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

沒有或很少條目链入本條目。 (2023年11月22日) |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4月) |
碎片 | |
---|---|
异名 | 小刺 |
![]() | |
手指中的[[木制]]碎片 | |
併發症 | 感染 |
类型 | 木头、头发、玻璃、塑料、金属和动物的刺 |
风险因素 | 感染 |
診斷方法 | 超声波检查 |
分类和外部资源 | |
ICD-11 | XJ3U1 |
碎片(英语:splinter,又称sliver)是指从较大的物体中断裂出的一小块碎屑,或是穿入人体或被故意注入人体的异物。这种异物必须嵌入组织中,才可称为碎片。碎片可能因撕裂皮肤和肌肉造成初期疼痛,或者由于异物上携带的细菌引起感染。[1]
碎片主要由木头构成,但也有许多其他类型,例如常见的还有头发、玻璃、塑料、金属以及某些动物的刺。[2]
如同所有破坏皮肤的创伤一样,碎片可能导致感染,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如果碎片在体内停留超过2至3天,或伤口即使取出碎片后仍出现发炎或压痛等迹象,应及时就医。
碎片的形成
[编辑]通常,当尖锐异物首次刺入人体时,会引起初步疼痛。异物穿透皮肤表层,进入皮下组织,甚至可能进一步深入,穿透皮下层,嵌入肌肉组织,甚至达到骨骼。一些碎片会留在原处,而大多数(例如头发碎片)会在体内迁移,对周围组织造成进一步损害。
类型
[编辑]
根据美国家庭医师学会的说法,人类最常接触的异物主要分为两类:生物性碎片和非生物性碎片。[3]
在生物性分类中,常见碎片包括骨头、鱼骨、牙齿、头发和木材。而在非生物性分类中,常见的碎片包括玻璃、金属、铝、鱼钩、铅笔石墨以及塑料。
少数情况下,人们可能因更罕见的来源而遭受碎片感染。例如,常见的异物还有海胆、昆虫刺伤、魟鱼的毒刺,甚至手榴弹破片等。
某些类型碎片的具体细节
[编辑]- 木材:此类碎片来源于木材或其他植物性材料。木刺必须从伤口中取出,因为它们容易引起炎症和感染的风险。较大或较深的木刺可能难以取出,或异物定位困难。
- 鱼钩:鱼钩嵌入皮肤中往往更为棘手,因为大多数鱼钩末端都带有倒刺,这些倒刺设计上就是为了防止脱落。若不谨慎处理,不仅皮肤,连肌肉也可能遭受撕裂。鱼钩导致的最常见伤害部位包括手部、面部、头皮、足部和眼睛。
- 玻璃:有研究发现,相比其他类型的碎片,玻璃碎片嵌入皮肤后更容易引发明显的不适感。尽管玻璃通常可以通过X光摄影检测到,并具有射线不透明性,但对于小于2毫米的玻璃碎片,X光的检测能力有限。大多数玻璃碎片属于惰性,一般不会迁移到身体其他部位。[4]
- 其他:铅笔芯和其他石墨类异物如果嵌入皮肤表层而未及时取出,可能导致永久性色素沉着(类似纹身)。金属类异物从气枪弹丸到手榴弹碎片不等。若创伤深度较浅,小型异物通常可以较容易取出;但若异物深入皮下组织且无活性,可能会长期留在体内。大型异物若仍停留在表层,可较为容易取出;但若深入肌肉或接近重要器官,则应避免擅自处理,需立即就医。
- 头发:较短而坚硬的头发(如修剪后的胡须或宠物毛发)可刺入手或脚的皮肤下,形成“头发碎片”(cutaneous pili migrans)。这种情况常见于美发师和宠物美容师。其与倒毛不同,倒毛仍连接于毛囊,并向皮下生长或无法穿出皮肤表层。而头发碎片所嵌入的毛发,可能并非本人毛发,可能来源于他人或动物。[5]
检测
[编辑]
碎片通常首先由本人察觉。以下是识别体内碎片可能存在的若干迹象:
隐性异物的征象
[编辑]- 穿透伤
- 新伤口中带血的伤道
- 深部按压时出现锐痛
- 表皮下变色
- 运动时诱发疼痛的伤口
- 无法愈合的伤口
- 脓肿(细菌培养无菌)
- 与肿块相关的疼痛
- 表皮下的肿块
- 慢性化脓性引流伤口
- 囊肿
- 肉芽肿形成
- 无菌单关节关节炎
- 骨膜反应
- 骨髓炎
- 骨伪肿瘤
- 延迟性肌腱或神经损伤
成像检测
[编辑]
当手动检测和定位失败时,以下是医学上用于检测碎片的主要医学成像方法:
位于远离骨头的小型木刺(1–4毫米)最适合使用超声波检测;而对于靠近骨骼的碎片,则C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7]
处理
[编辑]小型碎片通常可以在家中通过镊子、针或其他消毒工具小心地移除。建议在良好照明条件下操作,并使用酒精或碘酒消毒工具及伤口。移除后,应清洗伤口并敷以干净绷带。
对于较深或不易取出的碎片,应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避免碎片断裂留在体内。医生可能会使用局部麻醉、影像辅助(如超声波或X光)进行定位和移除。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外科小手术。
移除
[编辑]有多种医学技术可以安全移除碎片。[8] 常见的方法包括椭圆切除法(Elliptical Technique)和拉线法(String Technique)。[9]
在椭圆切除法中,医生会沿碎片周围切一个椭圆形切口,并在该区域切除一个倒锥形的肉块,将含有碎片的组织一并取出。拉线法则主要用于移除鱼钩:方法是将一根绳子环绕鱼钩基部,同时将鱼钩轻轻推进皮肤,使倒刺离开肌肉组织,在拉动绳子的同时取出鱼钩,避免钩住更多组织。[9][10]
由于碎片穿透了人体的物理屏障,容易引起感染。[11] 碎片所造成的开放性伤口为细菌进入体内提供了通道,因此强烈建议在感染发生前及时移除碎片。
感染
[编辑]感染通常与异物在人体中停留的时间长短有关。若异物含有毒素、伤口较深、带有泥土或由咬伤引起,感染可能更快发生。据美国家庭医师学会(AAFP)指出,年长者、糖尿病患者、伤口较大或不规则者,感染风险更高。预防感染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尽快彻底移除异物。
尽管感染是碎片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1%至12%,但医学界普遍认为,对于非咬伤造成的异物伤,常规使用抗生素并非必要。[12] 尽管较为罕见,异物引发的伤口感染仍有可能导致破伤风。
例如1993年俄亥俄州的一例案例:一名80岁妇女因吞咽困难及下颌僵硬前往急诊。初步检查后发现其下巴处有一根木刺已嵌入约一周,区域发红并伴有化脓性引流。她被确诊为破伤风,随后住院治疗,并接受了3,000单位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破伤风类毒素以及克林霉素静脉注射。尽管进行机械辅助呼吸等积极治疗,该患者仍于15天后死于感染引发的并发症。调查发现她既往未接受过破伤风疫苗注射,尽管曾因其他创伤接受过医疗护理。[13]
由于大多数碎片是由有机物构成,其感染风险通常高于其他类型的穿刺物。有机碎片常携带多种细菌,可能引起如破伤风等严重感染。人体对有机异物的清除能力较差,这也是其风险较高的原因之一。[14]
参考文献
[编辑]- ^ default - Stanford Children's Health. www.stanfordchildrens.org. [2022-03-21].
- ^ Capellan O., Hollander, J.E. (2003). Management of laceration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Emerg. Med. Clin. North. Am. 21, 205–31.
- ^ American College of Emergency Physicians: clinical policy for the initial approach to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penetrating extremity trauma. Ann Emerg Med. 1999;33:612–36.
- ^ What happens if you don't remove a splinter?. www.abc.net.au. 2017-06-28 [2020-06-26] (澳大利亚英语).
- ^ Trüeb, Ralph M.; Luu, Ngoc-Nhi Catharina; Gavazzoni Dias, Maria Fernanda Reis. Not So Uncommon Cause of Foot Pain: Cutaneous Hair Splinter of the Sole. Skin Appendage Disorders. May 11, 2022, 8 (3): 256–260. PMC 9149401
. PMID 35707295. doi:10.1159/000520573.
- ^ Tibbles CD, Porcaro W. "Procedural applications of ultrasound." Emerg Med Clin North Am. 2004; 22: 797–815.
- ^ Mizel, Mark S.; Steinmetz, Neil D.; Trepman, Elly. Detection of Wooden Foreign Bodies in Muscle Tissue: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of Computed Tom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Ultrasonography. Foot & Ankle International. 1994, 15 (8): 437–443. ISSN 1071-1007. PMID 7981816. S2CID 24868606. doi:10.1177/107110079401500807.
- ^ Splinter removal: MedlinePlus Medical Encyclopedia. medlineplus.gov. [2021-10-27] (英语).
- ^ 9.0 9.1 Blankstein A, Cohen I, Heiman Z, Salai M, Diamant L, Heim M, 等. 利用超声作为下肢软组织异物诊断与治疗辅助手段. Isr Med Assoc J. 2001;3:411–3.
- ^ How to remove a splinter. www.aad.org. [2022-03-21] (英语).
- ^ What Happens if You Don't Take Out a Splinter?. Live Science. 2019-06-15.
- ^ Broder KR, Cortese MM, Iskander JK, Kretsinger K, Slade BA, Brown KH, 等. 美国免疫实践顾问委员会 (ACIP) 对青少年破伤风、白喉和百日咳疫苗的使用建议. MMWR Recomm Rep. 2006;55RR-31–34.
- ^ Buttaravoli PM, Stair TO. 《轻微急症处理:从刺伤到骨折》. 圣路易斯: Mosby出版社, 2000;471–7.
- ^ Here's What Happens if You Don't Remove a Splinter. 2017-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