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知识问答/存档/2025年3月
![]() | 本頁是以往討論的存檔。請勿編輯本頁。若您想發起新討論或重啟現有討論,請在當前討論頁進行。 |
美國是否有法律規定網站要有18禁警告?
一般來說,進入18禁網站至少會有「你是否已滿18歲?」這樣的警告,在台灣這是有法律依據的。當然美國18禁網站通常也會有警告,但有相關的法律規定嗎?還是只是業者自律的行為?--世界解放者(留言) 2025年2月25日 (二) 05:32 (UTC)
- 2023年之前,美國是沒有「18禁」,但是現在就需要看你是從那個州登入,例如德州,要求網站(不限於色情網站),只要是「故意」發布「對未成年人可能有害」的內容,而內容超過三分之一,就需要驗證瀏覽者的年齡,確認瀏覽者是18歲或者以上。根據 Pornhub(色情網站),Louisiana、Florida 和 Idaho 也陸續開始有類似的要求。 不過有些州認為對年齡審查,有可能洩漏個人資料,立法未必太順利。--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2月28日 (五) 08:34 (UTC)
- 有是有但是仅局限于您登陆Google的邮箱是未成年账号或者是学校账号--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 2025年3月5日 (三) 17:44 (UTC)
who knows the full company name of Sunotech?
Who knows--Sunotech-Shanghai(留言) 2025年3月11日 (二) 03:17 (UTC)
- Are you referring to Suntech Power?--Saimmx(留言) 2025年3月11日 (二) 13:47 (UTC)
- 保加利亞 Sunotec Group?--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11日 (二) 19:07 (UTC)
“你维”
近日在中文维基百科讨论中频繁出现“你维”一词,个人观察上下文猜测该词指中维。此处正是中维,但“你”作为第二人称,顾名思义的感觉就像说“你们的维基”,听起来有一种把中维和自己对立之感。
我想知道这样的说法怎么来的?是否隐含着一种褒贬?--ZLin2222(留言) 2025年3月4日 (二) 18:21 (UTC)
- 你国。真的没见过这种用法吗?——暁月凛奈 (留言) 2025年3月4日 (二) 20:50 (UTC)
- 或者简单一点"你家"--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 2025年3月5日 (三) 15:19 (UTC)
- 可能有批判含义,也不算贬义吧?--SummmerSky(留言) 2025年3月10日 (一) 11:10 (UTC)
- 取决于使用者的意图吧,如果自身明显是参与者,感觉贬义居多,即割裂或批判。比如“贵司”,依上下文不同,可能是正式、尊重,或者嘲讽,或者自嘲、自傲,等许多意味。--YFdyh000(留言) 2025年3月10日 (一) 11:25 (UTC)
- 同意,是褒是貶,取決於使用者的意圖,不過網友所提及的「你國」,明顯是貶義(成為敏感詞之後,就更加確定是貶義,最少官方是這樣認為)。跟歐洲不同, 身處於亞洲的人,不管是什麼國藉,一般都不會(或者不敢)自嘲所處的國家,所以自嘲的可能性也不高。相反,「貴國」就可褒可貶,視乎前文後理,一般都是褒義。不過用「你」,又不一定是負面,以前出差見客時,也有客戶說「你們家」的東西不錯,然後下訂單給我。至於「你維」,是褒是貶,搜索了一下,看了一些內文,從前文後理看,似乎是介乎於貶義與吐槽之間。--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12日 (三) 08:10 (UTC)
最小的維基人幾歲阿
如上,看WP:RECORD,最年少的行政員是Jimmy Xu,但實在好奇最年輕的編者,目前為止看到的應該是User:Gaolezhe,2010年出生,像我是2009年的。--August討論‧簽名 2025年3月4日 (二) 13:12 (UTC)
- 如果不仅限作出贡献性编辑的用户的话,在学校和日期条目恶作剧的有不少小学生(——暁月凛奈 (留言) 2025年3月4日 (二) 13:26 (UTC)
- XD,不過我比較想知道貢獻性編輯的--August討論‧簽名 2025年3月4日 (二) 14:12 (UTC)
- :(确实看到好多--SummmerSky(留言) 2025年3月10日 (一) 11:02 (UTC)
- 年轻真好啊,岁月不饶人。尤其是看父母两鬓斑白,皱纹渐展,倍觉心痛。 --花开夜 留言 ·签名 ·贡献 2025年3月11日 (二) 18:42 (UTC)
靠黑洞的引力能不能加速到光速?
原标题为:黑洞为什么中间是黑的?
我一直在想黑洞中间到底有什么,为什么是黑洞,我有一天突然想到有没有可能黑洞的吸力不是能把光都吸住,那是不是应为黑洞的吸力吧反射的光给吸住了才是黑色,应为我们的眼睛是靠反射的光而看到东西,但是应为黑洞的吸力才看不到黑洞里头到底是什么,然后我有想到那被黑洞吸进去的东西是不是被加速到光速了呢, 应为黑洞的吸力<光速那岂不是靠黑洞能把物体加速到光速但这有违背光速是不变的定律,我就一个高一学生不知道怎么解释,希望各位大佬能给我解释,谢谢。--NotFiliHere(留言) 2025年1月30日 (四) 18:54 (UTC)
- @NotFiliHere阁下您好,在下也不清楚为什么黑洞是黑的(一定要说的话,就是看起来是黑的),或许是能吸收光的缘故吧。( π )题外话:一般来说条目的讨论页是帮助编辑们发现问题和交流编辑过程的地方,阁下可以到WP:知识问答中去问问天文学专业的编辑吧。--花开夜 留言 ·签名 ·贡献 2025年1月30日 (四) 18:57 (UTC)
- 我说实话,我想问的是黑洞到第是不是违背了光速不变的定律,应为他的吸力比光速强,那是不是能依靠吸力而加速到光速?(知道了,下次不放到讨论页)--151.43.45.46(留言) 2025年1月31日 (五) 10:33 (UTC)
- 阁下的认知不像是高中生。力和速度根本不是同一个物理量(在浙江,这是初二/八年级的知识)。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31日 (五) 10:59 (UTC)
- 「光速不變的定律」?? 這是哪裡出來的定律? 我只知道 我在學到 反射問題的時候, 就是因為光 速率不一樣,所以 水中的筷子才會"被"折斷... 壓根沒學過啥 "光速不變"的定律... 抱歉~ 書念得少...--Innova(留言) 2025年2月12日 (三) 08:37 (UTC)
- 光速不變沒錯,但這是指在真空中所有慣性參考系下光速不變。閣下提到的水中的筷子看起來好像被折斷,是因為光在不同介質中的速度不同。--Nebulatria(留言) 2025年2月14日 (五) 02:02 (UTC)
- 所以,是誰告訴你,"黑洞" 內部 是「真空」 的呢?
- 連光都逃出不來的地方,會抓不住氣體??--Innova(留言) 2025年2月16日 (日) 18:43 (UTC)
- 光速不變沒錯,但這是指在真空中所有慣性參考系下光速不變。閣下提到的水中的筷子看起來好像被折斷,是因為光在不同介質中的速度不同。--Nebulatria(留言) 2025年2月14日 (五) 02:02 (UTC)
- 我说实话,我想问的是黑洞到第是不是违背了光速不变的定律,应为他的吸力比光速强,那是不是能依靠吸力而加速到光速?(知道了,下次不放到讨论页)--151.43.45.46(留言) 2025年1月31日 (五) 10:33 (UTC)
- 我觉得,准确来说,黑洞并不能说是“黑颜色”的,而是“看”不见。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30日 (四) 20:15 (UTC)
- 正如盲人不知黑为何物。--花开夜 留言 ·签名 ·贡献 2025年1月31日 (五) 01:59 (UTC)
- 黑洞的速度比光快,黑洞可以吸收一切(包括光)这就是为什么它是黑色的--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 2025年1月31日 (五) 19:51 (UTC)
- “
黑洞的速度比光快
”大错特错,请不要误导。 ——自由雨日🌧️❄️ 2025年1月31日 (五) 19:56 (UTC)- (没看到规则故此撤回)--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 2025年1月31日 (五) 20:24 (UTC)
- “
- @NotFiliHere:如果您的确有高一知识,您可以这样理解史瓦西黑洞。但是我严重怀疑阁下是否有物理常识。--PexEric💬|📝 2025年2月2日 (日) 06:49 (UTC)
- 简单说一句,黑洞的光谱是X,而褐矮星冷却之后的黑矮星是Y9。黑洞是绝对黑色(除了吸积盘以外)。--SummmerSky(留言) 2025年2月8日 (六) 05:10 (UTC)
- (~)補充,这是因为它吸收所有光。--SummmerSky(留言) 2025年2月8日 (六) 05:17 (UTC)
- 提示:Y9也叫做T10。--SummmerSky(留言) 2025年2月8日 (六) 11:59 (UTC)
- 黑洞是密度極高的類星體,因為實在太高密度,所以逃逸速度超過光速,以致所有粒子,包括光都逃不出來。--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2月20日 (四) 18:26 (UTC)
- 我说,我在意大利高中,这里高一才学到向量,我只是想知道靠黑洞能不能超过光速,应为狭义相对论的两基础理论是光速不变--NotFiliHere(留言) 2025年3月5日 (三) 10:15 (UTC)
- 根據狹義相對論,光速在真空中的傳播速率是一個常數,而且無論觀測者是靜止還是運動中,觀測者看到的光速都是一個常數。原因是時空彎曲了,意思就是運動中的觀察者,相對於靜止的觀測者,時間會變慢,這種現象叫做 Time Dilation。這種變化使到不同的觀測者,無論運動速度有多快,他們所測量到的光速都是不變的,都是同一個常數。--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5日 (三) 18:08 (UTC)
- 按您的意思那靠黑洞的引力是到不了光速--NotFiliHere(留言) 2025年3月5日 (三) 21:38 (UTC)
- 問題是,黑洞中,並不是"真空"狀態--Innova(留言) 2025年3月6日 (四) 02:58 (UTC)
- 根據廣義相對論,跟所有無質量粒子一樣,重力波的速度剛好等於真空中的光速。不過,亦看過一些論文主張:如果引力速度等於光速,那麼光(電磁波、光子)就可能可以從黑洞中逃出,所以這可能意味著引力速度比光速快。--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6日 (四) 08:41 (UTC)
- 在真空狀態之下,重力速度應該是光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重力速度並不是指物體或者粒子在重力之下的運行速度,而是指重力從物體或者粒子傳播的速度。這就是為什麼恆星或者氣體雲太靠近黑洞,被黑洞的引力撕碎,令到氣體繞著黑洞運行,形成所謂的吸積盤,這就是為什麼黑洞圖片的周圍會有紅色環。--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6日 (四) 08:22 (UTC)
- 問題是,黑洞中,並不是"真空"狀態--Innova(留言) 2025年3月6日 (四) 02:58 (UTC)
- 按您的意思那靠黑洞的引力是到不了光速--NotFiliHere(留言) 2025年3月5日 (三) 21:38 (UTC)
- 根據狹義相對論,光速在真空中的傳播速率是一個常數,而且無論觀測者是靜止還是運動中,觀測者看到的光速都是一個常數。原因是時空彎曲了,意思就是運動中的觀察者,相對於靜止的觀測者,時間會變慢,這種現象叫做 Time Dilation。這種變化使到不同的觀測者,無論運動速度有多快,他們所測量到的光速都是不變的,都是同一個常數。--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5日 (三) 18:08 (UTC)
- 我说,我在意大利高中,这里高一才学到向量,我只是想知道靠黑洞能不能超过光速,应为狭义相对论的两基础理论是光速不变--NotFiliHere(留言) 2025年3月5日 (三) 10:15 (UTC)
- 首先请容我确认黑洞的定义,黑洞并非“洞”,它是一个“东西”,一个非常非常小非常非常重的物体,或者说,一切重量夸张到这种程度的物体都可以叫黑洞。你甚至可以把非常非常大量的鼹鼠放在一起,只要总共的重量够大,它们就会自己坍缩成一个黑洞。
- 它密度和重量达到了一个非常极端难以计量也难以想象的程度,以至于在黑洞附近的世界运行规律也因此受到影响,超出了被人类整理归纳为“科学”的范畴。也就是说,它附近实际会发生什么,目前的科学家们还尚在研究,没办法给你一个足够说服他们自己所有人的完备答案。
- 我们已经知道的是,我们所知道的“颜色”是光接触物体之后返回,再进入你眼睛里产生的。而“黑”其实就是“没有光”,常规物体显现黑色是因为表面的材料吸收了光,什么光都没有返回,眼睛注意到从“那个方向”原本应该过来的光并没有出现,于是就认为“它是黑的”。
- 而黑洞,无论构成黑洞的是什么东西,是用木头还是铁,鸡还是鸭子做的,只要是这种极端密度的物体,都能产生足以将包括光在内的一切都拖入其中的强大引力。到了这种程度,黑洞“原本是什么颜色”,或者说,光接触黑洞后原本会返回什么颜色的光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接触黑洞”的光被永远地拖入其中,不可能再返回任何颜色了。因为这种拖入其中的引力和黑色的材料一样不会让任何光返回你眼中,所以对于眼睛来说黑洞和黑色物体一样,都是黑色的。
- ---
- 而另外一个问题“靠黑洞能不能超过光速”就需要另行分解了。
- 首先我需要承认,@Stanleykswong提到的论文我并不了解,我仅讲述我知道的,一些应该是被广泛认同的结论。
- 根据广义相对论,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不可能达到光速,因为随着速度趋近光速,继续提升速度所需的能量将会飞速增加,最终在非常接近光速时变为无穷大,也就是说你就算耗尽这有限的宇宙中一切潜在的能量,你也不可能让一粒沙子获得它需要的无穷大的能量来加速至光速。
- 但是光为什么是光速呢?很简单,它的质量等于零,并不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什么的,根据理论,它就是一种完全无质量的事物。
- 但如果论及“借助黑洞能不能加速”这个问题,我建议你看看引力弹弓,这是一种借助引力令你获得加速的航天动力学概念,十分复杂,超出了我能讲清楚的范畴,若是你感兴趣可以查看这个条目来进一步了解。
- 但是据我所知,引力弹弓也不是凭空变出速度来的,它本质是允许你从黑洞手里以动能形式偷走能量。理论上如果存在一个质量无穷大的黑洞,而你在无穷远处的一个安全区域对黑洞使用无穷次引力弹弓,你最终或许确实会在消耗无穷多的时间后达到光速。
- 但正如你所见,这个计划有这么多的“无穷多”“无穷大”“无穷远”,在这个处处有限的宇宙中实现实在有些过于困难了。--法拉(留言) 2025年3月9日 (日) 16:41 (UTC)
- 引力彈弓沒有那麼複雜;
- 就如同彗星: 當 距離太陽越近,受到引力越大,移動速度就越快! 此時,若你跳脫至非太陽系觀點,會看到 太陽在移動! 如果 彗星靠近太陽時,太陽正朝著 彗星移動 相同方向前進,那 彗星需要移動到折返點的距離加長了,受引力影響的時間也跟著加長,所以 彗星到達折返點時的速度 就會比太陽停在原地的時候 來的更快! 相反 也是一樣。原理就是這樣而已。
- 嚴格說來,其實 就是 你偷走行星動能的一部分,作為你自己的動能! 但是 因為行星跟你的質量相比 太懸殊,所以 行星被你偷走的動能 小到無法被察覺而已。--Innova(留言) 2025年3月11日 (二) 01:31 (UTC)
- 解釋得很好,但是你是否打錯了「恆」字,太陽是恆星(Star),所以最後一段我猜你是想說偷走恆星的動能,而不是偷走「行」星(Planet)的動能。--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11日 (二) 08:59 (UTC)
- 應該說,只要 質量"遠"比你大的 就行,不侷限於 恆星或行星! 當然 質量越大的 效果當然越好;
- 只是 依照我們現在的航空器的技術,通常僅能侷限在太陽系中活動,自然是 以太陽為中心!
- 此時 是當 太陽是在原地 動能為零 的狀態!
- 你要玩引力彈弓,除了對方的質量要越大越好, 還要他當前的移動速度 越快越好;
- 而且 跟你同方向 才會加速,跟你反方向 則會減速!
- 那... 留在原地不動的咧?
- 你只能靠它改變方向! 不具備 加/減速功能了
- 又,航空器內部器件 能否承受接近太陽的高熱,這會是另一個問題; 220°C 焊接電路用的銲錫就會融化了--Innova(留言) 2025年3月12日 (三) 03:27 (UTC)
- 有道理,只要質量差足夠大就可以。在1959年蘇聯的月球探測器,已經應用過引力彈弓原理來改變飛行軌道和加速,不過因為月球質量並不大,所以探測器的重力加速相當有限。--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12日 (三) 07:40 (UTC)
- 解釋得很好,但是你是否打錯了「恆」字,太陽是恆星(Star),所以最後一段我猜你是想說偷走恆星的動能,而不是偷走「行」星(Planet)的動能。--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11日 (二) 08:59 (UTC)
- 你提到「理論上如果存在一個質量無窮大的黑洞……」,令我想起我的物理老師曾經說過:一個黑洞的質量極限是整個宇宙的質量。理論上,黑洞不斷吸引其他物質,最終宇宙只剩下黑洞,然後黑洞之間相互吸引,最終宇宙只剩下一個無限大密度的超級大黑洞,然後再來一次宇宙大爆炸,一切重新開始。記得當時我問過他,既然宇宙是無窮大,那麼為什麼會最終宇宙只剩下一個超級大黑洞(無窮小)呢,兩者是否有邏輯上的衝突?不記得當時物理學怎樣解釋。--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11日 (二) 09:33 (UTC)
- 下面是個人夢境:
- 如同 螞蟻只認得2D的東西,即使蟻窩在樹幹中間,一隻螞蟻不斷向東走,最後可以`神奇`的找到另一個蟻窩,而 這蟻窩裏面的朋友 竟然認識自己;再繼續不斷的往東走,還能再找到另一個一樣的...(直到自己累死) :D
- 也許,我們身處的宇宙,其實是 外界的某個黑洞內部,而我們自己並不自知...
- 或許,我們現在能觀察到的黑洞,在你進去後,會發現 裡面其實是另一個宇宙。
- 也許,我們的宇宙 之所以會不斷的擴張,就是因為 外界的這個黑洞,又`吞`掉了什麼東西 塞進這 黑洞(宇宙?) 中造成!?
- 「宇宙產生多重宇宙」 ?--Innova(留言) 2025年3月12日 (三) 03:58 (UTC)
- 有趣的夢境,不過原理上,我們身處的宇宙,不可能在外界的某個黑洞內部,原因是黑洞的基本特性是無限密度,而我們可以確信我們身處的時空並非如此。--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12日 (三) 07:31 (UTC)
- 有一種說法 是: 進去黑洞的東西,經由蟲洞,由白洞出來。
- 不過 白洞至今仍是理論上的東西;我們已經能觀測到這麼遠距離的星系了;甚至已經發現數百個黑洞了,但是 卻無法順利觀測到"一個"白洞及蟲洞出來!
- 畢竟,黑洞 是 不斷吃東西進肚不吐骨頭的貔貅,連一點可被觀測到的光線都不留給我們,我們都能觀測到了。但是,一直不斷拋東西出來的敗家子白洞,我們卻一個都看不到,這不合理。
- 所以 白洞可能就真的只是幻想的理論了。
- 相較之下,宇宙中的多重宇宙 似乎就比較合理了;
- 畢竟,對你來說,無限寬廣的銀河,在另一個維度,可能就是一粒沙而已。
- 相反,在你看來,是極高密度的東西,在另一個維度,可能卻是如宇宙般開闊的空間 - 蟻人 ?
- 不過,就如同 身處 2D世界的螞蟻,無法理解 3D世界的運作(為什麼東方,總是有另一個跟我老家一樣的蟻巢,裡面甚至還有我朋友跟爸媽;再下去,還有無限多個蟻巢跟朋友!?)
- 同樣的,身處 3D世界的地球人,也無法正確理解 4D世界的運作規則。
- 在 4D人眼中,我們現在討論的東西,它們可能一笑置之;正如同我們嘲笑不斷往東走 不斷發現自家`新`蟻巢而累死自己的螞蟻一樣。 :D--Innova(留言) 2025年3月13日 (四) 01:21 (UTC)
- 記得數十年前,太陽神計劃前後,歐美曾經興起科幻潮(例如:Star Trek),而且這熱潮影響到亞洲(例如:超時空要塞),其中一個很受歡迎的說法是:其實宇宙不只一個,而兩個宇宙是由蟲洞連接在一起的,蟲洞是時空的奇點,它的一端是白洞,另一端是黑洞。這些科幻故事都認為,透過蟲洞可以實現超光速太空旅行。--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13日 (四) 07:44 (UTC)
- 有趣的夢境,不過原理上,我們身處的宇宙,不可能在外界的某個黑洞內部,原因是黑洞的基本特性是無限密度,而我們可以確信我們身處的時空並非如此。--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12日 (三) 07:31 (UTC)
- 按照这位大佬的说法我想问靠引力弹弓能不能到达光速,但按照其他人的留言应该是不可能的,你们所光能到达光速是因为他是没有质量才能到达,那们我们是到不了光速除非我们能造出一个没有质量的物体让后拥有一个无限的能量才能到达光速。--NotFiliHere(留言) 2025年3月13日 (四) 20:14 (UTC)
- 雖然有少部分科學家不同意,但是科學界一般認為沒有任何物體可以超過光速。只有無質量粒子(例如光子),才能夠以光速移動。原因是,根據愛因斯坦的公式(E=mc2),把有質量的物體加速到光速,需要無限能量。--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13日 (四) 20:56 (UTC)
- 雖然有少部分科學家不同意,但是科學界一般認為沒有任何物體可以超過光速。只有無質量粒子(例如光子),才能夠以光速移動。原因是,根據愛因斯坦的公式(E=mc2),把有質量的物體加速到光速,需要無限能量。--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13日 (四) 20:59 (UTC)
- 至於你說的:如果我們能造出一個沒有質量的物體。根據愛因斯坦的公式(E=mc2),因為 m=0,所以 E=0,意味著不需要能量,你說的那個沒有質量的物體也能夠達到光速。--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13日 (四) 21:07 (UTC)
已知正方形內一點到三頂點距離,求其邊長
P為正方形ABCD內一點,P到A、B、D三點的距離分別是√61、√53、√17,則此正方形的邊長為何?
請問√50是不是唯一解?
對於這類問題,我找到一個公式,所以想試驗並和大家請教它是不是對的。謝謝!---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5年3月8日 (六) 22:32 (UTC)
- 列方程組求解,確實是唯一解。你找到的公式是?--極冷(留言) 2025年3月11日 (二) 05:38 (UTC)
- 维基百科:知识问答/存档/2016年8月#正方形內部一點到四頂點距離,與面積。
- 設正方形邊長為,則滿足方程式
- →
- →
- →或
- 負值顯然不合,而,正方形邊長太短,也不合,故。-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5年3月11日 (二) 16:03 (UTC)
- @極冷君:數日沒看到您的回應。請問您是忘記了這個話題,還是對其已無意見?謝謝!-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5年3月15日 (六) 07:42 (UTC)
為什麼相機拍下公車的LED燈有點……奇怪?
我在共享資源看圖片時,發現多數拍下使用LED燈號標示班次的公車,在照片上變得非常奇怪:大概就是像統聯公車717-U5這樣,橫向出現黑色條紋。當然有少數例子,但不多。
我不太明白,但猜是LED燈閃爍暗滅的速度非常快,然後相機剛好拍下了這段暗滅。不過真是如此嗎?是的話,問題提到的「閃爍暗滅」,就是脈衝寬度調變嗎?--Saimmx(留言) 2025年3月3日 (一) 18:18 (UTC)
- 刷新频率低+高速快门导致,那个照片“曝光时间 1/2,000秒”。[1]。更多我不太清楚。--YFdyh000(留言) 2025年3月3日 (一) 18:41 (UTC)
- 所以看起來是快門速度+頻閃效應而不是脈衝寬度調變嗎?有趣。--Saimmx(留言) 2025年3月4日 (二) 05:31 (UTC)
- 視乎設計的不同,LED 顯示板的驅動電路可能是水平掃描,亦可能是垂直掃描,意思是電流在同一時間,只供應給其中一行的 LED。因為人眼的 persistence of vision (視覺暫留效應),所以對人來說是看不到每個獨立的 LED 燈泡只亮很短暫的時間,情況有點像膠捲年代的電影,你是看不到影像以每秒24格(有些是其他格數,例如16格)投影在銀幕上。相機的快門速度,總是比 LED 顯示板的刷新的時間間隔更快,例如白天時,一般快門速度都是1/250秒或者更快(感光器越先進,時間越短),所以相機的感光器只能夠捕捉到亮起的那部分 LED。手提電話的感光器差一點,所以情況沒有那麼嚴重。解決方法是使用較慢的快門速度(例如 1/50秒或者更慢),你就可以影到整個 LED 顯示器的內容。不過因為有些 LED 在這段快門開啟的時間內,有比較多的通電時間(可以是刷新周期比較多,也可以是處於比較完整的刷新周期),所以有些 LED 可能看起來仍然比其他的更亮(或者更暗)。要解決這個問題,你需要用更慢的快門,例如1/4秒,令到每個 LED 快門開啟的時間內,都有比較多的通電時間(足夠多的刷新週期),那麼照片中的 LED 亮度就不會有明顯的差異。--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5日 (三) 19:06 (UTC)
- 有些LED點矩陣(或 矩陣型LED)內部的電路是呈網狀排列的。若要顯示特定的花樣或文字,因為受到這種網狀電路配置的限制,可能無法一次就把整個矩陣上所有指定的LED點亮而顯示出想要的花樣,它一次最多只能將其中一排裡面指定的LED點亮,因此若要顯示特定花樣,可能就要用掃描的方式,將想要顯示的花樣分割成一排一排的形式,然後一次只點亮其中一排花樣的分割。這可能就是對於您拍照結果的解釋。--Justin545(留言) 2025年3月16日 (日) 11:40 (UTC)
JoJo的奇妙冒险动画
不会吧JoJo的奇妙冒险动画版到石之海就完结了不会吧不要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 2025年3月17日 (一) 17:55 (UTC)
油管youtube的AI對留言審查的情況,似乎越來越誇張了,若留言一旦被油管AI特意隱藏,有人知道會持續多久嗎?
我在網路上搜索了許久,對於這種情形的網路中文資源極少,很少人在討論這個。但英文的網路資源卻蠻多,reddit上面有許多討論,所以我也觀看了reddit上面的相關討論,針對這種情形的英文似乎叫作「shadow ban」。
到底為何被「shadow ban」?老實講我不知道,即使留言不是負面評價、罵人、種族歧視,仍可能被ban。我就是一例,我搞不清我到底留了啥言,才導致被ban。至少我很確定,我在油管裡的所有留言裡都沒罵過人。
完全是AI自己暗中判定的,當然有可能被誤ban,油管AI審查留言已經持續好幾年了,AI會針對你的留言進行審查,當它認為你的留言屬於不適合時,就會自動隱藏你的留言,只有你能看到,它會讓頻道主決定是否開放你的留言讓其他人觀看。這就是所謂的「單一頻道ban」。
現在AI則進化到「群組ban」,AI會自動把頻道主設定一個群組,如果該頻道主講時政類,那它就會被油管AI【暗中加到時政群組裡】,頻道主本身並不知道它頻道被加到何種群組裡,這是一種隱形的參數設定,僅為油管系統自己暗中的偷偷分類。
然後,一旦你在某時政頻道被AI ban後(並非頻道主block你,拉你進黑單),AI就會判斷你的危害程度,來決定你這帳被ban的範圍,判處你僅為單一頻道被ban、或群組頻道裡被群ban,例如,我的油管帳,就被群組ban,我一連試了數個時政頻道,清一色只要一留言,就隨即被隱藏,無一例外。即使是我從未留言過的油管頻道,仍是相同情況,我一留言就隨即被隱藏。
但改到阿貓阿狗寵物頻道裡留言,則能正常顯示,我改用其他帳號、無痕模式,均能看到該留言。換成新聞頻道也一樣,也是能看到留言。就只有在所有時政頻道裡被ban,我只要一留言就隨即被隱藏。
換其他油管帳號也一樣,油管AI會暗中登記你帳號的上網IP,我一連換了幾個油管帳號,其它帳號也一起被連坐,全部被群組ban,無一倖免,這些帳號只要一留言就隨即被隱藏。
無論我的留言內容是什麼,短短幾個字也一樣,字面上無意義的測試內容也一樣,全部一律被隨即隱藏,AI不讓我的留言被其他人看見。只要我敢留言,油管AI就會隨即隱藏留言,不管留言的內容為何。
只有我其中一個長期使用手機的油管帳,這個手機一直用本地電信直連IP,與我被群組ban的油管帳之wifi IP從不相同。僅有這個油管帳,由於IP不同的緣故,才沒被群組ban,得以在時政類頻道底下留言。
我這邊還可以往下推論,不僅單一頻道ban、群組ban,甚至還有所謂的「全域ban」。所謂全域ban,就是不管在任何類型頻道裡,你這油管帳,只要一留言,不分留言內容的青紅皂白,全部ban掉被設定隱藏,我猜這大概是油管最嚴重的ban法,通常只有大量散佈廣告連結的油管帳,會比較容易吃到這種全域ban。我這邊是推論出來的,因為我僅吃到群組ban,沒正式吃過全域ban,故僅能說我是推論,並非親身實際體驗、驗證這種全域ban。
至於到底會被ban多久,我不知道,這也是我想問的問題,所以才來這邊發文,想請教是否有人知道、或也有類似經驗,煩請賜教,謝謝。--Znppo(留言) 2025年3月9日 (日) 11:38 (UTC)
- 很同情你的遭遇,不過覺得有點兒奇怪,因為過去 YouTube 的 shadow banning 主要發生在 Youtuber 上載的影片 ,很少會發生在聽眾的留言,而你說你的留言又不涉及歧視,那就更奇怪。--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9日 (日) 19:27 (UTC)
- reddit針對留言的ban,其實蠻多的,只要關鍵字找對就有,針對上傳影片的ban還比較少。然後誤ban的報告,在reddit也蠻多,他們也說自己正常留言,跟我一樣。其餘不累述。--Znppo(留言) 2025年3月9日 (日) 19:38 (UTC)
- 蠻多的+1 ; 我觀察到的現象是: 留言剛送出時,即使能看到自己留言;等待三五秒後,再刷新一下,就能看到自己剛才的回覆消失不見! 特別是在 批評政府(有顛覆政權傾向的?), 或是文字上有 疑似批評污辱字樣的 - 像是 "美豬" 。 雖然,人家的本意 是指 `由美國進口的豬肉`,並不是指 `美國人是豬`... 但,這篇回復基本就會自動被消失!--Innova(留言) 2025年3月10日 (一) 03:00 (UTC)
- reddit針對留言的ban,其實蠻多的,只要關鍵字找對就有,針對上傳影片的ban還比較少。然後誤ban的報告,在reddit也蠻多,他們也說自己正常留言,跟我一樣。其餘不累述。--Znppo(留言) 2025年3月9日 (日) 19:38 (UTC)
- 閣下說的是其中一種情形,就是油管AI直接刪除你的留言。
油管AI的思維模式,初始是在你留言按下確定送出後的「30秒至1分鐘之間」,AI會瞬間判斷你這則留言是存、或刪。閣下說的似乎就是【刪】的情形。
如果油管AI決定你的留言是【存】,就會同時決定,是【隱】、或【顯】,隱就是隱藏(讓其他人看不見,僅有你自己和影片上傳主,這兩人能看見)、顯就是顯示(其他所有人均能看見此留言)。
就我個人的觀察與實測,若在你的留言裡,語氣的刺激性比較強,讓人閱讀的感覺有點強烈,不需用到啥疑似罵人、人身攻擊、歧視等字眼,也有極大機會被瞬間刪除。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的留言,是教導頻道主如何鑽油管AI審查影片的漏洞教學,也一定會被油管AI瞬刪,我就曾因此被刪過,只要一發表這類留言就被瞬間刪除,屢試不爽。這內容我大概講一下,這是我在某頻道主底下留言教他的內容:
你在油管所上傳每一個影片,會被油管AI自動給予一組VID、SID,VID就是Video ID等同於影片的指紋、SID就是Sound ID等同於影片的聲紋,每部影片的VID、SID均不盡相同。
然後,油管AI就會把你這部影片的VID、SID,拿去與油管資料庫裡的所有影片之VID、SID建檔進行比對,會得到一個吻合度,如果吻合度達到、或超過某個油管程式員所設計的某百分比時,油管AI就會判斷你這個影片侵犯版權,並且寄發一支侵犯版權警告給你這個頻道主。
油管對於每個頻道上傳主,有所謂三振條款,半年之內只要達到三次影片侵權警告,你的頻道就會被刪除,而且不可恢復。
規避這類影片審查的方法其實也有,我只要在留言裡打出這些方法,就會被油管AI瞬間刪除該留言,屢試不爽。至於具體是哪些方法,我在這邊就不提了,免得被提報到維基百科的其他不當行為。
至於油管AI選擇採取隱藏的留言,通常是語氣比較不那麼激烈、甚至是一般正常留言也有可能被隱,我認為這可能是AI技術還不成熟所導致,然後還會對你這油管帳記下一筆違規,選擇後續要不要直接ban你這帳號,讓你一發表留言就被隨即隱藏,就如同我上面開串所講的內容一樣。以上是我對油管AI的言論審查機制,屢次測試後的心得,供各位參考。--Znppo(留言) 2025年3月10日 (一) 04:03 (UTC)
- 閣下說的是其中一種情形,就是油管AI直接刪除你的留言。
- ( π )题外话:大陆的哔哩哔哩有一套独特的阿瓦隆系统,疑似用AI完成大规模全方面的shadow ban。--花开夜 留言 ·签名 ·贡献 2025年3月11日 (二) 18:45 (UTC)
- 看來是殊途同歸,用的方法其實是差不多。在這科技時代,每個人似乎都只能適應。--Znppo(留言) 2025年3月11日 (二) 21:37 (UTC)
-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有時可能是「言者無心,聽者有意」。而政治領域可以說是是非之地,言論審查也可能是社會控制的手段。--Justin545(留言) 2025年3月18日 (二) 01:29 (UTC)
有关于中国未成年防沉迷问题,双减问题,早晚自习
如题,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的一个评论,"在中国性同意要14岁但是玩游戏要18岁难道我下午再家不玩游戏难道出去买吗"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即使中国没有出这个政策但是学生(小学到高中)也会因为没有时间完成作业,没有到晚自习下课的时间玩不了游戏,所以说这个法律到底是怎么下来的,难道大人赌博(例如打麻将,斗地主)就不算是违法,就算中国不让赌博但是还是有一些人去而且这些事情中国从来没有整治过,所以说我认为这条法律纯属没有用处的法律,除非中国减压学生的压力。
如题,双减这个东西纯属是为了学校和政府赚钱,我听我一个国内的同学说他们的学习不让他们去外面的补习班,并且在学校交钱在学校下午学习(放学时间为晚上11点),还有就是很久以前我在中国的时候我记得是一个暑假,我们小学推出了一个东西也就是相当于暑假托管班(需要交钱)我们的老师告诉我们自愿报名,但是我们学校有些人没有报名,我们老师就去打电话劝说过来的,然后等到我们上课老师什么也不讲,就只是让我们写暑假作业,真的这种情况真的要整改了。
如题,我虽然在小学毕业就来美国了但是我在中国还是有朋友的(这件事发生时我已经来到美国6年了)那天我想和我的中国朋友去一起玩游戏我故意起的很早就是为了赶上时差问题,当我打过去电话的是时候是没有人接听,后来我一直等到了差不多国内的凌晨1点多他才给我回话说他晚上11点才下课然后写了三个小时的作业到现在连饭都没有吃,我问他他还玩吗他告诉我不了,他解释说他早上6点要去学校因为在不睡觉每天起不来了,这件事之后我就一直在想为什么中国的教育要这么严格,在我的印象里学生都是朝气蓬勃的但是现在的中国学生一个比一个死。--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 2025年3月18日 (二) 13:27 (UTC)
- 課後補習是亞洲文化的一部分,不只是在中國,在韓國、日本、台灣、星馬也很流行。從另一個角度看,課後補習其實是一門大生意,所以學校有動機去善用這個賺錢機會。不同的是家長、學生有沒有選擇的可能性,在大部分國家,是否參與課後補習,是家長跟學生自己的決定,可去可不去,沒有人會施加有型或者無形的壓力。--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18日 (二) 14:19 (UTC)
- 看起来阁下还是没有真实的体验过--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 2025年3月18日 (二) 14:22 (UTC)
- 我對中國的情況真的不太了解,沒有真實的體驗過,所以可能有偏差。我的中國朋友,大部分是在海外的,估計他們也不一定很理解中國的現狀,所以他們告訴我的情況也可能有偏差。記得十多年前經常出差上海、廣州、北京,從當地同事口中,得知他們的學習壓力很大。不過這都是十數年前的事,不知道真實的近況如何。--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19日 (三) 07:57 (UTC)
- 其实阁下可以自己去抖音什么的地方哪个去搜索一下这些东西直接就是一目了然--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 2025年3月18日 (二) 14:23 (UTC)
- 我本人也在日本呆过一年啊也上过一年的学(在来美国以前的过渡阶段)实际上日本的学习方式比美国都轻松--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 2025年3月18日 (二) 14:24 (UTC)
- 其实感觉亚洲整体大环境都是这样啦。感觉就是人多>就业压力竞争大>公司看文凭挑人>应试教育 的一个恶性循环--薯条好吃(无敌暴龙战士版).小本本 2025年3月19日 (三) 02:15 (UTC)
- 對,大環境就是這樣,記得卅多年前,第一次出差台灣,在台北火車站後面,看到整條街都是補習學校、家教班。不過在十多年前左右,補習之風減少了,但是就變成學習美語潮。--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19日 (三) 07:47 (UTC)
- 可能是 selection bias,所以大家看到的東西不一樣。我在日本時,大部分同事都是東大工程系和早大商學院畢業,所以他們說從小學就開始要面對家庭的期望和學業壓力。到了高中時,壓力主要是同學間想追求好成績,想進入頂尖大學,拿到進入大公司的入場券。--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19日 (三) 07:43 (UTC)
- 我在的那个时候很少有什么补习班有的话也都是中国人开的--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 2025年3月19日 (三) 13:33 (UTC)
- 其实感觉亚洲整体大环境都是这样啦。感觉就是人多>就业压力竞争大>公司看文凭挑人>应试教育 的一个恶性循环--薯条好吃(无敌暴龙战士版).小本本 2025年3月19日 (三) 02:15 (UTC)
- 看起来阁下还是没有真实的体验过--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 2025年3月18日 (二) 14:22 (UTC)
维基娘(恋童癖事件)
可能一些人不知道这件事,但是大家去《某娘百科》搜索维基娘就可以看到啊,话说回来到底是谁在画这些东西又或者说谁在看,我在想这个事情和最近中国大陆里面爆火的教科书里面的人物"锐锐"有什么区别--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 2025年3月17日 (一) 17:42 (UTC)
- 大不相同,如果我沒記錯,引起爭議的那張圖就是維基娘作者Kasuga自己畫的,我認為這是他不謹慎的行為。--世界解放者(留言) 2025年3月18日 (二) 01:46 (UTC)
- 他本来就是R18作者,这可能属于文化及看法不同。--YFdyh000(留言) 2025年3月18日 (二) 02:07 (UTC)
- 我知道他是R18作者,但我覺得不能這樣說。維基百科是面向大眾的網站,即使是成人版的維基娘,將其作為色情條目的附圖明顯也是不妥的。--世界解放者(留言) 2025年3月18日 (二) 03:32 (UTC)
- 这可能有点“内容审查”感,面向大众的网站包含很多敏感性的内容,Wikipedia:内容声明。如果是标志性形象是否要介入争议性事物,就是我说的看法不同,并且基金会应该没向作者买断维基娘形象的相关权利。比如,如果用维基娘改作一个特定群体/主张的宣传图、看板娘,是否妥当,是用法多元、包容还是不妥,反对者可能不喜欢啊。理由可能还是照顾大众的感情为主,避免形象最常见的含义被改变。--YFdyh000(留言) 2025年3月18日 (二) 04:04 (UTC)
- 我有一个想法就是说本来维基娘就很大众而且是一名二次元角色,这就好比p站上的"原神"和"守望先锋"这两个游戏的角色在全世界都是很出名的,也就是说一旦大众了那她(他)肯定就有一些R18东西流出。
- 题外话但是啊但是,原作者有没有声明维基娘是成年人(虽然我知道这很傻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一点关系的)--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 2025年3月18日 (二) 13:05 (UTC)
- 既然有File:Adult Wikipe-tan.png,原版的維基娘顯然是兒童。--世界解放者(留言) 2025年3月19日 (三) 12:33 (UTC)
- 「反對內容審查」不代表什麼都要挑戰。維基百科是靠大眾捐款營運的,自然要考慮大眾的觀感。而基金會位在美國,兒童外表的維基娘顯然是不能碰的禁忌,至於成人外表的維基娘,就如我前面所說還是會引起其他爭議。--世界解放者(留言) 2025年3月19日 (三) 12:26 (UTC)
- 说句不好听的"维基娘通过mai的方式来给维基百科捐款太感人了呜呜呜"--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 2025年3月19日 (三) 14:48 (UTC)
- 玩笑--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 2025年3月19日 (三) 14:49 (UTC)
- 我只是说原作者及其他人似乎有相关权利去做,如果维基娘不是一个商业买断形象,为基金会或维基百科而“谨慎”至多是建议?--YFdyh000(留言) 2025年3月20日 (四) 13:38 (UTC)
- 我说这是个玩笑--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 2025年3月20日 (四) 13:43 (UTC)
- 这可能有点“内容审查”感,面向大众的网站包含很多敏感性的内容,Wikipedia:内容声明。如果是标志性形象是否要介入争议性事物,就是我说的看法不同,并且基金会应该没向作者买断维基娘形象的相关权利。比如,如果用维基娘改作一个特定群体/主张的宣传图、看板娘,是否妥当,是用法多元、包容还是不妥,反对者可能不喜欢啊。理由可能还是照顾大众的感情为主,避免形象最常见的含义被改变。--YFdyh000(留言) 2025年3月18日 (二) 04:04 (UTC)
- 我知道他是R18作者,但我覺得不能這樣說。維基百科是面向大眾的網站,即使是成人版的維基娘,將其作為色情條目的附圖明顯也是不妥的。--世界解放者(留言) 2025年3月18日 (二) 03:32 (UTC)
- 他本来就是R18作者,这可能属于文化及看法不同。--YFdyh000(留言) 2025年3月18日 (二) 02:07 (UTC)
使得p、p+10、p+30、p+40、p+60、p+70、p+90、p+100這八個數都是質數的最小的p是13,那麼請問次小的p是?
如題。這個問題肇因於我恰好觀察到13、23、43、53、73、83、103、113的個位數都相同,且都是質數。謝謝回答!---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5年3月15日 (六) 11:42 (UTC)
- 用程序穷举可知是349--GUT412454(留言) 2025年3月20日 (四) 14:31 (UTC)
发牢骚
过于无聊问阁下一个事事情是这样的
我在QQ上加入了一个游戏群,有一天我说了一句"不要把山东人和东北人当日本人"群里就有几个人出来说我还把我踢了,然后我先是把带头骂我的人盒了他全家(我希望阁下可以知道盒是什么意思)我并没有告诉他我也没有干任何违法的事情这事只有我知道,然后我的朋友知道了怎么回事把我拉了 回去随后我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我也没有在意就当作是一个小插曲,第二天那个带头骂我的人找了他的一个管理员朋友把我又踢出去了,随后我把那个管理员的全家盒了,我告诉了我的朋友我的朋友把我说的话把我说的话发到了群里(然后我就不知道了)
(纯属虚构,不如说这是我小时候的一个事)
阁下帮我评判一下谁的错--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 2025年3月5日 (三) 15:19 (UTC)
- 請教一下,「盒」是什麼意思?我真的不知道。--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5日 (三) 19:18 (UTC)
- 盒:開盒,人肉搜索之意。--Saimmx(留言) 2025年3月5日 (三) 19:36 (UTC)
- 该词之的意思是通过不法手段去得知对方的身份证信息从他开始就可以顺藤摸瓜的找到他全家的身份证--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 2025年3月5日 (三) 19:36 (UTC)
- 挖去真是满级了真牛逼
- unbeatable
- unstoppable
- unbelievable
- incredible
- so strong
- so powerful
- so undescribable--SummmerSky(留言) 2025年3月10日 (一) 11:07 (UTC)
- (开玩笑的)--SummmerSky(留言) 2025年3月10日 (一) 11:08 (UTC)
- 讲实话我到现自都不知道我当时拿什么耐心一个一个的找的--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 2025年3月10日 (一) 13:00 (UTC)
- 不好,你的脑子被外星人入侵了(开玩笑的)--SummmerSky(留言) 2025年3月13日 (四) 10:34 (UTC)
- 一会我就把你抓走你等着吧我们现在就缺少你们这种维基天才--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 2025年3月13日 (四) 12:57 (UTC)
- 不好,你的脑子被外星人入侵了(开玩笑的)--SummmerSky(留言) 2025年3月13日 (四) 10:34 (UTC)
- 建议别乱用阁下这个词--∮♩♪♫♬♭♮♯☧⚧☦︎ 2025年3月21日 (五) 03:08 (UTC)
皇后大道東 (歌曲) 歌詞
這歌有三句不太明白,希望有高人解釋一下:
- 照買照賣樓花處處有單位 / 但是旺角可能要換換名字(上句大概是經濟繼續繁榮的意思?維港、彌敦道這些要改名我懂,為什麽旺角都要?唯一想到是“旺角”將不再“旺”,但這與上句有點衝突?)
- 冷暖氣候同樣影響這都市 / 但是換季可能靠特異人士(上句大概指大局依舊?“換季”、“特異人士”指什麽?)
- 會有鐵路城巴也會有的士 / 但是路線可能要問問何事(鐵路、城巴、的士有沒有特別意思?下句是指發展路綫要先問中央?)
--惣流·明日香·蘭格雷不姓式波 2025年3月12日 (三) 01:41 (UTC)
- 只回答問題一:「樓花」那段比起經濟繁榮,更多是講資本主義制度會得到延續,也就是「馬照跑,舞照跳」的延伸;至於旺角,猜是說 Mong Kok 變成 Wang Jiao。雖然「旺角不旺」可能也說得通。--Saimmx(留言) 2025年3月13日 (四) 04:46 (UTC)
- 看了一下“樓花”似乎是香港“發明”的,那確實充分代表了香港的資本特色。Wang Jiao一看覺得有點牽强,但近一兩年在網上看到越來越多“XG”(雖然是故意的),難道真是在預言此事?(不過MK大概還要很久才要“換換名字”)--惣流·明日香·蘭格雷不姓式波 2025年3月13日 (四) 12:03 (UTC)
- 「預言」--Saimmx(留言) 2025年3月13日 (四) 16:00 (UTC)
- 令我最驚訝的是“特異人士”配圖誠哥,不過李氏力場貌似是千禧後才有的,除非有人穿越了。。。HK、XG的問題令我想起之前在香港故宮博物館商店看到一個產品made in Amoy,無知的我還在猜這是哪個不知名小國,才發現一些大陸地名保留了舊洋名(以爲像Peking一樣不再用了),所以旺角不用太擔心(應該)。--惣流·明日香·蘭格雷不姓式波 2025年3月14日 (五) 01:33 (UTC)
- 我一開始也以為「但是換季可能靠特異人士」是在說李氏力場,但想了想覺得很奇怪。感謝解釋,把我覺得很奇怪的地方說開了。--Saimmx(留言) 2025年3月14日 (五) 03:25 (UTC)
- 令我最驚訝的是“特異人士”配圖誠哥,不過李氏力場貌似是千禧後才有的,除非有人穿越了。。。HK、XG的問題令我想起之前在香港故宮博物館商店看到一個產品made in Amoy,無知的我還在猜這是哪個不知名小國,才發現一些大陸地名保留了舊洋名(以爲像Peking一樣不再用了),所以旺角不用太擔心(應該)。--惣流·明日香·蘭格雷不姓式波 2025年3月14日 (五) 01:33 (UTC)
- Off-plan property 其實西方國家一直都有,最早是在中世紀(大約是中國的明朝)之前已經有,不過主要是富人的投資渠道,通過預付來資助項目,以換取所有權或租金收入。到了19世紀,在歐美已經有將 off-plan property 賣給散客。--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13日 (四) 18:07 (UTC)
- 請問是在哪裏看到?我也覺得不應該是這麽近代的發明,但又找不到太多外國的解釋。(不過中世紀的屋子也不會建太久吧,還是說城堡之類的大建築?或者應該説“大廈”的樓花是香港首創會比較有可能)--惣流·明日香·蘭格雷不姓式波 2025年3月14日 (五) 01:41 (UTC)
- 「預言」--Saimmx(留言) 2025年3月13日 (四) 16:00 (UTC)
- 看了一下“樓花”似乎是香港“發明”的,那確實充分代表了香港的資本特色。Wang Jiao一看覺得有點牽强,但近一兩年在網上看到越來越多“XG”(雖然是故意的),難道真是在預言此事?(不過MK大概還要很久才要“換換名字”)--惣流·明日香·蘭格雷不姓式波 2025年3月13日 (四) 12:03 (UTC)
- 第二段:估計應該是說香港仍舊受世界政經氣候影響,除非有特異人士(有影響力的領導)想改變這種氣候(註:當時已經提出了50年不變,不過仍然有些人懷疑)。--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13日 (四) 07:56 (UTC)
- 主要是在想“特異人士”是不是在指什麽特定人物,不過可能是按音律隨便填,沒特別意思。--惣流·明日香·蘭格雷不姓式波 2025年3月13日 (四) 11:55 (UTC)
- 第三句:估計應該是說香港的「基本設施」(暗示政治方面)仍然存在,不過如何發展就要看「總路線」。
- 註:英國的國內政治影響香港,保守黨 Margaret Thatcher 政府執政期間,英國加速民主化,權力下放給地方議會(包括香港的區議會)。到了政權移交給工黨的 Tony Blair 時,基本上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的政治相當獨立,這些民主化的發展也影響著當時的英治香港。--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13日 (四) 08:20 (UTC)
- 這句後來想想也是類似想法,就是交通工具(制度、機構之類)還在,但路綫混亂,原地踏步,甚至開倒車(市民、旁人看到都“問問何事”)。--惣流·明日香·蘭格雷不姓式波 2025年3月13日 (四) 11:52 (UTC)
- 你要从邓小平搞的改革的层面来看,邓小平打左灯向右转,搞资本主义但硬说是社会主义,当时香港人真的很担心是不是把香港收回去之后要搞计划经济了,邓小平说五十年不变,五十年之后还用变吗,他预计的是中国在五十年以后制度上已经没法跟别的资本主义国家分出多少资社意义上的本质差异了,所以香港人不用担心会遇到计划经济粮票什么的,第一句就是这个意思,以前的经济制度可以延续,但在名目上可能要美化一下。事实上前半句就已经在开始变了,因为他说的是“单位”
- 八九十年代美国和苏-俄都在投入大笔国家经费研究超能力,当时他们真的觉得也许会有可以心灵感应的人,美国人研究这个也是想要证明神的存在,在理论上把苏联的无神论科学社会主义压下去,那个年代很多科幻作品都在蹭心灵感应的热度,也出现了很多骗子。中国看着美苏都这样,也想跟进,中国的特色是还想结合传统显摆一下悠久的历史,于是钱学森在替亩产万斤站台以后又一次开始吹牛替气功站台,第二次忽悠中国人,在钱学森的忽悠下,中国政府和中国民众大练气功,特意人士的概念很火,实际上中国政府在此还别有用心,因为当时下岗工人太多,怕他们闹事,想给他们一点精神慰藉,所以就默许大师们忽悠下岗工人,法轮功就是这时被共产党扶持起来的。特异人士在那个时候是一个热梗,所以这首歌也拿来用了,在香港民众看来,气功大师也是当时中国的一个特色和象征,这里用这个来代指中国,意思是东西方的规则都会影响香港,但是想把香港完全变成一个靠中央指令走的城市,只能做梦等特异人士发功。
- 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日常性的事务还是照惯例办,但是路线问题肯定要服从中央了--∮♩♪♫♬♭♮♯☧⚧☦︎ 2025年3月21日 (五) 03:22 (UTC)
烧脑问题
如果未成年和未成年谈恋爱那男的那方算不算恋童(双方均未满14岁)--后藤 (维基失信人员)(留言) 2025年3月20日 (四) 15:13 (UTC)
- 推荐咨询您所在司法管辖区的法律工作者,以获得负责和准确的意见。——敬颂冬绥 ZhaoFJx(论•签) 2025年3月20日 (四) 15:27 (UTC)
- 如果是恋童癖,ref DSM-5:“C. 个体⾄少16岁,且⽐诊断标准A中提及的⼉童至少年长5岁。”希望能有帮助。——敬颂冬绥 ZhaoFJx(论•签) 2025年3月20日 (四) 15:31 (UTC)
- 这么 科学吗厉害厉害,这个问题困扰我好久了谢谢--后藤 (维基失信人员)(留言) 2025年3月20日 (四) 15:33 (UTC)
- 如果是恋童癖,ref DSM-5:“C. 个体⾄少16岁,且⽐诊断标准A中提及的⼉童至少年长5岁。”希望能有帮助。——敬颂冬绥 ZhaoFJx(论•签) 2025年3月20日 (四) 15:31 (UTC)
- 不算,要正式認定為戀童,首先人需年滿16歲。
- 及後,當事人須對11或13歲以下者(視乎用DSM的定義[雖然DSM-5-TR已說因人進入青春期的時間存在差異,所以這是大概的定義]還是用譚納標準階段1來區分)存有強烈及持續的性慾望,且比後者大5歲。
- 這的強烈是指當事人對上述對象的性慾望大於或至少等同(不過是否應用等同這一界線來劃分沒什麼人討論,上述劃分跟從DSM)處於其他年齡層的人。
- 在上述情況中,人未滿16歲,不能正式確定是戀童。
- 在不管上述條件,假定當事人年滿16歲的情況下,還是不能正式確定。若以譚納標準劃分,這一範圍包含處於階段2和3的人,遠大於只是階段1。
- 最後沒有證明當事人對上述對象的性慾望大於或至少等同處於其他年齡層的人。(把性慾望放在量表以1至10來量度,10代表對對象的最大慾望,有人可以把13歲或以下的兒童評為7分,但把成人評為10分,這已不符DSM對戀童的定義。)--S叔 2025年3月21日 (五) 10:14 (UTC)
- 果然在维基百科写东西的都是天才--后藤 (维基失信人员)(留言) 2025年3月21日 (五) 11:45 (UTC)
- 才不是,我只是知道我知道的事(與化語系列的羽川翼一樣)。你不看戀童這條目的主编是誰?對,就是我。(2017年翻譯,2023年半原創地大修)--S叔 2025年3月21日 (五) 11:54 (UTC)
- 比我聪明就对了,您就看我主页那几个条目一个比一个垃圾--后藤 (维基失信人员)(留言) 2025年3月21日 (五) 11:58 (UTC)
- 才不是,我只是知道我知道的事(與化語系列的羽川翼一樣)。你不看戀童這條目的主编是誰?對,就是我。(2017年翻譯,2023年半原創地大修)--S叔 2025年3月21日 (五) 11:54 (UTC)
- 果然在维基百科写东西的都是天才--后藤 (维基失信人员)(留言) 2025年3月21日 (五) 11:45 (UTC)
咱就是说,用js能干啥
js感觉很废物的样子,不爱用--zyxZyx20101210 2025年3月20日 (四) 10:20 (UTC)
- Javascript是重要的网页技术;您可以试试关闭浏览器的JS功能,看看在这种情况下的网页,与平常有何区别。——敬颂冬绥 ZhaoFJx(论•签) 2025年3月20日 (四) 12:52 (UTC)
- 在TimBL剛發明WWW的時候,互聯網的client和server之間,真的可以只用HTML溝通。現在大部分情況都不能只靠HTML,需要JS和CSS配合HTML。而現在的WWW,大約有99%網頁都有用JS。--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21日 (五) 07:56 (UTC)
- Jeff Atwood: "Any application that can be written in JavaScript, will eventually be written in JavaScript" - 基本上,配著node.js,你整個網站都能用JavaScript寫起來(參見MEAN)。另,程式的架構與寫法,只要人多就可以改進;但用的人不多,架構與寫法再好也是枉然。--Saimmx(留言) 2025年3月22日 (六) 14:42 (UTC)
- 當看到Javascript可以做出獨立的Linux發行版後,我覺得問題已經變成「用Javascript不能幹啥」了。--Saimmx(留言) 2025年3月22日 (六) 14:51 (UTC)
- 嚴格來說,NodeOS 不算是 ` *獨立的* OS` !
- 參考官方網站 的說法,第一條 就寫明了:
- ```node-os is a full operating system built on top of the *linux kernel* ```
- 依據他這說法,個人認為他 比較接近Shell, 而不是OS !
- OS是提供基礎功能的「核心」,而 Shell 是提供用戶操作介面(UI)的「窗口」或「工具」--Innova(留言) 2025年3月24日 (一) 01:29 (UTC)
- 我不太理解你的說法。你是認為,因為 NodeOS 本身沒有開發核心,所以 NodeOS 只能是一團 Shell script、而非完整的作業系統嗎?
- 但就我理解,Linux 本身就是核心,而Linux發行版則是基於 Linux 核心的作業系統。如果一個 Linux 發行版必須到開發核心的地步,我覺得這定義似乎太過苛刻、似乎也沒有看到有定義要求 Linux 發行版必須開發核心,只是我不很確定。--Saimmx(留言) 2025年3月24日 (一) 02:57 (UTC)
- 跟Android類似,是一個基於Linux内核的操作系統。--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26日 (三) 09:50 (UTC)
- 當看到Javascript可以做出獨立的Linux發行版後,我覺得問題已經變成「用Javascript不能幹啥」了。--Saimmx(留言) 2025年3月22日 (六) 14:51 (UTC)
光速以上是什么
如题,我一直在想着问题,既然光是已知的最大速度那比光还快的速度有吗(类似像水滴一样的东西?)--后藤 (后藤一里天下第一)(留言) 2025年3月19日 (三) 14:52 (UTC)
- 请读狭义相对论。水滴并不快。它的威力不是来自速度。——暁月凛奈 (留言) 2025年3月19日 (三) 15:22 (UTC)
- 不理解: `水滴` 跟 '光速' 有什麼關係??--Innova(留言) 2025年3月20日 (四) 00:29 (UTC)
- 量子糾纏:「量子糾纏的作用速度比光速還快。最近完成的一項實驗顯示,量子糾纏的作用速度至少比光速快10,000倍。這還只是速度下限。根據量子理論,測量的效應具有瞬時性質。可是,這效應不能被用來以超光速傳輸古典資訊,因此並不違反因果律。」--Justin545(留言) 2025年3月23日 (日) 05:49 (UTC)
- 那人类有可能将一个飞船或者比较大的物体提到这个速度吗--后藤 (维基失信人员)(留言) 2025年3月23日 (日) 14:06 (UTC)
- 在小說的世界,用 warp drive 就可以。現實世界應該不可能。--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23日 (日) 17:03 (UTC)
- 那人类有可能将一个飞船或者比较大的物体提到这个速度吗--后藤 (维基失信人员)(留言) 2025年3月23日 (日) 14:06 (UTC)
- 下雨時,雨點從天上降下,其實是經過一個相當有趣的程序,小雨點會互相聚集變成大雨點,同時大雨點的周圍因為空氣阻力和磨擦的原因,又會被「削走」變成很多小雨點,這個分分合合的過程不斷重複,所以雨點的體積一般都是介乎 0.001cc 到 0.3cc 之間,很少會更大。因為體積與表面積(其實是projected area)比的原因,終端速度也很少超過每秒10米。--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23日 (日) 16:51 (UTC)
- 那如果雨水加速到光速是不是能砸死人--后藤 (维基失信人员)(留言) 2025年3月23日 (日) 17:06 (UTC)
- 問題是在現實世界是有空氣阻力的,所以任何下降中的物體都有一個終端速度,而大雨點的終端速度大約是每秒10米,只是音速的幾十分之一,距離光速太遠了。--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23日 (日) 17:16 (UTC)
- 假设没有--后藤 (维基失信人员)(留言) 2025年3月23日 (日) 17:18 (UTC)
- 那就不需要加速到光速,只要加速到音速,大粒一點的雨點,它的動能已經大到可以跟手槍比較。其實工業用的 water jet cutter,就是把水加壓、加速,用來切割金屬。--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23日 (日) 17:30 (UTC)
- 那如果是这样高压水枪在加强一下是不是就是杀人利器了--后藤 (维基失信人员)(留言) 2025年3月23日 (日) 17:36 (UTC)
- 連超過一吋厚的鋁合金都能切,所以操作不當是會有生命危險的。--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23日 (日) 17:42 (UTC)
- 但假設速度夠快的話,應該也有可能直接貫穿吧,這樣反而生命危險會低一點。不過也僅限於“一滴”雨水,正常雨量的話大概會碎尸萬段,高壓水槍也是直接把人切開。--惣流·明日香·蘭格雷不姓式波 2025年3月28日 (五) 08:42 (UTC)
- 連超過一吋厚的鋁合金都能切,所以操作不當是會有生命危險的。--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23日 (日) 17:42 (UTC)
- 那如果是这样高压水枪在加强一下是不是就是杀人利器了--后藤 (维基失信人员)(留言) 2025年3月23日 (日) 17:36 (UTC)
- 那就不需要加速到光速,只要加速到音速,大粒一點的雨點,它的動能已經大到可以跟手槍比較。其實工業用的 water jet cutter,就是把水加壓、加速,用來切割金屬。--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23日 (日) 17:30 (UTC)
- 假设没有--后藤 (维基失信人员)(留言) 2025年3月23日 (日) 17:18 (UTC)
- 空氣阻力是重要因素,此外地心引力作用在雨滴的時間太短,雨滴在未達音速之前就已經落地。若是追求物體的速度,利用太陽帆或光子火箭有機會將太空船加速到光速的20%:「據 BBC 報導,在之前 Yuri Milner 就與 Facebook CEO Mark Zuckerberg 合作,耗費一億美金進行一項開發電腦晶片大小太空船的研究;而現在霍金即將將其實用化,預計在這種微型太空船裝上超薄型太陽帆,並經由母船太空梭送至太空中後再使用雷射啟動這些小太空船,讓它們最終能以 20% 光速往離地球最近的恆星,距離 4.37 光年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前進(約 20 年即可到達)。」(來源 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6139-interstellar-spaceflight-stephen-hawking-project)--Justin545(留言) 2025年3月23日 (日) 17:42 (UTC)
- 话说已经过去9年了霍金都死掉了这项计划还在继续吗?--后藤 (维基失信人员)(留言) 2025年3月23日 (日) 17:52 (UTC)
- LightSail 1 實驗在2015 年完成,LightSail 2 在2019 年升空,2022年返回地球。不知道會不會有 LightSail 3。--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23日 (日) 17:59 (UTC)
- 光帆也可用雷射當作動力來源,見此文章提到的「雷射光帆」。--Justin545(留言) 2025年3月23日 (日) 17:55 (UTC)
- 從地球發射高功率雷射,為光帆提供動力,其實可行性不高,大氣密度並非均勻分佈,會有不可預測的折射和散射。記得數十年前,美國的 Star Wars program,其中一個計劃就是從地球發射高功率雷射,破壞敵軍的衛星,結果證明是不可行,原因之一是不均勻介質導致的光散射。--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24日 (一) 08:27 (UTC)
- 有道理,也許大氣是雷射光帆的重要問題,這讓我想到太空中的星雲、塵埃、氣體、星際物質也可能對光帆的推進光源有負面影響。所以或許「核動力火箭」是另一種可考慮的星際旅行方法。--Justin545(留言) 2025年3月24日 (一) 12:59 (UTC)
- 從地球發射高功率雷射,為光帆提供動力,其實可行性不高,大氣密度並非均勻分佈,會有不可預測的折射和散射。記得數十年前,美國的 Star Wars program,其中一個計劃就是從地球發射高功率雷射,破壞敵軍的衛星,結果證明是不可行,原因之一是不均勻介質導致的光散射。--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24日 (一) 08:27 (UTC)
- 话说已经过去9年了霍金都死掉了这项计划还在继续吗?--后藤 (维基失信人员)(留言) 2025年3月23日 (日) 17:52 (UTC)
- 問題是在現實世界是有空氣阻力的,所以任何下降中的物體都有一個終端速度,而大雨點的終端速度大約是每秒10米,只是音速的幾十分之一,距離光速太遠了。--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23日 (日) 17:16 (UTC)
- 那如果雨水加速到光速是不是能砸死人--后藤 (维基失信人员)(留言) 2025年3月23日 (日) 17:06 (UTC)
「額濟納」的漢語拼音字母
GB/T 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說「當行政區劃名稱以蒙古語、維吾爾語、藏語命名時,其行政區劃名稱的羅馬字母拼寫執行相應的民族語言音譯轉寫規定,並在代碼表中用**號標出」,同標準將內蒙古自治區的「额济纳旗」標註「**」並拼作「Ejin Qi」[2];在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查詢「额济纳旗」則顯示其拼作「Ejnee Qí」。這裡的「Ejin」與「Ejnee」就是「額濟納」(ᠡᠵᠡᠨᠡ),應該都是依照蒙古語的汉语拼音字母,為何不同,是由於蒙古語方言,還是其他原因?--102 2025年3月29日 (六) 07:34 (UTC)
「我的人生充滿了空虛」、「我的人生充滿了空白」是否有語病?
如題。有人說「我的人生充滿了苦難」,有人說「我的人生充滿了歡樂」,還有人說「我的人生充滿了驚奇」,那麼看似大同小異的「我的人生充滿了空虛」、「我的人生充滿了空白」是否說得通呢?
我認為不行欸!很多很多個0聚在一起,它還是0,0不能「充滿」某個東西。就好像你可以說「大廳裡有幾百束藍色的光」,但你不可以說「大廳裡有幾百束黑色的光」一樣。
想請問大家的見解?---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5年3月26日 (三) 15:39 (UTC)
- 没有语病,这是一个象征性的表述,不需要去计算结果。“画面上充满0”不能归纳为画面上显示了0,可能是面板上写满了0。关于“黑色的光”,可能将白色背景下的黑色射线比喻为光束(光柱)?--YFdyh000(留言) 2025年3月26日 (三) 16:33 (UTC)
- 呃....會呈現黑色,不正是因為沒有或幾乎沒有可見光照射出來嗎?所以邏輯上應該沒有「黑色的光」才對。你在電腦螢幕上看見黑色事物(比方黑衣、黑髮、黑字),那是「非常微弱的」光顯現出來的結果,而不是螢幕射出「黑色的光」。如果你用黑色玻璃紙包住黃色燈泡,你會看到「黯淡微弱的黃光」,而不是「黑色的光」。所以也沒有「黑色射線」,您若要黑色,那就「不要放射光線」。
- 至於您前面的比喻,我看不太懂,「面板」是什麼事物的面板?是投影機的面板嗎?-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5年3月26日 (三) 20:54 (UTC)
- 荧幕、展板之类的,写满0是否就“‘充满’了0”呢。
- 所以可能作“比喻”,但不是真的光。比如桌面上一个圆形的梵塔黑,人们可能说“桌面上有个‘黑洞’”,这不代表它是个洞或者黑洞而构成病句。而“空虚”这种无法具象化的东西,不需要加引号。“空白”倒是有点意味不明。--YFdyh000(留言) 2025年3月27日 (四) 10:29 (UTC)
- 空白=沒有值得一提的事=乏善可陳。我的人生乏善可陳。-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5年3月27日 (四) 22:42 (UTC)
- 一個無限小的空間可以“充滿”“空虛”嗎?這更多是哲學/悖論問題,類似的還有“他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缺點”,“他唯一一次犯錯是以為自己犯錯”之類。--惣流·明日香·蘭格雷不姓式波 2025年3月28日 (五) 08:34 (UTC)
- 可是人生並不是「無限小的空間」,而是「有限長的時間」。因此我不認為“他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缺點”,“他唯一一次犯錯是以為自己犯錯”與我的問題類似。---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5年3月28日 (五) 12:49 (UTC)
- 説到無限和有限,想起托里拆利小號。我的本意是“某值為零”(“沒有”缺點)可令另一/同一值“變”為“非零”(唯“一”缺點)。換一個角度,雖然人生的時間有限長,但苦難、歡樂、驚喜所“充滿”的,不一定是時間吧。假設它們所充滿的是一個array,那一個滿是0,甚至滿是null的array也是被“充滿”了。我認為“人生充滿了空白”與“大廳裏有幾百束黑色的光”有少許分別,“空白”是既存的概念,但“黑色的光”不是。又或者參考有趣数字悖论,空白的人生也是“一種人生”。--惣流·明日香·蘭格雷不姓式波 2025年3月28日 (五) 13:59 (UTC)
- 可是人生並不是「無限小的空間」,而是「有限長的時間」。因此我不認為“他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缺點”,“他唯一一次犯錯是以為自己犯錯”與我的問題類似。---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5年3月28日 (五) 12:49 (UTC)
- 「我的人生充滿了XX」是主觀描述,都說得通,亦沒有對錯。--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28日 (五) 09:02 (UTC)
- 空虛 可能有多種詮釋方式,除了0與一無所有(連空間也不佔有),真空也是一種解釋。「真空是一種不存在任何物質的空間狀態」,真空雖然不存在任何物質,不過是可以佔據空間的,是一個真空空間狀態下的空間。--Justin545(留言) 2025年3月29日 (六) 04:44 (UTC)
- 人生本身是一個感性概念,不能如此理性去分析。例如:真空是可以明確定義的,沒有就是沒有;可是人生沒有明確定義。--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29日 (六) 08:23 (UTC)
- 用感性的觀點去解釋,那麼這題就有許多可能,因人而異。每個人的感受不盡相同,同樣氣溫下,有人覺得冷就穿得多,有人覺得熱則穿得少,可以說「見仁見智」沒有標準與統一的答案了。--Justin545(留言) 2025年3月29日 (六) 09:52 (UTC)
- 問題是,如果想用理性去解釋,條件是各個變數都有明確的定義,甚至可以用數學公式去理解。而人生本身就沒有明確定義,所以不可能用太過理性的方法去演繹。面對相同處境,每個人的感受會不一樣。假設兩個人擁有近乎相同的人生,一個人可以覺得「我的人生充滿了空虛」,另一個人可以覺得「我的人生充滿了樂趣」。--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29日 (六) 13:50 (UTC)
- 用感性的觀點去解釋,那麼這題就有許多可能,因人而異。每個人的感受不盡相同,同樣氣溫下,有人覺得冷就穿得多,有人覺得熱則穿得少,可以說「見仁見智」沒有標準與統一的答案了。--Justin545(留言) 2025年3月29日 (六) 09:52 (UTC)
- 人生本身是一個感性概念,不能如此理性去分析。例如:真空是可以明確定義的,沒有就是沒有;可是人生沒有明確定義。--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29日 (六) 08:23 (UTC)
- 想向各位說明的是:我並不是認為不能用空虛、空白來描述人生,而是認為空虛、空白可能無法充滿人生。換句話說,我認為「我的人生是空虛/空白的」「我的人生是一片空虛/空白」邏輯上沒有問題。因此這與有趣数字悖论不同。-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5年3月29日 (六) 14:03 (UTC)
- 從狹義邏輯的角度看,你說的「我的人生充滿了空虛」、「我的人生充滿了空白」的確有邏輯上的問題。不過日常用語用的邏輯,並不是邏輯學所說的狹義邏輯,而是約定俗成,並不太嚴謹,甚至會將錯就錯。--Stanleykswong(留言) 2025年3月29日 (六) 14:51 (UTC)
- 「修辭學是增強言辭或文句效果的語言藝術,和語法、邏輯並稱三藝,是語言學的範疇。」,以空白來充滿人生,可能是一種「修辭法」,下面的導覽模板列出許多修辭法,而將「空白」視為「佔有空間的物質」,這比較像是其中的「擬物法」:「以物擬物:把一種事物想成是另一種事物,尋找兩種事物中的共通性,使兩者結合,並產生奇異又生動的聯想。」,也有點像是其中的「形象化」。
- --Justin545(留言) 2025年3月29日 (六) 17:04 (UTC)
- 不好意思,因為上面的導覽模板前的二級縮進導致以下的討論串都被縮進到,所以我手動調整了縮排方式--竹林下小徑,月光映一葉 2025年3月31日 (一) 05:50 (UTC)
- 討論工具仍有結構問題,本人調整之後應該好了。——枰(留言) 2025年3月31日 (一) 09:04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