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海陵大堤

坐标21°40′33.920″N 111°54′57.992″E / 21.67608889°N 111.91610889°E / 21.67608889; 111.91610889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陵大堤
坐标21°40′33.920″N 111°54′57.992″E / 21.67608889°N 111.91610889°E / 21.67608889; 111.91610889
承載  兴阳线
國家/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
地點起於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平冈镇,終於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海陵岛
其他名稱海陵岛连岛大堤
设计参数
全长4.625公里(2.874英里)
宽度22.5米(74英尺)
高度14米(46英尺)
车道双向四车道
車速限制80公里每小時(50英里每小時)
历史
开通日1966年7月1日
重建日2009年4月28日
统计
通行费免费
地圖
地图

海陵大堤,全称海陵岛连岛大堤,是一条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的海堤,连接阳江市与海陵岛,是首条连接海陵岛与大陆的陆路通道。自建成至2022年海陵島特大橋建成通車的50余年时间里,一直是進出海陵島的唯一陸上通道[1]。2008年,大堤受台风“黑格比”影响几乎摧毁,于次年加固重建[2][3]。2012年,大堤拓宽工程动工,2014年竣工并提升至一级公路标准[4][5]

大堤北起阳江市平冈镇与938乡道路口,跨越海陵湾大洲[6],南至海陵岛北部红眼公山旁太傅大道与兴阳线路口环岛处结束,全长4.625公里,于1958年12月8日动工建设,系为改善岛内淡水资源匮乏、岛上居民出行和岛民经济状况而建,1966年7月1日竣工通车[1][7],结束了海陵岛与大陆摆渡交通历史,并推动当地经济发展[8][9],其周围形成一片生态湿地,秋冬吸引鸟群迁徙栖息[10][11]。同时也是目前广东省境内最长的连陆海堤[12][1]

主要事件

[编辑]

初期建设

[编辑]

1958年,大堤在省委与当地政府支持下动工[1],原堤几乎完全由人力建设,且每日投入逾千人进行施工[7]。1962年,海陵大堤完成首次合龙,台风“温黛”袭击阳江,大堤被冲开近900米缺口,堤体砌石损毁,建材被海浪裹挟冲散,几乎没有完整路段存留,工程首次受挫。三年困难时期,修复被迫暂停,至1964年8月重启建设[1]。1965年7月,尚未建成的堤坝受到台风与特大海潮袭击,损失惨重。灾后,广东省领导与专家制定修复计划,并于同年11月动工重建[7]。修复工程累计填筑约168万方土石,共历时8个月,于1966年7月1日竣工通车,同日举行竣工会[7][5]

风灾重建

[编辑]

2008年9月24日,台风“黑格比”袭击广东南部,海陵大堤遭受严重破坏,输电铁塔倒塌,路基多处被冲毁,形成14处缺口,堤体断裂成8段,损毁长度超过1137米,两侧护坡大面积坍塌[2]。大堤交通完全中断,电力、自来水和通信设施瘫痪,岛内10万居民被困,海陵岛再次成为“孤岛”[14][15]。当地政府紧急恢复轮渡服务。并投入大量机械设备与人力进行抢修,修复路基并铺设临时车道[16][17],于10月5日限时恢复通车[2][18]

该堤原堤建筑工艺落后,抗风性能羸弱问题逐步凸显,当地曾提出原堤修复与「路改桥」方案,顾及到周围环境问题与港口发展需要,最终选择原堤修复,于2008年11月11日起正式进行加固工程[19]。并报请省政府,将海陵大堤由二级公路升级为一级公路,但当时并未如愿[19][20]。至2009年4月28日修复工作全面竣工,在当地政府提议的竣工截止时间内完成建设[18][20],总耗资7300万元,恢复原二级公路标准[20],路肩较原大堤拓宽,路面较原先抬高约40厘米[3]

路面扩宽

[编辑]

当地政府决定对大堤进行搶險改建,在大堤另一侧修建新堤,将双向两车道扩展至双向四车道,解决「两头宽中间窄」的问题,同步拓宽路基与路面,提高海陵大堤的通行能力并缓解旅游旺季时拥堵问题[21],并将原二级公路提升为一级公路[4],于2012年12月正式动工。工程耗时16个月,于2014年4月21日,即「五一」假期前夕全线完工通车[5]

环境影响

[编辑]

大堤对当地生态产生负面影响[22],其所在的海陵湾海水环流以及自然调节能力受大堤阻隔而减弱,导致湾内海水在枯水期富营养化情况严重,湾内养殖鱼类曾出现大量死亡情况,对当地渔业发展造成冲击[6][23]。2003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指出,堤坝东西侧淤泥堆积导致水体浑浊,大堤东侧污染物淤积尤为严重,湾内水质变差,影响到海滩环境以及附近航道通航,并称:

打开海陵大堤,是解决海陵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和必然趋势。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陵湾可持续发展研究取得重要进展》[24]

2017年,广东省政府与国家海洋局指示提及,计划拆除海陵岛连陆大堤,以促进环境恢复[25];阳江市政府为海洋生态保护,亦推进「阳江海陵岛连岛大堤拆除可行性前期研究方案工作」[26],并在次年以「海陵岛连岛大堤潮汐通道打通工程」为名,组织工作会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在环境压力、技术难度等方面交换意见[27]

2024年10月16日,阳江市申报中国2025年度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获批。25日,阳江市政府发布新闻公告,计划开展“海堤生态化建设”780米等多个生态修复项目,将由中央与地方共同出资,投入4.26亿元修复当地海域生态[28]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渔歌唱晚,海陵岛踏浪归来∣阳江历史文化行. 南方+. 2023-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2. ^ 2.0 2.1 2.2 被台风“吹断”的阳江海陵大堤5日全线开放通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2008-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中文(中国大陆)). 
  3. ^ 3.0 3.1 广东阳江海陵大堤“五一”前全线修复. 中国新闻网. 2009-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中文(中国大陆)). 
  4. ^ 4.0 4.1 省道S277线海陵大堤南至闸坡段扩建工程勘察设计(第二次). 广州勘察设计网. 2014-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5. ^ 5.0 5.1 5.2 海陵大堤的前世今生. 阳江新闻网. 2018-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通过阳江日报 (中文(中国大陆)). 
  6. ^ 6.0 6.1 李婷; 朱长波; 李俊伟; 陈素文; 颉晓勇; 刘永. 海陵湾口海水水质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PDF). 南方水产科学: 49-57. [2025-03-29]. doi:10.3969/j.issn.2095-0780.2018.03.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21). 
  7. ^ 7.0 7.1 7.2 7.3 《阳江文史》编辑组. 海陵大堤. 阳江文史 87年第4期. 广东省阳江市: 政协广东省阳江县委员会. 1987. OCLC 1462558028. :45.48
  8. ^ 8.0 8.1 费先霞; 陈思捷. 大地为琴路作弦 高歌奋进新征程——从一道堤、一个港、一座桥看阳江交通巨变. 阳江新闻网. 2024-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通过阳江市人民政府. 
  9. ^ 从摇摇晃晃的渡船到跨海大桥,阳江人有多努力?. 腾讯新闻. 阳江日报. 2024-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10. ^ 海陵融媒. 海陵大堤湿地候鸟舞蹁跹. 2024-12-27 [2025-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22) –通过澎湃新闻. 
  11. ^ 壮观!全球濒危鸟类黑脸琵鹭成群现身阳江湿地. 阳江市生态环境局阳东分局. 2020-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23). 
  12. ^ 海陵岛大桥通车在即 群众翘首以盼. 海陵区广播电视中心. 202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通过中国海陵岛阳江市经济开发试验区政务网. 
  13. ^ 黄仁兴. 漠阳雅韵 诗联飘香. 阳江日报. 2022-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21). 
  14. ^ 台风“黑格比”造成广东海陵岛断路断电. 新华社. 2008-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15. ^ 广东海陵岛受台风黑格比影响暂停接待游客. 新华社. 2008-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通过新浪网 (中文(中国大陆)). 
  16. ^ [视频]被台风摧毁的广东海陵大堤预计5天内通车. 央视网. 2008-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中文(中国大陆)). 
  17. ^ “黑格比”使美丽海岛海陵岛成为孤岛. 中国新闻网. 2008-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2) –通过新浪网. 
  18. ^ 18.0 18.1 许广企. 海陵大堤昨通柏油路. 南方日报. 2009-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19. ^ 19.0 19.1 广东阳江海陵大堤将原堤修复 曾被强台风摧垮. 中国新闻网. 2008-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通过新浪网. 
  20. ^ 20.0 20.1 20.2 广东阳江海陵大堤修复工程竣工全线通车. 央视网. 2009-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21. ^ 海陵大堤搶險改建全線鋪開. 海陵区人民政府. 2013-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04) (中文(中国大陆)). 
  22. ^ 张瑞田. 初访海陵岛. 中国艺术报. 2013-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21). 
  23. ^ 丘耀文;朱良生;徐梅春;陈秀华. 海陵湾水环境要素特征. 海洋科学. 2006, 30 (4): 20-24. CN 37-1151/P. ISSN 1000-3096. doi:10.3969/j.issn.1000-3096.2006.04.005 –通过维普期刊. 
  24.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海陵湾可持续发展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004-01-14 [2025-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21) (中文). 
  25. ^ 广东省人民政府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 广东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网. 2017-12-12 (中文(中国大陆)). 
  26. ^ 梁宗具; 何国帅. 为阳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阳江市人民政府网. 2018-02-02 [2025-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27. ^ 我所「海陵岛连岛大堤潮汐通道大同工程」环境可行性研究方案汇报会在阳江市召开.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18-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02). 
  28. ^ 阳江市一项目成功申报2025年度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将获得国家3亿元资金支持. 阳江市人民政府. 2024-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23)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