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讨论:Tomchiukc/2006Q3
添加话题新的一天
[编辑]今天是美好的一天啊!--石添小草 02:37 2006年7月2日 (UTC)
- 没有大古城的问题会更加美好吧?其实应该是那人的问题才对,本来条目是没问题的。:-P -minghong 17:44 2006年7月3日 (UTC)
同行评审邀请
[编辑]澳门主权移交正在进行Wikipedia:同行评审,欢迎提供意见?--18164 10:00 2006年7月6日 (UTC)
动员令
[编辑]为了增加中文维基的条目数量,到8月1日为止,请每个维基人编辑至少2个新条目,条目必须符合维基的规则,内容至少要达到条目标准,不可以是小条目或小小条目。如果可能的话,请尽量提高所编写条目的质量,内容,甚至达到推荐新条目的水平。写成后请在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设内部链接。
现在有8万维基注册用户,只要有一部分人参与效果就很惊人。
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请将此动员令贴到至少2个还没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谢谢!
真实事求是 05:01 2006年7月17日 (UTC)
Wikipedia:投票/香港政府部门命名方式
[编辑]请到Wikipedia:投票/香港政府部门命名方式就香港政府部门的条目命名投票。Laikayiu 00:11 2006年7月18日 (UTC)
豆娘与蜻蜓
[编辑]我也不是专业人士了,我所了解的几乎全部来自GOOGLE或这里,而且几乎都是几小时前了解到的,如有差错,请自行鉴别。
你可以查看一下蜻蛉目,蜻蛉目下有两个亚目,差翅亚目和均翅亚目,一般我们所讲的蜻蜓和豆娘即分别指差翅亚目和均翅亚目,这两个亚目从字面上理解,最大的区别在于,差翅亚目休息时,翅膀分开,均翅亚目休息时,翅膀合拢,这大概也是两者区分的关键。
动物分类,好多时候也就是基于外形或是习性等一丁点很小的区别,关键追求区分的准确性,我所了解也基本仅限于此了。 --Ffn 15:10 2006年7月19日 (UTC)
如果需要防止匿名用户破坏,请至请求保护页面申请保护,只挂{{protected}}不会限制编辑,这需要由管理员设定,谢谢。--Alex S.H. Lin (T/C/M).tw 19:19 2006年7月29日 (UTC)
吴语维基
[编辑]incubator:Test-WP/zh-wuu/本字, incubator:Test-WP/zh-wuu/上海, 看得明多少? --✉Salvête, Omnês! Hello World! 15:32 2006年8月4日 (UTC)
另再看看incubator:Test-wp/zh-cdo/Help:如何读。--✉Salvête, Omnês! Hello World! 15:58 2006年8月4日 (UTC)
- 闽东平话如何读那篇是书面汉语,不是平话。--✉Salvête, Omnês! Hello World! 16:06 2006年8月4日 (UTC)
- 没有什么。只是我以为你当了那页是用平语写。--✉Salvête, Omnês! Hello World! 16:32 2006年8月4日 (UTC)
2038年问题
[编辑]多谢帮助!叶月 17:37 2006年8月8日 (UTC)tpemail user:tpemail
关于Hilary Duff
[编辑]您好,我看到您创建了Hilary Duff的中文条目并加上了重大改动的模版。希望您并未开始翻译该条目,因为我对该条目的翻译工作已经完成了一半。看到您的“翻译中的条目”中并未列出该条目,望您能让我把这个条目完成,如何?敬请谅解……这种事情真是少有啊! --WaitinZ 09:16 2006年8月9日 (UTC)
- 谢谢!我查了一下,IMDb上是Erhard,我想IMDb应该还算是比较有参考价值的吧。还有一招:我在Google上搜索Hilary Ann Duff和Hilary Erhard Duff,后者明显更多。我再找找两者各自的证据吧。再次感谢! --WaitinZ 12:08 2006年8月9日 (UTC)
台风条目名字的问题
[编辑]看到“台风桑美”→“桑美”了,但我是按照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阐述的标准定义来执行的,而这个标准亦未见完善(若出现不同年份的台风桑美时再来消歧义,但亦有以桑美查找时又来作第二个消歧义页),不知小草对此有何意见?而中文维基管理阶层有没有一个准则之类的?--羊男 16:41 2006年8月13日 (UTC)
南溪水库
[编辑]同意并感谢你的移动,让条目更完美了,谢谢!WikiBoy! 13:57 2006年8月14日 (UTC)
二次动员令
[编辑]为了增加中文维基的条目数量,8月15日到10月1日为止,请每个维基人编辑至少5个新条目,条目必须符合维基的规则,内容至少要达到条目标准,不可以是小条目或小小条目。如果可能的话,请尽量提高所编写条目的质量,内容,甚至达到推荐新条目的水平。写成后请在二次动员令设内部链接。
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请将此动员令贴到至少5个还没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就算不想参加编辑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成败关键之一,“首次动员令”效果不太大,就是因为没有在传播。
现在中文维基有9万注册用户,只要有4000人参加动员令,10月1日就会增加2万条目,意味着中文维基将迅速超越俄文维基,进而突破10万条目大关,而且是很漂亮的突破10万大关,因为增加的是有质量的条目,非滥竽充数者。请大家尽力帮忙完成这壮举。就算是新人,也不要害怕,尽量贡献新条目,若有问题就改正,参加这次动员令活动,或者可以让新人们更快的掌握如何编辑条目。--18164 15:52 2006年8月15日 (UTC)
最近终于写完了神父我第一个的“有关现实物质世界的维基条目”,去找了很多的档案,不过依然怕有资料上的错误,不知石兄不否到该条目一行帮手找找有没有要修改的错误?非常的多谢。--恶德神父 17:05 2006年8月20日 (UTC)
关于搭嘴音和吸气音
[编辑]我已在我的对话页中回应你的问题,请到该处一看。Tache User_talk:Tache 10:19 2006年8月22日 (UTC)
印欧语系
[编辑]随便改,原来的参考都是英文wiki。--wooddoo | 《House》神作神作神神作 18:14 2006年8月25日 (UTC)
首先,日文维基用被动式写,因此是伊尹‘被’太甲杀掉
再来,查《古本竹书纪年辑证》:‘… … 仲 壬 崩 , 伊 尹 放 大 甲 于 桐, 乃 自 立 也 。 伊 尹 即 位 , 放 大 甲 七 年 , 大 甲 潜 出 自 桐 ,杀 伊 尹 , 乃 立 其 子 伊 陟 、 伊 奋 , 命 复 其 父 之 田 宅 而 中 分之 。’
因此修改太甲及竹书纪年
新条目推荐更新
[编辑]主义的分类
[编辑]我不清楚你是怎么找到相关的"主义"的 不过对我来说,找单个汉字縂比找相应英文字母难
"现"-"现实主义" 下一栏是 "理"-"理性主义" 请问这两个字之间有何联系?
比如我现在要寻找"拜金主义",我又应该如何检索呢?
请指教 ——11:15 2006年9月3日 (UTC)
- 大陆罗马拼音和部首的检索方法并行
- 但是很多人(没调查过不知道是不是大部分都这样)都使用罗马拼音检索
- 怎么能让更多人加入到讨论中? --霏 11:27 2006年9月3日 (UTC)
东区区议员梁兆新
[编辑]阁下指这名议员是民主党员,但民主党网页的区议员资料并没有他的名字。07:49 2006年9月7日 (UTC)
香港维基媒体协会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编辑]文件删除请求:通知
[编辑]您好。您上传的文件Image:IMG 0056.JPG已列入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中,具体原因及讨论请参阅该页面。图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如是者请尽快补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时借此机会提醒您,维基百科极为注重著作权,请参考相关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准则等指导页面。谢谢!--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41 2006年9月15日 (UTC)
回复“香港地铁及九广东铁”
[编辑]或许你可以去查看此等条目的编辑历史,看看该用户所谓的“更新”其实是什么。我相信,把某个段落清空或者把外部链接改乱(故意把正确的URL改成错误的),并非合理的更新。--Moonian 15:48 2006年9月16日 (UTC)
- 哦,这样。那么下次我会先这么做。谢谢你的建议了;)。--Moonian 16:09 2006年9月16日 (UTC)
元朗平原
[编辑]你好,我正在编辑香港地理条目,遇上了一点疑难。现时保留了一句“根据地质学家及考古学家从元朗的地层推断,元朗平原于唐代成形。……到了宋代,元朗平原已经初见规模。”虽然居住元朗的人也听闻过,但我找不到任何资料支持。翻查编辑历史发现是你增加的,想请你帮忙补增资料来源。谢谢!-- tonync (talk) 18:00 2006年9月17日 (UTC)
请问可否把黄允材移到黄允财? 因为本人整理该条目后发觉黄允财一名比黄允材早,他1971年入行, 大约10年后才改名为黄允材, 故应把黄允材redirect到黄允财, 但现在黄允财有了redirection, 故未能移动条目, 请帮忙, thx. 陈大文 06:57 2006年9月23日 (UTC)
香港维基媒体协会筹备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香港维基人第一次定期聚会
[编辑]诺贝尔奖得奖人传记计划
[编辑]作为一部百科全书,连诺贝尔奖得奖人传记都不齐全是说不通的。为此本人有建议如下:
- 设立一个标准模版,现有的Template:诺贝尔奖获得者太简单,希望可设立可选填,有更多项目的模版。
- 为所有得奖人编写/翻译传记,并要中立及可查证,最少逹到可推荐的标准,甚至GA/FA。
- 为所有相关贡献设立条目,现有条目则要注明这是诺贝尔得奖贡献。
- 完成时间不是问题,进展慢也不是问题,但一定要不断有进展。
请各位在此提出意见,并把这讯息传给其它使用者--Johnson Lau 07:32 2006年9月30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