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Live house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添加话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Tisscherry在话题“優良條目評選”中的最新留言:1个月前
優良條目Live house因符合標準而獲列入優良條目。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如條目不再達標可提出重新評選
新條目推薦同行評審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25年3月22日同行評審已評審
2025年4月15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25年2月24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 2025年2月24日:哪個和製英語詞在東亞地區被用來稱呼以現場演奏為主的音樂表演場所?
同行評審 本條目已經由維基百科社群同行評審並已存檔,當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條目的資訊。
當前狀態:優良條目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优良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日本专题 (获评优良級低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日本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日本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优良级优良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优良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音乐专题 (获评优良級
本頁面屬於音樂專題的範疇,一個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音樂類內容的項目。請於討論頁討論相關條目。
 优良级优良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优良级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同行評審

[编辑]
Live house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评审期:2025年2月20日 (四) 09:24 (UTC)至2025年3月22日 (六) 09:24 (UTC)
下次可評審時間:2025年3月29日 (六) 09:25 (UTC)起

因為確實花了點時間在上面(有了沉沒成本 ),長度也挺長的,故希望能提升到GA品質。在條目中,日本方面的內容譯自英維,臺灣和中國大陸的內容則為另外撰寫。--SuperGrey (留言) 2025年2月20日 (四) 09:24 (UTC)回复

如果只有歷史和現狀兩個大章節,可能有點少。--Allervous迷い星のように叫ぼう 2025年2月24日 (一) 12:48 (UTC)回复
向您請教,您認為還應添加什麼章節呢?--SuperGrey (留言) 2025年2月25日 (二) 21:55 (UTC)回复
早安,您不妨參照已經是ga的「女僕咖啡廳」改善一下。--Allervous迷い星のように叫ぼう 2025年2月25日 (二) 22:34 (UTC)回复
我對條目進行了大幅擴充。不過,標題仍然只有「歷史」和「現狀」。您覺得標題是否還有細分的可能呢?--SuperGrey (留言) 2025年3月4日 (二) 10:58 (UTC)回复
「现状」有点奇怪,除了历史,其他的内容都可以归入「现状」吧。拆分标题,或许可以拆分出「影响」之类的章节。提升到GA的话,建议把导言再扩充一两段。中国知网的论文,建议使用{{CNKI}}模板。插图有没有可能补张大陆的。之后有时间可能会详细看一看,不过我对这个领域不熟悉。--深鸣留言2025年3月6日 (四) 05:18 (UTC)回复
插圖我找到了一張MAO的。{{CNKI}}模板已用上。「影響」章節不知道要把條目中的哪些內容放入呢?--SuperGrey (留言) 2025年3月6日 (四) 08:34 (UTC)回复
使用{{CNKI}}模板了,我觉得url和via就可以删了,两者是重复的,并且论文也不一定要从知网上获得。{{CNKI}}模板还可以补一下访问控制的参数。「现状」的主要客群、容纳人数之类或许可以拆分出来,改成「特点」之类的章节。「影响」我一开始看错了,以为最后一段是影响,结果不是。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来源讲了live house对音乐发展、经济的影响呢?--深鸣留言2025年3月6日 (四) 08:51 (UTC)回复
已刪去{{CNKI}}的url、via參數。根據Template:CNKI#注意事项,似乎不推薦添加訪問控制參數?--SuperGrey (留言) 2025年3月6日 (四) 09:27 (UTC)回复
「需注册账号查阅」,或许也算是一种「免费查阅」?反正我觉得加上了能多为读者提供一些信息,所以我都是加上的。--深鸣留言2025年3月6日 (四) 09:32 (UTC)回复
真的能免費查閱嗎?我以為是需要付費的。我自己是借大陸網友的學校賬戶才能查閱知網,不知道不付費能不能下載。--SuperGrey (留言) 2025年3月6日 (四) 09:42 (UTC)回复
如果是八年前的文章,就能够免费查阅(但是需要注册);八年以内的就不行,必须付费。--深鸣留言2025年3月6日 (四) 09:46 (UTC)回复
原來如此,感謝解答。--SuperGrey (留言) 2025年3月6日 (四) 10:03 (UTC)回复
另外「音乐场景」和「经营模式」感觉可以拆成大标题,「现状」里面的live house数量可以限定一下时间,并且放到「历史」章节里,其他的选址、演出次数之类的信息,可以也丢到「特点」里面。反正我确实觉得「现状」这个标题怪怪的。(可见此回复取名为“现状”很怪异。学生社团、校园环境等等难道不算“现状”吗?岂不是除了“历史”以外的内容都得归入现状?)--深鸣留言2025年3月6日 (四) 09:38 (UTC)回复
已將「現狀」拆解為多個章節。--SuperGrey (留言) 2025年3月6日 (四) 09:55 (UTC)回复
live house對音樂發展、經濟的影響比較小 。這個小圈子還沒怎麼破圈出去,更多的是外界如何影響進來(「歷史」各段都有提到,「經營」一節也有略寫)。--SuperGrey (留言) 2025年3月6日 (四) 09:34 (UTC)回复
  • 标题首字母小写是因为和制英语?不太清楚社群的惯例。
  • 结构。既然已经有“特点”一节,“选址”应该并入,且可能需缩减篇幅。如果不突出“音乐场景”,就考虑以“演出”为章节名,将演出开始后一段移来,因为我觉得音乐以外的文艺表演已经不是在说“音乐场景”;也可不改。
  • 相反,在中国大陆,观众因为演唱会、音乐节的叫停而涌入live house,让原先小众的live house借着疫情走向大众化。对比句式带来踩捧之感。来源恐对照有误,疑似为后文所提《北京商报》之结论。
  • 日本动画《孤独摇滚!》因在作品中还原了日本下北泽的知名live house“下北泽SHELTER”,引发爱好者前往该live house圣地巡礼。虽说是为醋包饺子,但属于琐碎资料,最好整段删去。
  • 由于live house皆以在地运作,因此所形成的音乐场景亦具有在地特色。不懂“在地特色”究竟是“所在地的特色”,“在地化(外来服务进入本地)的特色”还是“现场(而非线上)演出的特色”?我会说“live house的音乐场景具有当地特色”,因为根本没必要突出因果。
  • 近年政治、商业界嗅到商机。应说清“近年”。
  • 有助于让观众从手机中解放出来。考虑移动互联网普及前的live house,可能依然“采取昏暗的照明和环境设计”。
文笔有种被中文社科类文献带偏的感觉,如标志着live house从地下转向地上的努力;一些举例也因引文的局限而疑似地区中心。--PexEric💬|📝 2025年3月9日 (日) 05:30 (UTC)回复
感謝建議!確實文章受到來源的影響很大。因為不能原創研究,只能對着找到的來源照本宣科,故略微的地域中心也是難免,相信只要各地域都有兼顧就說得過去。
  • 是慣例。
  • 我把「選址」併入了「特點」。「音樂場景」感覺還是挺重要的,且有必要作為獨立章節,但有些live house確實開始承辦音樂以外的文藝表演,不知這些內容放在何處更好?
  • 已刪去相反。來源確實是植入錯誤,實際來源應為《羊城晚報》另一篇文章。
  • 確實是「為醋包餃子」。既然不宜作正文,我就移動到圖片的摘要裡了。
  • 調整了一下表述。改為live house依據所在地域的不同,形成的音樂場景亦具有當地特色。主要還是想強調「各地不同」,即有地域差異。
  • 「近年」在引用文獻的原文中表述模糊,比如《新聞人》稱「近幾十年」(真誇張 🤣)。我依據大致的時序,調整為「2010年起」。
  • 行動網際網路普及前其實亦可沉浸於行動電話的世界,如收發短信等,感覺表述上還好?或許最好把「手機」替換成「行動電話」?
--SuperGrey (留言) 2025年3月9日 (日) 06:05 (UTC)回复

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的意見

[编辑]

先佔位😂* WP:WIAGA#6(媒体文件):

  • 於1973年在京都成立的live house「COFFEE HOUSE拾得」則為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live house — 「名稱取自唐朝著名詩僧拾得」這個注釋是否必要,對理解live house有什麼重要意義?「第一家真正意義上」這個斷言是由otosata還是郭莹2022支持的;前者似乎沒有斷言「真正意義上」,而且可靠性如何?看路鹃&徐子琪2024有明確斷言,想問一下什麼情況。
  • 近年來,台灣、南韓、中國大陸的大城市亦陸續出現類似的場館 — 「近年來」相當模糊,按條目說法,如果只看類似的場所,live house才誕生50多年,大陸30年前就就有了

--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年3月9日 (日) 06:02 (UTC)回复

  • 是「郭瑩2022」斷言的;已將註釋和otosata來源刪去。我無法訪問「路鵑&徐子琪2024」(或許是region lock),您如果覺得比較可靠,還麻煩您幫忙添加到條目中。
  • 「近年來」確實很模糊,不過此處只是起到總起的作用(也為了呼應導言),故為了合併的需要寫成了「近年來」。還是說,刪去這句話比較好?
--SuperGrey (留言) 2025年3月9日 (日) 06:16 (UTC)回复
才發現文章中已經有了(而且Wayback Machine可以訪問)。那挺好,我可以直接加進去。--SuperGrey (留言) 2025年3月9日 (日) 06:19 (UTC)回复
WebArchive應該能看?近年來,換成「後來」會好一點,但是後面半句「出現類似場館」已經能看出來是後來了,會不會是冗詞?--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年3月9日 (日) 06:20 (UTC)回复
有道理,直接刪去了「近年來」。--SuperGrey (留言) 2025年3月9日 (日) 06:22 (UTC)回复

後面可能不太有時間上線,主要瀏覽了後兩節,直接做了點copyedit。然後有些疑問:

  • 多家live house遭到頻繁稽查和罰單 — 遭到罰單的搭配比較奇怪?
  • music scene翻譯成音樂界/音樂圈/樂壇的比較多?[1]
  • 即不隸屬任何獨立或大廠牌之樂團所演奏的音樂 — 「即演出樂團不隸屬任何獨立廠牌或大公司」?
  • 為支持此種新型音樂探索,但又反對live house既定之經營模式,一些場館發展出後來稱為「音響系」的模式,其同樣富有實驗性,但在對觀眾與表演者要求上較低 — 「既定之經營模式」指什麼?主要吸收硬核觀眾與表演者?
  • 整齊自信的節奏感 — 節奏整齊,對節拍掌控自信?
  • 透過替代傾訴的方式 — 指聽眾雖然沒有向他人傾訴,但同樣釋放了壓抑情感?
  • 偏好此一方式而非與唱片公司簽約,以換取雖能提供更大創作機會卻以犧牲創意為代價的願望 — 沒太理解😂
  • 買飲料第一句用「導致這些模式可能面臨困境」總結了,但後面一句又是餐飲。這兩句話可以再整合一下?

--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年3月15日 (六) 10:57 (UTC)回复

  • 「音樂場景」一詞比較偏學術,日常翻譯時當然是追求簡化,故譯為「圈」、「界」、「壇」皆可。但文中還是偏學術,故我覺得還是保持比較好。
  • 對「音響系」整句做了改寫。「音響系」簡單理解就是白噪音音樂,所以算是打破了「既定之經營模式」。
  • 透過替代傾訴的方式不太通順,但意思確實就是這個意思。或者用網路熱詞來說就是「聽眾的嘴替」。
其他地方都已修改。--SuperGrey (留言) 2025年3月16日 (日) 08:23 (UTC)回复

评审

[编辑]

本来同行评审的时候就想来详细评审的,但是一直没有空。现在来看看吧。我对此专题不甚了解,只能从外行的角度来看看。

  • WP:WIAGA#6(媒体文件):条目里面的媒体都是自由授权。拍摄的对象为永久性建筑的内部,应该适用全景自由
  • WP:WIAGA#1(行文):
    • 总体 -
      • 有的场馆加了引号(例如东京Rockers),有的又没加(例如新宿LOFT),是有什么考量吗?
      • 地区词应该是要改成zh-cn:乐队; zh-hk:樂隊; zh-tw:樂團(香港好像用的是「樂隊」),同时还需要添加zh-cn:通过; zh-hk:通過; zh-tw:透過
    • 导言 -
      • live house是指以现场演奏为主的小型音乐表演场所。,参见Wikipedia:更优秀条目写作指南 § 正确使用“是指”以及WP:指,「是指」通常用来指向某个特定的概念或外在定义,但如果所讨论的概念本身就是一个理论或现象,就不必加「是指」。我觉得这里用「是」或「指」就行,因为这里是给出「live house」的定义而不是这个词语的指代对象。
      • 首段的顺序感觉还可以改善下。「某些设有舞台或舞池的餐厅或咖啡厅也有可能被称为live house」其实也属于定义,感觉可以放到前面去。
      • 第一段的live house通常没有座位,可容纳数十到数千名观众和第二段的live house通常不设固定座位,观众必须站立着欣赏整场表演有重复之嫌。我建议明确一下每一段收录哪些内容。
    • 历史 -
      • live house于1970年代初期随着日本独立音乐的蓬勃发展而出现。初期,其形式类似于摇滚酒吧,晚餐时段伴随着现场音乐演出;至1970年代末期,场内座位被移除,并采用现今所见的形式。初期也有重复的感觉。live house起源于1970年代初,伴随着日本独立音乐的蓬勃发展。当时,其形式类似于摇滚酒吧,晚餐时段伴随着现场音乐演出;至1970年代末期,场内座位被移除,演变为现今的形式。
      • 此外,1978年S-Ken Studio开业而引发的朋克摇滚运动“东京Rockers”也推动了live house的发展,这句话我没看懂,是指1978年S-Ken Studio创立了东京Rockers这家live house,然后引发了朋克摇滚运动,并且推动了live house的发展吗?
      • 「独立音乐人」和「独立音乐」有关系吗?或可补个内链。
      • 这与其原先作为反叛乐队的地下表演场地的初衷相去甚远,这在开始时没提到。可以把初衷放到前面去,然后说「这与其初衷相去甚远」。
      • 于1973年在京都成立的live house“COFFEE HOUSE拾得”则为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live house,有没有什么来源解释为什么前面的那些场馆不算是「真正的」live house吗?
      • 主要收入来源不再是酒水,而是演出门票,只有在演出期间才营业,有点小歧义,指的是这家店的收入来源还是live house的?如果是前者,可以在「主要收入来源」前加个「其」。
      • 一般而言,每间live house每周至少安排三场演出,随着小众乐队不断涌现与独立音乐人气日益高涨,演出场次也呈现增长趋势,部分热门场馆甚至每日都排满节目。日本live house全年平均演出500–600场,而中国年平均演出仅为100场,头部几家live house能达到150–200场,而中小城市则低于100场。live往往在晚间进行,但有的live house也开始在下午和午夜开展演出。虽然在周中开展演出的live house较少,也有live house开始尝试增加周中的场次。,怎么感觉不像是历史的内容,因为前面好像也没说演出场次的变化🤣。
      • 因为音乐酒吧等被归类为八大行业之一的“视听娱乐业”,这里的「等」是不是可以删掉,或者直接把「音乐酒吧等」改成「此类场所」?「八大行业」最好能够解释一下,例如说「八大特种行业」?
      • 为避人耳目,亦为强调音乐主体性,故逐渐改称为“live house”,严格来说少主语
      • 包括“地下社会”在内的部分live house因无力承受罚单歇业包括“地下社会”在内的部分live house因无力承受罚单而暂时歇业?因为看到后面的最终“地下社会”在几次恢复停业后正式歇业,看来应该是暂时歇业。
      • 最终“地下社会”在几次恢复停业后正式歇业,「恢复停业」这种说法感觉怪怪的([2]),「恢复营业」或许更好。
      • “ARK LIVE HOUSE”位于名为“今潮8弄”的石库门老建筑群中,「石库门老建筑群」是泛称「石库门建筑风格」还是指称具体的地点?
      • 为乐队表演提供了不同于音乐酒吧的专业的舞台和舒适的演出环境,「专业的舞台和舒适的演出环境」有点像广告,直接说「舞台和环境」应该就行吧🤣。
      • 2007年,李赤创立“MAO”。,有没有在哪里成立的信息?
      • 据中国传媒大学《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显示,「据……显示」语句杂糅。
      • 到2021年live house票房收入就已达10.02亿元,「就」应该可以删掉。
      • 疫情审批难度大,应该可以改成「疫情环境下审批难度大」。毕竟疫情本身不需要审批,只是在疫情环境下要审批。
      • 把香港和澳门合并是有什么用意吗?两者的发展似乎是独立的?
      • 2008年Backstage Live Restaurant于中环威灵顿街开业“现场音乐协会”(LIVE Music Association)成立于2008年,2014年迁址到美副将大马路新美工业大厦内,是澳门主要的live house,吸引了本地和国外的音乐表演者首个以live house自称的音乐演出场地“Music Zone”于2012年7月28日开业,于2024年4月1日停业live house兼西餐厅“Lost Stars”在2018年于大角咀利奥坊地铺成立,是香港少数有公众娱乐场所牌照的live house,于2024年4月27日结业,如果不拆分章节,建议指明是何地,或是把地点提前。
      • 「Hidden Agenda」那段话可以把中间句号改成分号,并且略微合并一下。
      • Twisterella乐队吉他手黑尼斯·张表示,这是原创译名吗?

--深鸣留言2025年4月1日 (二) 09:56 (UTC)回复

總體 -
  • 有的場館加了引號(例如"東京Rockers"),有的又沒加(例如"新宿LOFT"),是有什麼考量嗎?——有的加,有的沒加,其實是我也不確定要不要加。如果不加會導致可讀性差一些,我就傾向於加。感覺還是比較主觀的?
歷史 -
  • 「東京Rockers」為「龐克搖滾運動」,並非live house。改了一下原句。
  • 有沒有什麼來源解釋為什麼前面的那些場館不算是「真正的」live house嗎?後面一句就是解釋——主要收入來源不再是酒水,而是演出門票,只有在演出期間才營業
  • 怎麼感覺不像是歷史的內容,因為前面好像也沒說演出場次的變化——本來算是「現狀」,但同行評議的時候挪到「歷史」章節了。要挪回去嗎?
  • 暫時歇業——「暫時」用在這裡並不妥。「地下社會」雖然比較頑強,反覆歇業、復活,但每次歇業都是真的歇業。
  • 「ARK LIVE HOUSE」位於名為「今潮8弄」的石庫門老建築群中,「石庫門老建築群」是泛稱「石庫門建築風格」還是指稱具體的地點?——確實是建築風格。地點名稱為「今潮8弄」。
  • 把香港和澳門合併是有什麼用意嗎?兩者的發展似乎是獨立的?——合併是先前討論的結果([3])。澳門其實已經找不到更好來源,故即使分開來也寫不了幾句話。
  • Twisterella樂隊吉他手黑尼斯·張表示,這是原創譯名嗎?——是紐約時報中文網的譯名。
--SuperGrey (留言) 2025年4月8日 (二) 10:04 (UTC)回复
  • 第三点感觉无所谓,好像挪过去了也不太好融进去。
  • 第四点歇业的话,那么最终“地下社会”在几次恢复营业后正式歇业中的「正式歇业」是什么意思呢🤣?
--深鸣留言2025年4月8日 (二) 10:55 (UTC)回复
改成了在幾次歇業和恢復營業後宣佈放棄營業。--SuperGrey (留言) 2025年4月8日 (二) 11:03 (UTC)回复
  • (接上) WP:WIAGA#1(行文):
    • 特点 -
      • 这些live house均以朴实的装潢与醒目的标志为特点,虽不追求奢华却展现出一种粗犷狂野甚至带有工业风的氛围“School”仅有一扇小门,其标志下方标示“学校”二字,门旁还悬挂着数把废旧吉他……共同营造出地下摇滚的氛围这些内容感觉不像是选址吧,或许是想说位置对于live house本身的影响?第三段好像提到了live house的装潢特点,或许可以拆分过去。
      • 每到夜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年轻人便会齐聚于此,共享美食、娱乐、社交等当夜幕低垂,“School”隐秘的地理位置、略显破旧却个性十足的装潢以及昏暗的灯光等元素,共同营造出地下摇滚的氛围,感觉不像是说明文的语调🤣。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其他来源,说明主要客群的到达时间。
      • 第二段感觉有点乱,好像是在写演出过程,但是又提到了客群以及演出乐队之类的。但是第四段好像又是在说演出时的特点?
      • 「在地」指的是大陆和香港的「本地」吗?(cf:本土化)。
      • 由于空间狭小,观众池和舞台的距离相当近,拉近了观众与演出者的心理距离,让台上台下互动感更为强烈,由于……因此,最好是补一补连词,让语句更加连贯(Wikipedia:翻译腔 § 主语不同的句子一般需要连词)。
      • live house的室内配置,如涂鸦装潢、灯光音响,甚至包括音乐表演时的对话手势等,「室内配置」应该指的是硬件设施,不包括「音乐表演时的对话手势」吧。
      • 以及对场地挑高有一定标准场地挑高没看懂是什么(大陆好像基本没这么用的),是不是指场地高度?
      • 唯有各项条件均能确保高品质服务感觉可以直接删了,都需由专业人员精心设计与调试精心应该也能删(看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强调live house需要有专业设备与专门人员,这句话本身应该也可以缩减一下,感觉有点啰唆)。
      • 感觉有些重复的地方,例如第四段的在较小的场所……台上表演者与台下观众之间几乎没有距离感和第三段的由于空间狭小,观众池和舞台的距离相当近,拉近了观众与演出者的心理距离,让台上台下互动感更为强烈,感觉像是一个意思。感觉还是因为特点没有拆开。比如说,live house的内部设置和硬件设施可以放到一段,观众和乐队的互动可以放到一段,演出过程可以放到一段(或者单独成章,毕竟live house比较重要的还是音乐演出吧)。
    • 音乐场景 -
      • 音乐场景指的是什么?看英维也有点没看懂,是指音乐风格吗?
      • live house的影响力多体现于在地层面,是指影响力多限于本地吗?
      • 地下音乐应该没有必要添加日文标注吧。
      • 此类音乐风格从重摇滚至emo至皆有囊扩,应该是「囊括」?
      • 富有实验性成为表演者应该可以删掉,结合前文感觉已经有这层意思了。
    • 经营 -
      • 配额制度并未阻碍live house间的竞争力,其常透过事前甄选预定当晚演出乐队即可见一斑,「竞争力」改成「竞争」可能比较好,后者是个过程。
      • 此外,亦存在其他经营模式,例如在音乐演出时提供餐饮,提供餐饮服务或许更好?目前的表述有点像给观众送吃的。
      • 在中国,一些乐队会在演出后销售自己的周边产品,前面用了「中国大陆」、「台湾」之类的表述,建议这里也澄清一下。
      • 另外,交通与住宿成本的上升、live house租金上涨也使得乐队巡演支出增加,乐迷的消费力也受经济影响而降低,使得live house的经营面临较大挑战,两个「使得」可以换一换表述。
      • 据live house“疆进酒”的主理人左野称,「据……称」也有结构冗余杂糅之嫌。
      • 最后一段感觉和历史部分有重叠。尤其是目前历史部分中的在中国大陆,观众因为演唱会、音乐节的叫停而涌入live house,让原先小众的live house借着疫情走向大众。
  • WP:WIAGA#4(中立):符合要求。
  • WP:WIAGA#5(稳定):符合要求。
  • WP:WIAGA#3(涵盖面):我感觉Wikipedia: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这篇论述写得不错。感觉条目有着不少影响相关内容,例如经济、音乐风格、签约流程,但是没有归纳在一起。
  • WP:WIAGA#2(可供查证):没有什么兴趣检查来源文本和内容是否对得上。但是来源应该没有问题,多是些论文、期刊之类。不过这既然是日本那边发源的,我建议找一找有没有日本那边的论文。

--深鸣留言2025年4月4日 (五) 08:37 (UTC)回复

特點 -
音樂場景 -
  • 音樂場景指的是什麼?看英維也有點沒看懂,是指音樂風格嗎?——並非。An independent music scene is a localized independent music-oriented (or, more specifically, indie rock/indie pop-oriented) community of bands and their audiences.簡單來說,就是「以某種風格聞名的在地樂團+喜歡該風格的樂迷」形成的一整個社群。
經營 -
  • 最後一段感覺和歷史部分有重疊。有重疊,但是重疊的部分不多,且兩邊的出發點和側重皆不同,故不知道要怎麼改。煩請指教🙏
--SuperGrey (留言) 2025年4月8日 (二) 10:37 (UTC)回复
最后一点感觉也是,我觉得维持现状也可以。--深鸣留言2025年4月8日 (二) 10:57 (UTC)回复

優良條目評選

[编辑]
Live house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類:大眾文化和人文學科-其他大眾文化和人文學科話題-音樂,提名人:--SuperGrey (留言) 2025年4月8日 (二) 11:09 (UTC)回复
投票期:2025年4月8日 (二) 11:09 (UTC)至2025年4月15日 (二) 11:09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5年5月15日 (四) 11:10 (UTC)起
請記得為當選條目撰寫簡介頁面,如此當選條目才有可能出現在首頁。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提名人票。餃子包了挺久了,端上來讓大家嚐嚐。關注孤獨搖滾!第二季謝謝喵~--SuperGrey (留言) 2025年4月8日 (二) 11:09 (UTC)回复
  • 经评审后认为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至少我这个外行看起来不错。--深鸣留言2025年4月8日 (二) 11:10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PexEric 2025年4月8日 (二) 13:34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Banyangarden留言2025年4月9日 (三) 03:06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Benho7599 三民主義 2025年4月10日 (四) 12:01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Yankees from Canada  2025年4月10日 (四) 14:34 (UTC)回复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6张,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0张,无效票0张,入選 入選優良條目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4月15日 (二) 12:03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