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鍾巒
外观
吳鍾巒(1577年—1651年),字峦稚,号霞舟,南直隶武进县(今常州)人,明末忠臣。
生平
[编辑]吳鍾巒弱冠成诸生,出入文社四十余年,曾經受業於東林書院的顧憲成、高攀龍兩先生,時常被擢為課試第一,並與繆昌期、馬世奇等名士相善,海内皆推吳鍾巒为文壇名宿。[1]崇祯四年(1631年)拔贡,选授光州教谕。举河南乡试。崇禎七年(1634年)甲戌科三甲第六十九名进士[2]。本年六月授浙江长兴县知县。崇祯十四年(1641年)降职。崇祯十五年(1642年)降补绍兴府照磨,十六年升桂林府推官。
弘光朝授礼部主事,未上任,南京城破。鲁王起兵,任礼部尚书,往来普陀山,组织抗清。監國魯六年(1651年)八月,舟山城破。吳鍾巒在孔庙捧孔夫子神位自焚殉国。[3][4]
家族
[编辑]曾祖吴傑,太医院使;祖吴希曾,举人、英德知县;父吴凤徵,庠生。
注釋
[编辑]- ^ 《東林列傳》(卷十二):「吳鍾巒,字巒穉,號霞舟,武進人。始讀王守仁《傳習錄》,悅之繼讀釋氏、壇經、聞、養生家言,又皆悅之。及受業於顧憲成,亟賞其文,每課試,必列第一載,從髙攀龍游,聞其講論,始悟向來所悅之,皆非學術一軌於至正,一時名彥如繆昌期、馬世竒輩,相得甚歡,而李應昇則從鍾巒學者也。」
- ^ 《崇祯七年甲戌进士三代履历》:吴锺峦,曾祖傑,太医院使;祖曾,英德县尹举人;父凤徵,庠生。霞舟,诗一房,己丑年四月十五日生,常州府武进县人,癸酉乡试,会一百六十四名,三甲六十九名。都察院观政,六月授浙江长兴知县。
- ^ 《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四》:吳鍾巒,字巒稚,武進人。崇禎七年進士。授長興知縣。以旱潦,征練餉不中額,謫紹興照磨。逾年,移桂林推官。聞京師變,流涕曰:「馬君常必能死節。」已而世奇果死。福王立,遷禮部主事。抵南雄,聞南都失,轉赴福建,痛陳國計。魯王起兵,以鍾巒為禮部尚書,往來普陀山中。大清兵至寧波,鍾巒慷慨謂人曰:「昔仲達死璫禍,吾以諸生不得死。君常死賊難,吾以遠臣不得從死。今其時矣!」乃急渡海,入昌國衛之孔廟,積薪左廡下,抱孔子木主自焚死。仲達者,江陰李應升,鍾巒弟子,忤魏忠賢死黨禍者也。
- ^ 《古今圖書集成》按《武進縣志》:「鍾巒,字巒穉。始祖肇,洪武間以徵辟官御史,從建文出亡。鍾巒自幼以文行著。江陰李應昇攖璫禍被逮,過郡交遊閉戶不敢通,鍾巒獨迎館之,以季子訂姻。年五十七始序貢御擢第一,選光州學正。癸酉中河南鄉試,甲戌成進士,令長興,分較浙闈,以不善事上官被謫,例補紹興府幕,移桂林府推官。」鼎革之際,設坐孔子廟左廡,積薪圍之,縱火自焚死。
官衔 | ||
---|---|---|
前任: 于鉉 |
明朝长兴县知县 崇祯七年-十三年 |
繼任: 李向中 |
前任: 王思任 |
南明禮部尚書 (魯王朝廷) 1647年-1651年 |
繼任: 趙昱 (永曆朝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