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彭仕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彭仕羲(?—1070年),北宋下溪州(治今湖南省古丈县东北)土官,溪州蛮首领之一。彭儒猛之子,彭仕端之弟。

天圣七年(1029年),彭仕端命他入朝贡方物。明道初年,彭仕端去世,彭仕羲嗣为下溪州刺史,被任命为检校尚书右仆射。他任意夺取誓下十三州土官印信、土地,杀戮多人。约在庆历四年(1044年),停止向宋朝纳贡,越界占领内郡土地,自称如意大王,补置官属。皇祐二年(1050年),夺子彭师宝之妻,被儿子怨恨。至和二年(1055年),彭师宝举族至辰州,告发其父杀将夺地称王之事,说他想要谋乱。朝廷派遣知辰州宋守信等帅兵数千讨伐,彭师宝为向导,未获彭仕羲,只是俘其奴仆、搬运“溪州铜柱”而返。朝廷再次派遣三司副使李参等率领重兵征讨。宋将雷简夫等筑明溪上、下两砦,取富州城,收复所侵土地,攻入下溪州。彭仕羲受招谕,陈说自己本无反状,僭号、补置官属,都是因为不知宋朝礼义所致,愿将二十州旧地内属,重新贡奉。嘉祐二年(1057年),归还所掠兵丁五十一人、械甲一千八百余件,率众七百饮血就降。彭仕羲遵守旧约,书立“明溪新寨题名记”(又称红字牌),结束争端。辰州官府发还其奴众及铜柱。此后,虽岁奉职贡,但是仍屡扰边地,在辰州界白马崖下喏溪聚众据守,拒绝朝廷招谕,不归还侵地。只是没有酿成大故。熙宁三年(1070年)被其子彭师綵所杀[1]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宋史》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第二百五十二 蛮夷一 西南溪峒诸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