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重庆东站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添加话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Owennson在话题“將地鐵部分拆離本頁”中的最新留言:17小时前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丙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铁道专题 (获评丙級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铁道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铁道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丙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尚未接受评级。
重庆专题 (获评丙級高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重庆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重庆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將地鐵部分拆離本頁

[编辑]

明天本站地鐵站將開通,資料內容將變多,是否該將那個部分獨立出來,另外建立新頁面?--Golden Chen留言2025年6月26日 (四) 09:39 (UTC)回复

(+)支持,目前地铁和国铁部分混杂,应该把地铁部分单出来新开一个页面--1969社论留言2025年6月28日 (六) 13:28 (UTC)回复
(=)中立虽然拆分条目似乎可以减少一定杂乱感,但是同构建筑要拆分不同区域为不同条目的必要性有待商榷,“三铁融合”是大势所趋,重庆东目前看来也是同构车站的示范例子。就像澀谷站一样,同一车站有的只是不同的运营商而已(连公交站部分也一样可以写入不同章节),个人认为除非是同名车站但是完全不在一个地点的才有拆分的必要性(例如重庆轨道交通璧山站和中国铁路璧山站)。欢迎各位继续商讨。此外要拆分就一定会增加链接成本,每次链接页面还得加括号很麻烦的😇--重庆轨交18留言2025年6月28日 (六) 14:36 (UTC)回复
現在差不多全國的火車站條目都已經跟地鐵站分家了,只有極少數例外。我的建議也是分家。--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6月29日 (日) 01:30 (UTC)回复
(+)支持我个人也支持拆分条目,不论是否按结构学是否属于共构建筑,就运营模式、客流组织以及运营主体上这几点存在的不同,就明显体现出差异大于共同之处,应当拆分。--水果叮咚留言2025年7月4日 (五) 19:21 (UTC)回复
(+)支持,已有大量範例,如深圳北站深圳北站 (地鐵)廣州站廣州火車站 (地鐵)。--若水醬🐱(留言2025年7月7日 (一) 08:08 (UTC)回复
(-)反对。“境内其他条目如何处理”并不该影响本条目如何处理,在这件事上追求整齐划一究竟有何价值?境外的多制式车站大都可以灵活处理,长条目屡见不鲜(其实也只是和其他车站相比偏长而已),不该说这件事已形成惯例。
目前重庆东站 (地铁)已实施了章节重定向,章节也有独立的Infobox,对于想要刻意定位到只含地铁信息的场景,已经够用。国铁与地铁部分的车站在同一地理坐标、在同一建筑物内,二者的信息高度相关,对读者和编者来说,合在一个条目中会更加有用,不存在“消歧义”的必要性。地铁车站条目中相当多部分内容,是与车站所处外部环境密切相关、或是因该外部环境才会产生的。将地铁车站保留在这座综合交通枢纽的条目里,能使读者更便利地获知有关语境,同时也可避免两头维护有关资讯的麻烦。
拆分条目会给其他条目的编辑带来负担,迫使其他页面的源代码中多出一堆括号。现状已有章节重定向,其他页面的编者写链接时可自由选择是否要加上“#地铁”的后缀,而如果拆条目,就变成是强迫其他编者必须要加上“ (地铁)”“ (中国铁路)”的后缀。这件事会带来长期成本,相较之下收益不大。--Zhuyinjie留言2025年7月7日 (一) 08:50 (UTC)回复
連結加括號問題,在大量需要站名消歧義的車站(比如各地的會展中心站)早就存在了。不認為這是一個問題。--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9日 (三) 09:58 (UTC)回复
问题早就存在、不可能完全消灭,不代表不应该克制问题的新增。每一个新的消歧义条目都会对外部增添成本和负担,这项负担也并非脚本系统所能完全补救,因此当然需要逐案论证拆分成消歧义条目是否真的必要,取得的收益是否大过代价。--Zhuyinjie留言2025年7月9日 (三) 14:15 (UTC)回复
都說了,這就不是問題。增添成本和負擔的問題,只要找連入清單逐個清理就行,這個我經常都在做,我不知道你為甚麼認為這是一個問題。--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9日 (三) 15:07 (UTC)回复
我说得很清楚,这是对今后条目的编者带来负担的问题。原本他们没有在定位点里加上“#地铁”的义务,这个章节标记可以自愿选择添加与否,在不同的源代码语境里可以自由选择;但拆分条目以后加上“(地铁)”就变成义务了,编者必须加上(否则就是定位到错误的条目,甚至编辑器可能都会跳warning说这儿有消歧义),页面的源代码也必须为此变得更冗长、可读性更低。一次性地清理既有的链入清单,与需要无限期地一直做巡视清理是两回事,何况有人愿意无限期清理也不能为上面提到的所有成本埋单。如果只是担忧资料内容会变多,那基于对地铁车站内容篇幅的预期,我认为达不到WP:SPLIT,完全适合继续作为章节来写。--Zhuyinjie留言2025年7月9日 (三) 15:40 (UTC)回复
算了,你不肯的話,那我來拆分。我都沒說廣州南站廣州南站 (地鐵)番禺站還是拆分成三個條目呢。--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9日 (三) 16:03 (UTC)回复
@Zhuyinjie,都說了這不是問題了。而且說實話,這裡上面的支持挺多的。希望閣下認真想清楚。我暫時把兩者並列,不刪去高鐵站的地鐵站部分,觀察其他編者更希望編輯哪一邊的內容。對了,即便是境外的,也有不少的火車站和地鐵站是分拆的,比如華盛頓聯合車站聯合車站 (華盛頓地鐵)。事實上,按照閣下的標準,機場站必然最誇張,因為機場可以同時和高鐵地鐵完全融為一體,國內就有這種例子,比如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大興機場站大興機場站 (地鐵)。目前來看,大陸四網融合本來就一團糟,沒有一個做得好的。到大陸的四網融合程度達到了台灣級別,可以自由地進出高鐵車站、在站台上等車,再來談論合併的事吧。哪怕對台灣、日本、韓國,乃至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我也是這個態度。--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10日 (四) 12:30 (UTC)回复
条目入口是设施的名称。如果是同一地址、同一名称、同为铁路车站,那就没有理由拆出不同条目,因为没有歧义可消。对于不同名称但彼此相关联甚至一体的设施,则可以用重定向、Transclusion等手段,既保证用户可从设施的正确名称导航到对应内容,又保证同一件事物的内容仅存在于一份集中维护的源代码里。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大兴机场站”显然是两个不同名字的东西。“大兴机场站”则不该仅因公司不同就分拆。如果R1的大兴机场站要和国铁拆离,那京雄场和怀兴场岂不更应该拆离?
我劝你不要玩“观察其他编者更希望编辑哪一边的内容”这种绕过拆分讨论与条目标准的game。页面内容复用是保证内容更新质量的基本原则。--Zhuyinjie留言2025年7月10日 (四) 14:24 (UTC)回复
@Zhuyinjie,國鐵和地鐵的車站顯然不屬於「同一件事物」的內容。而重慶東站的地鐵站還有24號線和27號線在建設中,就算現在合併,將來遲早也會因為內容龐大要拆分,倒不如一開始就拆分來得簡單。對了,我起初並不太重視這個問題,但自從Talk:清河站Talk:新左營車站之後,我才下定決心拆分國內絕大部分國鐵和地鐵站的,除了犀浦站這種。根據WP:VPD#建議在台灣車站條目採用日本格式,你要不要給一下意見?--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10日 (四) 14:34 (UTC)回复
說起來,我拆分哈爾濱站 (地鐵)的時候,還有維基人感謝我的編輯呢。這裡召喚所有早前有相關經驗的人:User:阿南之人User:Liuxinyu970226User:N509FZUser:SanmosaUser:Hat600User:TimWu007User:NissangenissUser:Kmchang28User:BentedsUser:SoftyuUser:Cwek。--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5年7月10日 (四) 14:46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