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克谨
外观
仙克谨 | |
---|---|
大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 | |
籍贯 | 直隶宁国县 |
族裔 | 汉族 |
字号 | 字仲恒,号偓如 |
出生 |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三月初五日 直隶宁国县 |
逝世 | 崇祯十五年(1642年) 直隶宁国县 |
配偶 | 娶袁氏 |
出身 | |
|
仙克谨(1562年—1642年),字仲恒,号偓如[1],直隶宁国仙家村(今仙霞村)人,祖籍河北路汤阴(今河南)[2]。明朝末年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幼时有僧奇之曰:此儿异日必开府。长颖慧,善读书,尤殚心经术。万历二十二年甲午举于乡,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成进士。授北直隶隆平县(今河北省隆尧县)知县,县苦旱,捐俸给民,穿井七百有二十,民立石识之曰:仙井。邑无城,又力城之。调福建建安县(今建瓯县)知县,抵建安,会水患,多漂溺,筑堤建桥,民困以济。万历四十年壬子(1612年)分校闽闱,善品鉴,大学士杨景辰、大宗伯张维机皆出其门。寻擢部曹,升兵部职方司郎中,转山西兵备副使,驻阳和。边事孔棘,克谨亲登陴指挥,防御无遗力,敌为之夺气,自是五载不敢犯境,天子以为能。天启七年五月,升山西参政仙克谨为本省按察使仍管阳和兵备事。崇祯初(1628年),擢副都御史,巡抚山西,提督雁门偏头宁武三关,条防边策,洞悉机宜,语具三晋奏议中。嗣引疾乞归,上以忠勤慰留,至再屡疏,方许归。筑室溪上,闭户罢竿牍,置义田,立义学,十数年卒。著有《筹胜必覧》、《声溪药言》等书。[3]
著作
[编辑]撰《全辽考》。清乾隆年间,以“中多狂悖语”禁毁。有《三晋奏议》、《中边图制考》、《筹边必览》,另有《声溪药言》、《淮南鸿烈补注》、《鹦言集》、《思居草》、《备云要程》。
家族
[编辑]曾祖仙孟魁。祖父仙尚琳。父仙时忠,府经历。母汪氏。永感下。兄克谦。弟克谐、克诏、克诗。
参考
[编辑]- ^ 《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进士履历便览》:仙克谨,偓如,易二房,戊寅三月初五日生,宁国人,甲午乡九十四名,会一百二十二名,三甲一百二十四名,礼部政,戊申正月授隆平县知县,己酉调建安知县,癸丑升兵部主事,己未升职方司员外,庚申升郎中,辛酉回籍。乙丑起山西付使,丙寅加参政,升本省参政,丁卯升按察使,升右布政,保留阳和道。己巳升口北道左布政,保留阳和道,庚午升山西巡抚,养病。曾祖孟魁;祖尚琳;父时忠,府经历。
- ^ 宣城市宁国市仙霞镇仙霞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 ^ 《宁国县志》
官衔 | ||
---|---|---|
前任: 陆世科 |
明朝建安县知县 万历年间 |
继任: 陈睿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