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
作者马克斯·韦伯
类型丛书

《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德語:Die Wirtschaftsethik der Weltreligionen),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一部未完成的系列著作,包括《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的社会学》《古犹太教》三部作品[1][2][3]。韦伯对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始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4][5][3],《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则为其续作。然而,由于韦伯于1920年猝然离世,他未能继续对基督教伊斯兰教进行研究,这一系列最终中断于《古犹太教[6][2][3]

《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系列探讨了三个主题:宗教观念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社会阶层与宗教观念的关系,以及西方文明的特性所在[6]。韦伯的研究目标,在于解释东西方文化发展道路的差异,而不是像当时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那样评骘孰优孰劣。他单纯希望对西方文明的独特因素做出解释[6][7]。韦伯还在书中提出了宗教变迁的社会进化模型,认为社会信仰是从巫术发展至伦理一神教英语Ethical monotheism,中间会经历多神教泛神论一神教等过渡阶段。根据他的观点,这一变化是经济日趋稳定、祭司群体因之逐渐专业化与复杂化的结果[8]。随着社会变得更加复杂,容纳了更多不同群体,神祇的等级制度也逐渐形成。与此同时,随着神祇的权力日渐集中,普世神的概念也愈发被人们所认可。[9]

参考文献

[编辑]
  1. ^ Schluchter 2018,第87–89頁.
  2. ^ 2.0 2.1 Bellah 1999,第280頁.
  3. ^ 3.0 3.1 3.2 Swedberg & Agevall 2016,第94–96頁.
  4. ^ Bendix & Roth 1977,第49–50頁.
  5. ^ Weber 1999,第8頁.
  6. ^ 6.0 6.1 6.2 Bendix & Roth 1977,第285頁.
  7. ^ Kim 2022.
  8. ^ Allan 2005,第154–155頁.
  9. ^ Allan 2005,第158頁.

来源

[编辑]