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傅作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傅作舟
大明光禄寺少卿
籍貫湖廣荊州府江陵縣
字號字元济,號大川
出生嘉靖十三年甲午八月二十七日
逝世卒年不詳
配偶娶萬氏
親屬(弟)傅作雨,万历二年进士
出身
  •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科舉人
  • 隆慶五年辛未科同進士出身

傅作舟(1534年—?),字元濟,號大川,湖廣荊州府江陵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乙卯湖廣鄉試第六十六名舉人,隆慶五年(1571年)登辛未科會試第一百七十七名,第三甲第二百五十七名進士[1][2]。都察院觀政,獲授蒙阴县知县,六年调任邢台县,万历五年(1577年)七月考选,授南京户科给事中,彈劾南京吏部尚书潘晟、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张岳,因潘晟为其同乡兵部郎中吕若愚、张岳为其同乡刑部郎中包大爟互相包庇、党庇轻处,建议罢斥。此事最终以吕若愚被革职闲住告结[3]。六年(1578年)三月,上本指出南京百官以朱票朱封的形式采买货物,以致商户亏损较多;户部回覆四条建议:一是革除纸张的违规索取,二是只向正规商行购买而禁止向非商户索拿,三是定期对商户进行编审,四是禁止向百姓索要财物。此议得准[4]。八年(1580年)五月,上时政议四条,包括统一考核规范、警惕谎冒僧道身份、降低淮安赋税、解决仓粮积贮过多等事宜[5]。九年(1581年)四月,奏南直隶灾伤,户部回覆命南京户部发银赈灾[6]。十年(1582年)五月升南京尚宝司卿,十二月再升光禄寺少卿。张居正去世后,於次年(1583年)二月被南京河南道御史方万山弹劾弄權纳贿,以原官降一级调外任,十二年(1584年)三月以党附张居正被削籍为民[7],九月受张府抄家事牵连被追赃[8]

家族

[编辑]

曾祖傅伯海;祖父傅鎮;父傅朝珍,推官。母萬氏。永感下[9]。孫傅汝为,崇祯七年甲戌科進士。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明)张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 
  2. ^ 鲁小俊,江俊伟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3. ^ 明神宗实录·卷七十:甲辰,命翰林院修撰陈于陛充日讲官。南京户科给事中傅作舟等论劾南京吏部尚书潘晟,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张岳,以晟为其乡人,兵部郎中吕若愚,岳为其乡人,刑部郎中包大爟,互相属托,党庇轻处,宜罢斥,以为大臣徇私者之戒。御史陈堂又极论晟结恩报怨,及在礼部干请诸贪鄙状。上令晟、岳策励供职。已而若愚亦革职闲住。
  4. ^ 明神宗实录·卷七十三:乙丑,户部覆:南京户科给事中傅作舟奏,为南京百官朱票朱封,纷买货物,以致上江二县铺行买办,陪累不少。臣今拟为四款上请,俟命下之日,著各衙门施行。一、议革重纸以苏众行。夫重纸铺行,原供孝陵支用包帛,国子监春秋二祭、兵仗局药线数项,取未不多,价亦不少。后缘各衙门公用,以致赔累,攀殷实户帮贴,多至八百余人。今尽行查革,有行者仍归本行,无行者径革不编。一、革去殷实以清弊源。南京殷实原无货可居,止因铺行消乏,攀扯帮贴。今后务要买物当行,不得更立殷实名色,以累居民。一、定期编审。南京铺户五年一次编审,乃有奸人夤缘,率多过期,有至十五六年不审编者。今定限五年一编,径自举行。编完之日,题知青册送部,庶不稽迟。其应立铺户应办物料,轻者轮流承当,重者通融应役,庶不偏累。一时给价以勉赔累。夫物输于官,有借贷使费之烦,即给领以时,已非民间贸易之比,而况不必然哉?今后南京户、工二部将各行应办之料,量其多寡,少者先价后料,其多者如合丝、红花之类,分为数次给价,庶各行无贷支之苦,而官府亦免侵渔之弊矣。一、戒取索以杜贪残。南京各行既有领价之难,搭货之损,各物料办齐,各监局官多立名色,以恣侵渔。今后一应进供物料,验中即便收纳,仍严约束库局官员并家人等役,有仍前放肆,勒取常例者,许科道官参究。得旨。
  5. ^ 明神宗实录·卷一百:甲戌,南京户科给事中傅作舟条上时政四事:一、议部差考核之典,以一法守。谓户、工部司奉差回部者,俱経节奉明旨考核,此定制也。乃芜湖、仪真抽分及管庐州主事,俱干系钱粮重大,两年内奉差,往返,俱経臣批限销限,卒未闻该部考核,甚非所以一法度而肃官箴。宜严行申饬,令南京工部查议以报,庶姑息者无所容,而人情整肃矣。一议僧道盘诘之法,以清盗源。谓此辈骁悍亡赖,挟有盗资,而鱼集鸟翔,易于哨聚,唯赖地方官觉察而驱逐之。宜申严罚格,凡盗贼失事,地方官照常处分。若内有游食僧道,即以平日盘诘疏虞,重加降斥。一议淮安榷税之繁,以惠穷民。谓淮设有四税,乃一时权宜之计,旧只本府委官查收,今则创为四税府,剥削无厌,怨咨莫控。宜行彼处抚按官查议禁革,仍裁一切供应冗费,以宽无艺之征。一议商仓浥烂之苦,以恤卑官。南京仓粮积贮甚多,官攒守支年久,因耗米减尽,正米亏折,仍旧追赔,多有苦累至死者。宜行彼处查议前项亏折,果有侵欺,尽法无贷。如系浥烂,应比例开销,其五年以外耗米,酌量折筭。且仓有高下,米有蒸籼,宜设法拨兑,庶陈腐者得以疏通,而卑官不致困累矣。疏下该部各如其议酌覆。从之。
  6. ^ 明神宗实录·卷一百一十一:辛亥,上御文华殿讲读。有顷,辅臣张居正等入至后殿,讲训录毕,以南科给事中傅作舟疏进览。乙卯,户部覆南京给事中傅作舟奏南直灾伤疏上,命南京户部发银七万两,江北四万,江南三万,即差官二员分投赍付各抚按官,查各在仓米谷及未解南粮,设法赈济,务使贫民得沾实惠。余俱依拟。
  7. ^ 明神宗实录·卷一百四十七:南京浙江道试御史李一阳言:……原任南京光禄寺少卿王蔚、傅作舟,先任南科给事中,皆故相心腹之恶党,附势张威,此倡彼和,其罪不减陈三谟、曾士楚。今三谟等业已为民,而蔚、作舟犹在降调,将何以服三谟等之心?乞特勉留一儒,行该省抚按劝驾赴任,并斥蔚、作舟为民,以为恶党之戒。上可其奏。
  8. ^ 陳時龍. 萬曆張府抄家事述微:以丘橓《望京樓遺稿》為主要史料.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2011, (53): 109-135. 
  9. ^ 龚延明主编.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隆慶五年辛未科登科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