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韓子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韩子熙(5世纪?—540年代?),字元雍南北朝北魏东魏的官员、学者,昌黎郡棘城县(今辽宁省义县西)人。韩兴宗之子,韩麒麟之孙。

韩子熙年少时就有学识。经崔光推荐,在清河王元怿麾下担任常侍,后转任郎中令。昔日,其父韩兴宗曾想将爵位让给弟弟韩显宗,韩显宗没有接受。韩子熙秉承父亲的意愿,在父亲去世后也没有继承爵位。韩显宗去世后,韩子熙接受了另外的爵位,将父亲的爵位让给了弟弟韩仲穆。守孝期满后,韩子熙再次侍奉清河王元怿。正光元年(520年),元叉杀害元怿,元怿的葬礼长期未能举行。韩子熙退居乡野,发誓只要元怿未能恢复名誉、举行葬礼,就终身不再出仕。孝昌元年(525年),灵太后重新掌权,元叉被解除领军职务,韩子熙便与元怿的旧部一同上书,请求为元怿恢复名誉。灵太后对他的行为表示赞赏,任命他为中书舍人。后来,刘腾的棺木被掘出,元叉被赐死,元怿得以恢复名誉。不久,韩子熙负责修撰国史,加授宁朔将军。过了一段时间,他被任命为著作郎,还兼任司州别驾,后转任辅国将军、鸿胪少卿。当时,他的堂弟韩伯华担任东太原郡太守,因受到齐州刺史元弼的侮辱,韩子熙哭着向朝廷申诉。魏孝明帝下令调查此事,元弼受到了谴责。

建义元年(528年),韩子熙兼黄门侍郎,不久后正任。尔朱荣俘获葛荣,并将其押送至洛阳,魏孝庄帝希望会见葛荣。韩子熙担心葛荣态度傲慢无礼,劝阻了这次会面。尔朱荣得知后大怒,请求惩处韩子熙,但孝庄帝赦免了他,没有追责。不久,韩子熙被加授征虏将军。邢杲叛乱后,韩子熙奉命前往安抚。邢杲假意投降,韩子熙信以为真,便率军撤退到乐陵。后来邢杲再次起兵反叛,韩子熙被召回洛阳,交付廷尉审理定罪,最终被免去死罪,罢官免职。过了一段时间,他担任了兼尚书吏部郎。普泰元年(531年),他担任通直散骑常侍、抚军将军、光禄大夫,不久后正式担任尚书吏部郎。魏孝武帝初年,他兼任著作郎。因有拥立孝武帝的功劳,被封为历城县开国子,加授卫将军、右光禄大夫衔。

东魏天平初年,韩子熙担任侍读,后又被任命为国子祭酒。他生活清贫俭朴,喜好清静。当时东魏刚迁都邺城,百官都配给了士兵,唯独国子祭酒被视为闲职,只配给了两名士兵。有人劝他上书陈情,韩子熙却拒绝道:“朝廷不给国子祭酒配兵,这与我韩子熙有什么关系呢?” 当时的舆论都认为他的这番话十分高雅。不久,韩子熙被授予骠骑将军衔。元象年间,又加授卫大将军衔。韩子熙与弟弟的妻子王氏生下两个儿子。他一直未正式娶妻,与寡妇李氏私通,生下三个儿子。王氏与李氏关系不和,长年互相诋毁,韩子熙为此深感羞耻,最终一病不起。兴和年间,魏孝静帝举行释奠礼,韩子熙担任侍讲,不久后便去世了。武定初年,他被追赠骠骑将军、仪同三司、幽州刺史。[1][2]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魏书》卷六十 列传第四十八
  2. ^ 北史》卷四十 列传第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