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于廷
外观

(重定向自陈于廷)
陳于廷 | |
---|---|
大明左都御史 | |
籍貫 | 南直隸常州府宜興縣 |
族裔 | 漢族 |
字號 | 字孟諤,號中湛 |
出生 |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一月十九 南直隸常州府宜興縣 |
逝世 | 崇禎八年(1635年)五月二十九 南直隸常州府宜興縣 |
親屬 | (子)陳貞達、陳貞慧 |
出身 | |
|
陳于廷(1566年—1635年),字孟諤,號中素、中湛、定軒,南直隸常州府宜興縣人,明末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萬曆二十二年(1600年)甲午科應天鄉試舉人,二十三年(1601年)聯捷乙未科會試第一百五十七名,三甲六十七名進士,工部觀政[1],歷任光山縣、唐山縣、秀水縣知縣、霸州知州,三十三年行取,三十五年八月考选,三十六年八月徵授福建道御史,剛上任,便上疏批判大學士朱賡。刑部尚書王紀被斥,陳于廷又上疏申救。三十七年巡按山西河東盐政,四十三年七月巡按江西,四十六年巡按山東。四十八年升太僕寺少卿,天啓二年升左通政,本年升太常寺卿,升大理寺卿,天啓三年(1623年)三月升户部添设右侍郎,四年正月改吏部右侍郎,升左侍郎,忤魏忠賢,十月与楊漣、左光斗同被斥為民。[2]
崇禎初年,起為南京右都御史,四年召為北京左都御史,以擬罪援引,不合皇帝意思,崇祯五年削籍歸里,家居二年,崇禎八年(1635年)卒,年七十,諡端毅。《明史》有傳[3]。
著作
[编辑]有《定軒稿》,另編有《紀錄彙編》。
家族
[编辑]曾祖陈邦,主簿。祖陈宪章。父陈一经,庠生。母雷氏。具庆下。弟于明、于扆。娶张氏,子陳貞貽、陳貞裕(舉人)、陳貞達、陳貞慧。
参考文献
[编辑]- ^ 《萬曆乙未科進士同年序齿録》:陈于廷,字孟谔,號中湛,庚午十一月十九日生,治書经。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甲午鄉試第六十二名,會試第一百五十七名,廷試三甲第六十七名。工部觀政,本年六月授河南光山縣知縣,丁憂。
- ^ 《萬曆二十三年乙未科進士履歷》:陈于廷,中湛,書四房,庚午十一月十九日生。宜兴县人,甲午六十二名,会试一百五十七名,三甲六十七名。工部政,授河南光山知县,丁憂,辛丑補唐山知县,辛丑調秀水知县,乙巳行取,戊申八月付建道御史,巡视中城,本年差河東巡按盐课,乙卯江西巡按,戊午巡按山东,庚申升太仆寺少卿,壬戌升左通政,本年升太常寺卿,升大理寺卿,癸亥升户部右侍郎,甲子改吏部右侍郎,升左侍郎,革职为民。戊辰起南都察院,辛未改北都察院左都御史,太子少保,壬申革职。
- ^ 《明史》
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
官衔 | ||
---|---|---|
前任: 鄧渼 |
明朝秀水縣知縣 1601年-1605年 |
繼任: 史樹德 |
![]() | 这是一篇关于明朝人物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