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元聲
外观
岳元聲 | |
---|---|
大明南京兵部左侍郎 | |
籍貫 | 浙江嘉興縣 |
原名 | 樂元聲 |
字號 | 字之初,號石帆 |
出生 |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正月十三日 |
逝世 | 崇禎元年(1628年) |
配偶 | 娶施氏 |
親屬 | (弟)岳和声、岳骏声 |
出身 | |
|
岳元聲(1557年—1628年),字子初、之初,號予拙、石帆,又號潛初子,浙江嘉兴府桐乡县民籍嘉興縣(今嘉興市)人,明朝政治人物。萬曆癸未進士。累官侍郎,兩度因諫言削籍。
生平
[编辑]岳飞十八世孙、岳珂之後。早年姓乐。[1]嘉兴县學附學生,萬曆十年(1582年)壬午科浙江乡试第四十九名举人,萬曆十一年(1583年)聯捷癸未科會試第一百四十六名,三甲九十五名進士[2],吏部觀政,初任南直隸旌德縣知縣,任內平均徭役、消除弊端[3],即使老吏也不敢欺瞞他[4];後因得罪豪族而中谗調職[5]。十六年改北直隸大名府教授。十七年遷國子監助教,十九年升國子監丞,二十年升工部主事,歷官工部都水司郎中,因爭三王並封,又極論關白之亂,弹劾兵部尚書石星主封误国,忤旨,二十四年五月革职为民,削籍歸鄉。萬曆四十年(1612年),顧憲成去世後,岳元聲和東林黨人們參與會祭[6]。
天启初年,起复南京工部都水司郎中,二年五月升南京光禄寺少卿,三年三月升南京太常寺少卿,十月官南京太僕寺卿,再晉南京兵部右侍郎,五年三月进左侍郎。因曾弹劾魏忠贤,五年六月假南京操军鼓哗,令回籍听勘,九月再次被御史徐复阳、曹應瑞誣陷贪污,被削籍为民、追奪誥命[7]。崇禎初,恢復名譽,晚年聚徒讲学。[8][9]
著作
[编辑]有《潜初子集》、《潜初杂著》等。
家族
[编辑]曾祖父樂震,曾任壽官;祖父樂商;父樂九德。母張氏。重庆下。弟中聲、和聲、金聲、骏声、五聲[10]。
注釋
[编辑]- ^ 朱彝尊《经义考》著录岳元声《潜初子易说》三卷,并引俞汝言之语曰:石帆先生讳元声,初姓乐,后乃更焉。
- ^ (明)张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
- ^ 《嘉興府志》(卷十四):「岳元声,字之初,癸未进士。令旌德,均徭厘蠹。」
- ^ 《秀水縣志》(卷之五):「令旌德,年甚少,其断狱,老史惮之。」
- ^ 《秀水縣志》(卷之五):「尽法豪家上计,中谗调简,补大名府教授。」
- ^ 《顧端文公年譜》(譜下,卷 4):「同年同社及後學門生於孔兼、錢一本、吳達可、薛敷教、朱鳳翔、諸壽賢、王士騏、諸壽賢、王士騏、朱國禎、徐必達、洪文衡、姜士昌、岳元聲、顧際明、於仕廉 、黃正賓、陳敏中、湯兆京、吳 亮、孫慎行、于玉立、張大受、吳正志、俞汝楫、高攀龍、劉元珍、文震孟、荊之琦、錢謙益、郁庭芝、史孟麟、丁元 薦 、徐鳴皋 、安希范 、賀學仁 、任光祖 、丁鴻明 、周繼文、汴淇載、程山庚、汪萬里四十餘人至者,先於東林會哭。及入涇拜奠,皆相向失聲,或留連浹日始去。」
- ^ 《崇禎長編》:「南兵部左侍郎岳元聲疏言,臣事皇祖神宗皇帝四十餘年,于皇考毓祥儲宮之日矢護國本,力爭三王並封之說,蒙神宗皇帝容納,特諭停封以需冊立,已因沈惟敬以東倭封貢蠱惑,樞臣大傷國体,抗疏三上,復與樞臣相忤,以致落職而歸,跧伏草野二十六年。復蒙先帝垂察孤忠,天啟三年以太僕寺卿,歷陞前職,四年七月同南京兵部尚書陳道亨公疏劾忠賢罪狀,以是橫觸忠賢之怒,道亨稱病歸田,臣適遇坐營都司陸超以剝軍激變,臣置陸超于法,不意以消彌禍亂之苦心,供權党報復睚眦之辣手。未幾,御史曹應瑞、徐復陽之疏入,削籍追奪誥命矣。在忠賢固啣抨彈,矢在必報,而為忠賢效力者,何至借職掌以橫誣臣之生平,而後為快乎?旨令復原官誥命,另議起用。」
- ^ 《中國人名異稱大辭典》997:岳元聲 (1557-1628),字之初,號石帆,又號潛初子。明嘉興(今屬浙江)人。萬曆進士,初知旌德縣,後遷國子監丞,進工部侍郎,忤政府削籍歸。天啟初起用,歷太僕卿,晉南兵部侍郎,以劾魏忠賢不法事罷歸。著有《聖學範圍圖》。
- ^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人傳記資料索引》311:岳元聲,字之初,號石帆,嘉興人。萬曆十一年進士,知旌德縣,以強項稱。遷國子監丞,諫止選良家女入宮,進工部郎中。爭三王並封,又極論關白之亂,與政府忤,削籍歸。天啟初起歷太僕卿,晉南兵部右侍郎,劾魏忠賢不法事罷歸。聚徒講學於天心書院,以毋自欺為主。崇禎元年卒,年七十二。著有潛初子集、潛初雜著、聖學範圍圖。叔父岳九集,字仲聞,號青門。
- ^ 龚延明主编.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萬曆十一年癸未科殿試登科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