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應策
外观
李應策 | |
---|---|
大明通政使司左通政 | |
籍貫 | 陝西西安府華州蒲城縣民籍 |
字號 | 字獻可,一字成可,號蒼門 |
出生 |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八月二十四日 |
逝世 | 崇祯八年 |
配偶 | 娶雷氏 |
出身 | |
|
李應策(1554年—1635年以後),字獻可,一字成可,號蒼門,陝西蒲城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萬曆四年(1576年)丙子科陕西鄉試第三十七名舉人,萬曆十一年(1583年),登癸未科進士[1][2]。授任丘知县,历改成都、安阳知县。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迁刑科给事中,二十五年八月与中书侯執躬主考四川鄉試,二十六年五月转户科右,二十七正月升户科左,五月升户科都。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十一月,升太常寺少卿,三十年(1602年)七月官至通政司左通政,十一月告病致仕归里,林居三十年,卒年八十[3]。
著作
[编辑]李應策与汤显祖同年,颇有交谊。工散曲,著述颇丰,有《苏愚山洞续集》三十卷、《谏垣题稿》八卷、《黉宫补漏》二卷、《六纬质难》七卷、《摹真藻》四卷、《婚丧泊堤》一卷、《李氏世遗录》三卷等。现仅存《苏愚山洞续集》[4]。
家族
[编辑]曾祖父李果,曾任壽官;祖父李濟時;父親李廷佑,曾任儒官。母王氏。具慶下[5]。兄李應芳、李應書(字崇璧)[6]
参考文献
[编辑]- ^ (明)张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
- ^ 鲁小俊,江俊伟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 ^ 乾隆《蒲城县志·卷七》:李应策,字成可,号苍门,万历癸未进士,任邱知县,以两居忧,历成都、安阳,举卓异,征授给事刑科,以倭事参处石星、沈惟敬等大辟,朝论韪之。历太常少卿、左通政,归。居家孤高绝物,踽踽凉凉,年八十卒。
- ^ 《蘇愚山洞續集》三十卷,明崇祯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原燕京大学图书馆藏书)
- ^ 龚延明主编.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萬曆十一年癸未科殿試登科錄》
- ^ 李應策《伯兄崇璧公暨嫂原烈婦行状》:老父大常公配母王恭人,既五年而生兄,盖嘉靖戊申(1548年)十月廿二日。……余後兄六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