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格式手册/日期和数字/存档4
![]() | 本頁是以往討論的存檔。請勿編輯本頁。若您想發起新討論或重啟現有討論,請在當前討論頁進行。 |
調整日期和數字格式手冊的規定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現整合兩個同期提出的日期和數字格式手冊的規定調整提議,並合併處理兩案的公示事宜。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9日 (三) 05:09 (UTC)
修訂格式手冊以明確否定30小時制的正當性
承前討論,現擬修改WP:格式手册/日期和数字#时分秒如下,以明確否定30小時制的正當性:
|
以上。Sanmosa 熱烈慶賀「關注度」正名「收錄標準」 2025年1月22日 (三) 15:17 (UTC)
- @Liu116、我翼龍、Cwek、甜甜圈真好吃、神秘悟饭:抱歉,剛才討論串放錯位置了。Sanmosa 熱烈慶賀「關注度」正名「收錄標準」 2025年1月22日 (三) 15:18 (UTC)
- 主要是来源如此的情况,是否应该手动转换时制。我认为跟随来源即可,或者说——默许特定内容使用来源所引述的表现形式。——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1月23日 (四) 01:10 (UTC)
- 然而中文維基百科不能假定所有讀者能理解30小時制。Sanmosa 熱烈慶賀「關注度」正名「收錄標準」 2025年1月23日 (四) 05:07 (UTC)
- 反之亦然,而且30小时制存在条目,而且换算并不难,我认为可以作为来源(例如播出节目的onAir通告页)的原文引述。——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1月29日 (三) 05:52 (UTC)
- 然而中文維基百科確實能假定所有讀者能理解12小時制與24小時制,你的「反之亦然」不成立。12小時制與24小時制在小學怎樣說也肯定是接觸過的,更別說在小學教育環境接觸前大家也肯定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接觸過了。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9日 (三) 08:48 (UTC)
- 你不能假定读者不能理解30小时制,或者假定读者不能理解1+1=2那样,超过24小时的时间就不会计算那样(或者愚蠢得不会去看一下条目说明;至少这个比十進時好理解多了)。至少这类涉及条目的主要读者应该能理解。——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2月4日 (二) 02:01 (UTC)
- 不可能在条目内容对于读者的理解上做到完全普惠性,或者这本身就存在条目介绍的情况下可以做到说明上的普惠性。——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2月4日 (二) 02:03 (UTC)
- @Cwek:然而維基百科是個綜合性的百科全書,而不是ACG專門百科全書,因此你説的“至少這類涉及條目的主要讀者應該能理解”並不成立。我沒理解錯的話,你説的“普惠性”是在指“inclusiveness”,然而綜合性的百科全書確實需要做到這點,因此你有關“普惠性”的説明也同樣不成立。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5日 (三) 02:04 (UTC)
- 此外,根據WP:共识#提案討論及公示時間,任何正當合理的意見(無論是否於公示前或公示後提出)若已獲提案人正當合理的回應,且自該回應起計的3日後無進一步再回應,應視為該意見已解決,因此你的意見不構成對公示期的干預。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5日 (三) 02:11 (UTC)
- 纯属为了绕过问题而无视合理的意见,认为读者普遍地不能理解超过24小时的时间或者忽略能阅读条目理解的作用。我认为你这个读者假设是不合常理的。因为基于这个论断,我不认为这个限制的修订具有必要性。除非你说删除30小时制条目作为失去让读者理解的作用意义,或者觉得读者是1+1都不会算的蠢货,或者冒昧的说,你觉认为你是蠢货?——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2月5日 (三) 08:02 (UTC)
- 主要就是30小时制在一些领域上仍有使用(而且条目说明清晰)的情况下,就为了特定条目议题而草草立一个限制,这个限制的不合理于此。——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2月5日 (三) 08:06 (UTC)
- 视乎情况:假设读者都是超过24小时后就无法理解的,而且也没有提示和说明30小时制的情况,应该考虑限制;或者如果存在提示和说明30小时制的情况的话,可以假设能通过了解这个信息而理解这些时间的话,那就没有设限制的需要。——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2月5日 (三) 08:45 (UTC)
- 然而中文維基百科確實能假定所有讀者能理解12小時制與24小時制,你的「反之亦然」不成立。12小時制與24小時制在小學怎樣說也肯定是接觸過的,更別說在小學教育環境接觸前大家也肯定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接觸過了。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9日 (三) 08:48 (UTC)
- 反之亦然,而且30小时制存在条目,而且换算并不难,我认为可以作为来源(例如播出节目的onAir通告页)的原文引述。——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1月29日 (三) 05:52 (UTC)
- 然而中文維基百科不能假定所有讀者能理解30小時制。Sanmosa 熱烈慶賀「關注度」正名「收錄標準」 2025年1月23日 (四) 05:07 (UTC)
- 30小时制可以理解为了方便处理跨日计算情况,将原有24小时的时跨日后继续顺延计算累加,直到原24小时制的第二天6:00前,日开始时间也顺延到为6:00开始来避免与前一天延伸的重合;算法理解简单。就算只了解普遍的24小时也不影响这个时间表示方式的理解,不认为有必要因此设限。——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2月5日 (三) 10:22 (UTC)
- 你拿三十小时制條目來舉例的時候是不是沒看到中國大陸鐵路的反例,這説明了30小時制相比起24小時制並無顯著的優越性,這種情況下中文維基百科沒理由逼迫讀者學習30小時制。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5日 (三) 10:29 (UTC)
- “随着高铁的开通运行,铁路运输高峰期逐渐变为白日,中国大陆铁路也切换回了24小时制。”,而且现时如果针对本次讨论的关联条目内容的话,作为跟随来源的表述,保留原有的表示方式并不冲突,也和前述中国火车使用该表达方式切换不直接相关。——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2月5日 (三) 11:07 (UTC)
- 有关“中国大陆铁路的反例”,我说一下结论:那段话是欠准确的原创研究。
- 直到现在为止,大陆铁路的运行图调整(调图)节点仍基本上是:旅客列车当日0时、货物列车前一日18时。以2024年10月11日调图为例,旅客列车实际换用新图的时分为11日0时、货物列车实际换用新图的时分为10日18时,即在货运系统中,18时后即视作“次日”。但是这只是视作次日而已,在单位印发的运行图中,时刻表记与24小时制无异(因此这个例子是否应当在30小时制这个条目中记载,都需要另论)。
- 在这个讨论背景下,可能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实际在10日18时便换用新的运行图,也不妨碍行业内外以“全国铁路11日起实行新货物列车运行图”表述此次调图。-- 西行寺海苔子 ハナノモトニテ 2025年2月5日 (三) 12:34 (UTC)
- @Saigyouji-Noriko:我感覺那整個條目都是原創研究,早晚都是得重寫的。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5日 (三) 13:00 (UTC)
- 另(~)補充:此“反例”是否存在,也不妨碍此草案的合理性;当然,Cwek提出的部分观点也自然合理。只是纵览如上内容,“
一些领域上仍有使用(而且条目说明清晰)
”等等论据,皆旨在论证“停用30小时制的不必要”。而针对这样一个“低普适度者服从高普适度者”为主题的草案,本来存在这种“少数派”的情况,就自然说明“服从”并非是板上钉钉的“毋庸置疑”。 - 但是,Cwek论证“保留30小时制表记的必要”时,所见论据也只有“保留
来源所引述的表现形式
”和“存在提示和说明30小时制的情况
”。就此我认为:1.“保留引述”在此并非有相当的必要性;2.阅读条目内文还需要通过“提示和说明”去理解30小时制,这或许必要,但这样肯定比直接看12或24小时制麻烦。“担忧别人蠢”显然不对,但是“担忧别人懒(当然,这种懒指的是单纯的怕麻烦)”显然合理,毕竟某些研究表明“人天生就是懒人”。因此针对此修改,我无异议。-- 西行寺海苔子 ハナノモトニテ 2025年2月5日 (三) 13:50 (UTC)- 保留参考引文原文可以避免编者对引文内容的解读,包括额外的反算,至于对于读者,可能需要转换24小时的观念,那我们应该提供标注和说明,让读者自行理解则可,同样类似与我们引述引文,并不能提供编者的观点,实际上也是让读者根据我们对引文的引述去自行理解。对于24小时和30小时的转换“麻烦”,我认为略微过滤,远比开氏温标这种需要记下特定特殊数的加减计算,30与24的转换的关联计算值就是24小时制的“24”(因为这只是24小时制的顺延计算,将第2天的小时制加载前一天的24小时上,我认为比起开氏温标理解特定特殊数的含义更容易多了),过多对读者假设(包括懒、读者不理解或不会去理解)纯属为了故意不保留这种仍容易理解的表示方式做托辞罢了。——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2月7日 (五) 06:49 (UTC)
- 另(~)補充:此“反例”是否存在,也不妨碍此草案的合理性;当然,Cwek提出的部分观点也自然合理。只是纵览如上内容,“
- @Saigyouji-Noriko:我感覺那整個條目都是原創研究,早晚都是得重寫的。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5日 (三) 13:00 (UTC)
- 你拿三十小时制條目來舉例的時候是不是沒看到中國大陸鐵路的反例,這説明了30小時制相比起24小時制並無顯著的優越性,這種情況下中文維基百科沒理由逼迫讀者學習30小時制。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5日 (三) 10:29 (UTC)
- 「讀者很容易學會讀30時制」不能當作使用的理由,光是需要讀者另外去學就是一個明顯的缺點了。如果讀者可以去學能當作使用的理由,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在氣溫使用凱氏溫標?有些天氣網站有提供這個選項。30小時制有什麼不可取代的優點重要到寧可讓部份讀者看不懂也要用嗎?要求讀者為了條目中的一個時間多去學一個生活中用不到的時制並不合理,而且讀者很可能一看到數字大於24就直接認定是筆誤,之前甚至還要另外弄個模版提醒30小時制,正顯示這是是有很多人看不懂的時制。到底30時制有什麼優點值得用?跨日計算可以等需要的時候你再加24,而不是光看個時間都要自己減24。深夜節目人還沒睡也只要排序放在前一天的23:00之後並且再括號+1日就可以了,一目了然。C9mVio9JRy(留言) 2025年2月5日 (三) 13:46 (UTC)
- @Cwek。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6日 (四) 13:13 (UTC)
- 开氏温标还需要在摄氏温标上减去一个固定要记住的数字(273.15)来计算,并且仅限超低温科学中常见。类似的还有民国纪年、日本纪年的计算。那为什么对于类似的可以提示备注甚至应该同时标注公历年,毕竟对于某些编辑来说算法“同样”简单,对不?显然,比起一个大于24小时并且说明了是30小时制的计算(并且这只是24小时制的顺延计算,固定的计算值也是关联原有时制的“24”)要来的简单和可理解得多,虽然开氏温标可能更能说明热力学的原理,很“科学”,但计算还要记住一个不容易关联的数字,并且和日常普遍使用不关联,就显然不会有考虑其日常用途。——2025年2月7日 (五) 06:41 (UTC)
- 至于所谓优点,这个轮不到我们讨论评价,对于会使用该时制的相应读者(或者相应从业者)才是需要关注此点。我简单而言就是这可以直接引用引文描述,不用再让编辑自行再反算,我认为这点已经足够。——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2月7日 (五) 06:41 (UTC)
- @C9mVio9JRy。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7日 (五) 14:19 (UTC)
- WP:格式手册#时间、数字、度量衡有規定每一個非公曆日期後面都需要附上公曆日期,但你應該不支持每次寫出30時制後都再標注24時制時間吧?現在是我們在討論我們自己編寫的維基百科該用什麼格式,那當然是由我們來評斷該不該用,而不是在維基百科之外那些「會使用該時制」的人……而且你不能選擇性忽略那些「不會使用」的讀者啊!寫條目要從讀者的角度看,不是編者方不方便的角度。編者從參考資料減24只要做一次就好了,每位讀者讀到都要心算的總成本明顯較高。--C9mVio9JRy(留言) 2025年2月7日 (五) 18:26 (UTC)
- @Cwek。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6日 (四) 13:13 (UTC)
- 题外:我所理解的,因为电视台的节目排定一般以早上6:00为一天分割点,所以自然而言将凌晨的节目归入到前一天的排定中延续;就这个议题所接触的,大部分日本深夜动画每周固定一天的深夜开始沿着不同播放地区逐时段一同播放,使用30小时可以将跨前一天午夜至后一天凌晨的时间都视为同一天,对于编写条目条目也可以不用特意区分两天的分裂单元格(举个小例子:BanG Dream! Ave Mujica,起始于1月2日每周四深夜自23:00开始不同地区播出,但大部分实际会延展到周五凌晨,条目编排上需要单独分一格给突兀的周四;使用30小时制可以合并这个突兀,而且也符合自然地理解为为自1月2日开始播放)。但鉴于部分新条目开始有编辑会手动转换,而且的确24小时使用更普遍,所以即使如此,也不会特意再还原回去。简言之,已有的30小时编排需要注明以便理解,新的编写保留为24小时并无问题。——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2月7日 (五) 07:27 (UTC)
- 祖父條款不可取。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7日 (五) 14:20 (UTC)
- 24時制並不表示你一定要在晚上12點切分表格,你用24時制也大可以在跨日後接續著寫,只要用括號或其他方式標示是隔天即可。用30時制只是把跨日的問題移到早上5、6點的節目,如果你寫成5:00,那就會造成條目中同時有5:00和29:00兩種不同的寫法表示同樣的時間。--C9mVio9JRy(留言) 2025年2月7日 (五) 18:26 (UTC)
- ( π )题外话:例子是不是改成21世纪的年份比较好?虽然不影响理解,不过现在遇到30小时制时年份一般不会是百年前吧。——暁月凛奈 (留言) 2025年2月8日 (六) 07:27 (UTC)
依照日本學術界表達日期的方法修訂格式手冊
方才看WP:格式手册/日期和数字#夏曆與干支紀年的月日時留意到存在“夏曆與干支紀年的月日應該用漢字表示”的規定,然而我記得日本的農曆日期中的月日也是習慣使用阿拉伯數字表示的,而且不少中文維基百科的日本相關條目也遵循了使用阿拉伯數字表示的習慣(我自己寫的條目例外,我自己倒是傾向完全使用漢字表示的),因此現擬修改WP:格式手册/日期和数字#年月日如下,以使現行規定符合實際情況,順道調整現有行文的格式:
|
|
以上。Sanmosa 熱烈慶賀「關注度」正名「收錄標準」 2025年1月22日 (三) 15:35 (UTC)
通過:先行處理無不正當合理意見干擾的部分。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5日 (三) 09:08 (UTC)
公示
依WP:共识#提案討論及公示時間,徵求意見中的提案在7日內無新留言時可在已取得共識的前提下公示,任何正當合理的意見(無論是否於公示前或公示後提出)若已獲提案人正當合理的回應,且自該回應起計的3日後無進一步再回應,應視為該意見已解決,故現整合兩個同期提出的日期和數字格式手冊的規定調整提議,並合併處理兩案的公示事宜,公示期為期7日。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9日 (三) 05:09 (UTC)
- @Sanmosa:日本纪元错误例子举太多了,这让这个小节看起来很蠢(),能否删掉一些?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5年2月5日 (三) 14:43 (UTC)
- 我看元年的例子也根本没必要举。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5年2月5日 (三) 14:46 (UTC)
- 由于我基本不写相关条目,所以未反对提案。但我一直有个疑问:日本在学术上如何表示,这不应该成为中文维基百科制定格式手册的依据吧?中文维基百科不应当依据中文学术上(以及其他可靠来源)如何表示(日本日期)吗? ——自由雨日🌧️❄️ 2025年2月5日 (三) 15:35 (UTC)
-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