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伊敏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伊敏生
大明山西布政使司参政
籍贯直隶苏州府吴县
应天府上元县匠籍
字号字子蒙,号山泉
出生正德元年(1506年)五月初一日
逝世卒年不详
配偶娶叶氏
出身
  • 嘉靖四年乙酉科举人
  • 嘉靖十一年壬辰科同进士出身

伊敏生(1506年—?),字子蒙,号山泉直隶应天府上元县匠籍,苏州府吴县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

嘉靖四年(1525年)乙酉科应天乡试第二十六名举人,八年己丑科会试第四十四名,未殿试,十一年(1532年)中式壬辰科三甲第一百七十五名进士。都察院观政,授浙江慈谿县知县[1],不到三月,有神君伊父之谣。丁外艰,补临安县,以清惠著称。十九年(1540年)选授江西道试监察御史[1],二十年(1541年)实授[2],首论严嵩,巡按甘肃,劾仇鸾,并陈边事,并蒙采纳。再按湖广,值楚世子朱英燿弑逆,指挥甘玉海告变,敏生暗中擒治,查明交给钦差太监和法司官员,将楚世子明正典刑。值大旱,敏生设法救济,民多全活,奉旨褒嘉,又靖华阳洞叛獠。及按江西,有省祭官奏于小孤山得献皇帝御制碑,上命建祠,置碑山巅,敏生抗疏,认为当恤民力,从之。二十七年(1548年)二月出为山东按察司副使、曹濮兵备,升山西布政使司参政[2][3]。值酋虏猖獗,调兵戍边,以势迫胁,敏生遂暴卒,卒后始闻擢参政之草命。

家族

[编辑]

曾祖伊溥,封刑部主事;祖父伊乘,四川按察司佥事;父伊伯熊,府同知。前母周氏;母傅氏。具庆下。兄伊大生、伊直生,弟伊鲁生。子伊在庭[4]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明实录:世宗实录 ,242卷
  2. ^ 2.0 2.1 明实录:世宗实录 ,313卷
  3. ^ 《明史》(卷210):伊敏生,上元人。郑芸、陈策,俱莆田人。敏生官至山西参政。
  4. ^ 《嘉靖十一年壬辰科进士履历便览》:应天府上元县匠籍,治《易经》,年二十七岁中式嘉靖十一年壬辰科第三甲第一百七十五名进士。五月初一日生,行三,曾祖伊溥,封刑部主事;祖伊乘,按察司佥事;父伊伯熊,府同知;前母周氏;傅氏。具庆下。妻叶氏,兄大生;直生,弟鲁生,子在庭(兵部员外)。由国子生中式应天府乡试第二十六名举人,会试中式第四十四名。观都察院政,升监察御史,山东副使,山西参政卒。
官衔
前任:
邓熺
明朝慈溪县知县
嘉靖年间
继任:
薛应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