次他解封后就真的做出移动0.0--薏仁将🍀 2025年3月12日 (三) 02:41 (UTC)回复

请停止在讨论页加入不合适的模板

[编辑]

@旋0411:请停止在讨论页放置{{Editprotected}},有三个理由。首先,Editprotected的用途是为了让受到保护的条目可以更新条目内容,需要请求他人进行编辑时才会使用这个模板。第二点,关于你在编辑版本86201511编辑摘要说其他使用者建议你解除条目保护需要放置Editprotected,这实际上是错误的行为,理由如上,Editprotected的用途是请求其他使用者编辑条目内容,跟解除条目保护没有任何关系。第三点,行为方针明确规定一名编者不可在24小时内于同一个页面回退他人的编辑多于三次。,你已经违反这个方针,请注意这一点。--2402:7500:93E:22F6:B4DB:EDD4:85A4:951E留言2025年2月22日 (六) 15:50 (UTC)回复

(~)补充如果你想要更新条目内容,可以尝试使用{{Editprotected}},但是请另外开设一个章节,并且提供需要修改的内容,这样其他使用者才可以根据内容决定要不要处理。--2402:7500:93E:22F6:B4DB:EDD4:85A4:951E留言2025年2月22日 (六) 15:52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